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阳阳 《考试周刊》2013,(70):23-23
在平时的阅读与学习中,作者认识到语文教师素养包孕一个核心——"培养人",并就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培养人"的核心理念,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语文基础教育的建设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一、优秀教师提高文学素养的作用 (一)增加文化底蕴 文学素养的积淀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而且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主体能动色彩的经验情感与智力的积淀。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主动积累。当这种积淀达到一定量的蓄积,就会在个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会以教师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丰盈的生命向学生展示社会美,描绘自然美,反映艺术美。并引起学生对美、对真、对爱的向往,养成现代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及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李阳 《科幻画报》2022,(4):128-129
2016年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学科核心素养也相继出台,但小学生业余训练能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在社会参与方面产生哪些影响还是不清晰的。因此本文以小学生业余训练对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业余训练在小学生发展社会参与核心素养方面表现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h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策划者说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彤彤 《小学生》2007,(5):42-43
我们所担心的事,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发生,而对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瞎操心是很悲哀的。——大卫斯商业学院创办人柏莱克梧怡然这几天心烦透顶!她随时随刻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掉了!原因?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怡然的这些烦心事。一、自己的个头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还算是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诚",什么是"信"?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诚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别人信任。在社会生活中,我待人以诚,他则报我以信;同样,我对人讲信用,他人以诚待我。所以,"诚信"两字,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基石。作为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倡导"校园诚信",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诚信的氛围中,教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一元钱的故事有一天,我班龚嘉敏同学在学校小店门口捡到了一元钱,在无人认领的情况下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7.
以核心素养落地为目标,着力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致力于构建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特别设置了四个学习任务。一是阅读、品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二是深层挖掘别里科夫是怎样变成“套中人”,甚至是专制统治的帮凶的。三是深层探究别里科夫死去的原因。四是主题探究:忧郁远方的一抹天色。  相似文献   

8.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1.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2.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完美的人。“健康”在词典中诠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或没有缺陷,也指人的精神正常或事物正常发展;“完美”就是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我想做一个完美的人至少应该具备“五个三”。  相似文献   

11.
一是要坚持品行第一。也就是要以德立身,严于律己,把做人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大家在一个以法科见长的大学里学习,尤其要坚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做国家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2.
今天,修改学生一篇日记,他说,活着真没劲儿,下雨天不能出去玩,放学了要回家,周末要写那么多的作业,一件事做不好,老师批评爸妈唠叨……活着。真没劲儿!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是他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生活。正是你、我、他的共同生活构成了集体,组成了社会与国家。现实中的每个人既要为自己而生活,也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而生活,既要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也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帕斯卡尔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觉得这观点尤适用于教师。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思想”是一个教师的核心素养,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 ;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 :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 ;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 1 .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 .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16.
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校园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完成社会适应准备,以顺利融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一个日益迫切的课题。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切人,探求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在人格、知识、能力方面应做的社会适应准备。  相似文献   

17.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按理说.人们的责任心也应该成正比例逐步增强.但事实是.人们的责任心却没有增强.有很多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只要有文凭,有能力.就足够了.殊不知.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应该且有责任心。  相似文献   

18.
读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于读书的感觉可能也不尽相同。在作者看来,读书能让自己做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儿童是家族和父母的私民,当代社会,儿童应该是社会的公民.儿童最终的前途应该由国家落实,用整个社会才能完成一个人.当代社会是分化的社会,教育的某些原始涵义如养老已被社会的其它领域担当,老年是教育意义的另外一级.儿童和老年是人生的两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完整的人,当代教育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分化是人的分化,社会分化的一个结果是儿童(人)被社会撕裂成几个片段.看起来有国家那么多的部门对儿童负责,最终只有家庭父母和学校老师才能落实儿童,父母和老师对儿童也只能落实一半,儿童成为悬在半空的人.  相似文献   

20.
钟天竺 《华章》2011,(6):15-15
我喜欢吃橘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品种的橘子特别好吃啊等等时,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欢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橘子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