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和讨论了提高轧机工作机座刚度的三种途径: 合理提高零部件刚度、短应力线机座、预应力机座。指出某些错误概念与问题,阐述了如何正确地提高轧机工作座的刚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轧机工作机座受力零部件变形的分析,认为采用轧辊辊环预压紧和轧辊轴承座间设置预紧装置的双环预应力法,可使工作机座完全预应力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机座的刚度。本文介绍了双环预应力法的工作原理、预应力工作机座的受力状态及其复合刚度。最后以实测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轧机刚度对轧件尺寸精度的影响,讨论了采用预应力提高轧机刚度的基本原理,对短应力线—预应力型棒材轧机刚度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给出了短应力线—预应力型棒材轧机刚度计算方法和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轧机纵刚度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轧机工作机座的弹性变形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一些公式进行了工程简化,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实用的轧机纵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文中附有实例计算结果,计算与实测结果比较接近,可供轧机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短应力线带钢轧机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目的是寻找提高轧机刚度的途径。为此,作者对现场预应力短应力线冷轧带钢轧机进行了刚度测算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形式的轧机刚度可比普通轧机明显提高。其中,对轴承座的变形计算采用了精确度较高的有限元方法。然后根据上述两方面结果从理论上时其刚度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预应力对进一步提高短应力线轧机刚度所起的作用。结论是合理施加预应力能使轧机刚度提高2倍,对于无牌坊短应力线轧机,最佳预紧系数为2~4。最后,还对轧机结构进行了改进,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其刚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短应力线轧机是一种新型的高刚度轧机,其用拉杆和液压螺母对上、下支承辊轴承座施加强大的预紧力,以组成预应力机架,并采用偏心套式辊缝调整装置,使这种轧机同时具有预应力轧机和短应力线轧机的优点,既减轻了自重又具有更高的刚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某厂厚板轧机出现轧制力偏差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轧机两侧刚度差对轧制力偏差的影响。建立了支撑辊标高调整时候阶梯垫上面残留氧化铁皮对轧机机座刚度的影响模型,基于模型替代法建立了整体轧机有限元模型,进而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出轧机机座刚度差引起的轧辊挠度改变量、出口厚度变化量、辊间压力变化量以及轧机两侧轧制力的偏差。结果表明:当氧化铁皮的厚度为5mm残余面积分别为26.66%、36.79%和46.92%时,氧化铁皮的等效刚度变化范围为[605,674]kN/mm。当轧机上下无刚度差时,轧机两侧轧制力偏差最小,偏差为5t;当压入的残余氧化铁皮面积最多时,此时轧机两侧轧制力偏差最大,数值为30t。  相似文献   

8.
异步单机连轧机是在一架多辊式机座上实现多道次异步连轧,与同步的多机架连轧机相比,可减小设备重量,减少设备投资,有效地减小轧制力和极限可轧厚度,并具有横向刚度高和自然消除厚差的工作特性。但这种轧机由于技术问题,目前只能在较低速度下生产窄带钢。  相似文献   

9.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旧轧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按照短应力线与预应力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成功了一种小型高刚度轧机。介绍了该轧机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该机投产以来的经济效益。本文除了可供地方小厂改造旧轧机时参考外,还对进一步研制新型高刚度轧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热轧带钢轧制过程中的辊缝状态、坯料楔形、坯料宽度方向上温度不均、坯料板形不良、轧机入口导板不对中、轧辊两侧磨损不均、飞剪切头切尾不干净、轧机机座两侧刚度系数不同等导致带钢产生单边浪的原因,并对减小带钢单边浪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方法,以提高热轧带钢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现有轧机机座垂直振动模型为基础,从改变四辊轧机机座的结构参数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机座振动的固有频率、主振型、振幅的分析,得到了四辊轧机机座的结构参数对机座垂直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调节结构参数不能明显改变前三阶固有频率,可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避免共振,同时在非共振情况下,调节结构参数也可以有效抑制由外界冲击产生的影响,为轧机机座的结构设计及进一步研究轧机的轧制稳定性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短应力线轧机是根据四十年代瑞典人提出的短应力线原理而设计的轧机,其名称就是因其应力线短而命名的。众所周知,评价轧机的先进、合理与否有两个指标:一是刚度,二是工艺性。为了提高轧机刚度,目前通常采用加大机架断面,或施加预应力两种方法。前者使轧机笨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预应力轧机工作时其机架处于短应力线受力状态,机架立柱变形相对于同类规格的闭式机架小,因而具有较大的刚度。下表给出了国内外几种规格相近的轧机总变形量的综合比较数据。  相似文献   

14.
线材轧机     
吴长寿 《江西冶金》1997,17(5):45-47
1横列式轧机横列式轧机是最早的线材轧机,在线材轧机家族中年龄最大,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横列式轧机由若干架轧钢机工作机座横向布置成一列,由一台电动机驱动(有的成品机架由另一台电动机驱动),备工作机座之间由人工喂钢进行轧制。由于采用人工喂钢,工人劳动强度大,经常发生工伤事故,还使轧制速度相当缓慢,成品速度一般为2~3m/s,每盘线材的盘重一般仅20~30kg。针对人工喂钢存在的缺陷,人们经过反复试验,制作了一种在轧钢机工作机座之间传递轧件的装置──围盘,使轧件在轧钢机工作机座之间的传递可以自动完成,由此代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际轧制过程中轧机刚度变化难以在线测试的难题,对轧制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提出了基于厚差溯源分析的轧机弹跳和轧机刚度定向挖掘方法。对某650可逆冷轧机的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挖掘了轧机刚度和轧件宽度、轧制速度的关系,建立了轧机刚度的综合动态模型,对提高板厚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实际轧制过程中轧机刚度变化难以在线测试的难题,对轧制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提出了基于厚差溯源分析的轧机弹跳和轧机刚度定向挖掘方法。对某650可逆冷轧机的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挖掘了轧机刚度和轧件宽度、轧制速度的关系,建立了轧机刚度的综合动态模型,对提高板厚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和上钢五厂、二机修厂吸收国外第三代短应力线、预应力结构的高刚度轧机的优点,设计了WPF500高刚度轧机。于1988年2月底进行了热负荷生产,到目前为止,该轧机运转稳定,产品精度大为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某中厚板厂精轧机刚度波动大的问题,结合轧机设备现状,基于轧机刚度简化计算模型,构建轧机刚度稳定性评估体系,并明确轧机均压垫裂损和下工作辊衬板间隙大是引起轧机刚度波动大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轧机均压垫设计和控制下工作辊衬板间隙等措施,使得轧机刚度保证在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杜伟 《有色金属加工》2004,33(4):47-49,59
本文分析了铝板材三重轧机齿轮机座剖分式滑动轴承的常见故障,提出了合理的轴瓦加工及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众多的平整机,根据轧机刚度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高刚度和低刚度两种类型.本文对两类轧机从结构特点和产品质量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高低刚度平整轧机的产品指标基本相当.笔者认为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对低刚度平整机应予首先考虑,并提出了设计该类轧机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