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原油田井下作业公司1988年的10项科研成果,已于同年12月16日通过局级鉴定。这些成果的主要特点是:项目适中,水平较高,效益显著。这10项是: 1.封隔器分层压裂管串使用该管串共压裂了29井次,压后平均单井日增油17.5吨,累计日增油508.5吨。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氯与酸液协同解堵工艺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二氧化氯与酸液协同解堵施工,可解除铁硫化物、细菌群落、高聚物及无机盐类垢物对地层造成的堵塞。中原油田采油六厂应用该工艺技术对6口注不井实施解堵后,降压增注和增油效果明显,平均单井降低注水压力10MPa,平均单井日增注水40m^3,对应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6.8t,相应的经济效益为1063.9万元。表2参3(姜学明摘)  相似文献   

3.
地处辽河油田西部的锦州油田至今已开发20余年.该区域共有各类油,气、水井2700余口,年生产能力200万吨左右。其中,特稠油、稠油井产量所占比例达80%,稠油井年修井平均频率为273次.并且稠油区块已进入“高轮次注汽、高含水、低地层压力开采”期。此区域的修井特点是井下状况复杂.稠油井施工频繁,单井施工时间短,一般单井施工时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明寨油田明一块油层井段长、含水高、地层压力低、细砂较多等状况、制定采用了井筒防砂为主,地层防砂为辅的防砂治理原则。通过“解”、“稳”、“防”、“排”等技术手段,2003~2005年现场机械防砂156井次,化学防砂56井次,平均原油含砂量有0.33%下降到0.12%,单井日增油0.9t,泵效由防砂前的38.3%,上升到45.7%,检泵周期由75d,延长到351d,投入产出达1:2.8。  相似文献   

5.
张晓晨 《采油工程》2007,(1):1-2,18
介绍了水平井小直径封隔器分段酸化工艺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室内实验情况等。在肇州油田水平井试验区,用该工艺完成5口井18个层段的分段酸化现场试验,措施后单井初期平均日增液5.2m^3,日增油4.5t,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8月28日,从河南油田传出喜讯:长期处于供液不足状况的柴37井,8月8日下泵生产时这一“顽症”完全消除,截至目前已累计产液99.3吨,产油21.5吨,平均日增油2.1吨。让该井恢复生机的“利器”,是新开发的注氮气增能与水力压裂联作复合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大排量压裂施工在常规射孔井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结果,针对常规射孔井,采用40m卡距实施常规压裂时,尽管同一卡距内的目的层之间存在岩性夹层,但由于压裂管柱、设备能力、施工排量等条件限制,只能处理其中的一个目的层这一实际问题,首次尝试了应用55MPa压裂管柱、大排量施工的现场试验。从而实现了一次加砂处理同一卡距内的2个及以上目的层,提高了压裂层段改造强度。同时配合压裂井裂缝参数和施工参数优化,匹配与油层流体配伍的压裂液配方,使试验井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共施工6口井,压后平均单井日增液58.4t,日增油19.9t,含水下降5.0个百分点,同比平均单井日多增油2.2t,增油强度增加20.3%,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较准确地分析带喷状态下的示功图,找到了一种用△P和M值来综合判断泵况的方法,叫M法。两年来,经过103口井验证,判断符合率为78.6%。利用M法的判断来指导检泵,减少作业66井次;指导调参135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5.5吨累计增油4.5万吨,获纯经济效益435.7万元。本法为示功困难以直接判断的井,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 (1)“温控法”的不适应性。杏北开发区第一油矿油井,除无掺水流程的三次加密挂线井外,其它井均采用“温控法”来控制单井掺水量。所谓“温控法”就是对单井回油温度,根据经验制定冬、夏两种不同的温度范围(冬季38~42℃,夏季36-40℃)控制井口掺水量,来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避免油井集输过程中堵井和冬季冻井。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2月19日,大庆喇嘛甸油田传来喜讯,在聚驱后Ⅰ类油层试验的首口压驱井——L 5-P2428措施开井后获高产,初期单井日增油6.5 t。这意味着聚驱后、厚油层、高含水采油井找到了一种全新有效的措施挖潜手段。截至当日,油田10口压驱井已实施并开井8口,与措施前相比,平均单井日增液98 t、日增油3.2 t,取得了较好的增液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低产低效探井复查与增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来开展的低产低效探井复查工作,分析了部分井的低产原因,阐述了增产工艺。对筛选出的22口低产低效探井实施了增产工艺,见效井15口,成功率68%,平均单井日增油9.5t。所采取的增产工艺技术能充分挖掘低产低效探井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5月8日,在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西峰油田西30—161井组生产现场,井架高耸、机器轰鸣,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油井措施作业。截至目前,完井93口,措施累计增油4653吨,平均单井日增油1.3吨。自采油二厂"大干四个月,奋战300万"劳动竞赛活动开展以来,以"提时率、降递减"为抓手,围绕全年6万吨措施增油任务,坚持"效益增  相似文献   

13.
张子策 《石油机械》2011,39(3):55-56,66
针对深层特稠油油藏吞吐开发后期呈现出的油层压力低、井况复杂、出砂严重、措施井排水期长、产油量低、吞吐效果差和停产井多等问题,开展了吞吐后期提高单井产量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螺杆泵冷采、套损井修复、化学辅助吞吐增油和几种防砂技术。通过对洼38块特稠油油藏开展提高单井产量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后,与2005年12月相比日增油63 t,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了0.27 t,油田年吞吐油汽比由0.29上升到0.32,综合递减由18.94%下降到3.07%,老井自然递减由45.38%下降到11.47%,冲砂检泵作业由原来的328井次减少到131井次,检泵周期由210 d延长到342 d,使洼38块连续5 a日产油保持在500 t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部分井段长、层多、各层物性差异大的低渗透油井,采用多层合压油层垂向受效不充分,各层改造不均衡,影响压裂效果,采用填砂逐层压裂施工周期长、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开展了细分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现场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可实现不动管柱一次压裂两层或三层的目的,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增产效果。2009年现场实施7井次,措施成功率100%,平均单井节约压裂作业费用15万元,截止目前,累计增油7899t,目前7口井仍继续有效,日增油49.4t,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宁夏石油化工》2013,(11):125-126
从“骨头缝隙里剔出油水”,这句话足见火驱技术的威力。截至9月8日,在辽河油田曙光油田杜66块推广实施的火驱技术增油效果极为显著,区块日产油由102吨上升到353吨;单井日产油由0.5吨上升到3.0吨;累计增油18.3万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哥伦比亚圣湖油田稠油油藏开发进入中后期,存在老井产量递减率大、新井产能不足、热采效果变差、高含水率井增多、增产措施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发泡剂和氮气与蒸汽注入比的基础上,对泡沫调剖工艺和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生产情况,制定了适应不同区块的稠油注汽转周最优时机图版;进行了高含水率水平井堵水试验。泡沫调剖8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4.4 t,累计增油4 575 t,预计增油超8 000 t;氮气辅助蒸汽吞吐井11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2.4 t,累计增油3 124 t,预计增油超5 000 t;Girasol区块实施优化转周后,周期递减率由18.5%降至15.0%,三个月累计增油5 680 t;A9井堵水后,含水率由100%降至65%,增油303 t。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以上增产技术措施适用于圣湖油田稠油油藏,应用以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增产技术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安塞油田长6段油藏渗透率为0.96~2.90mD,孔隙度为11.00%~13.25%,孔隙以小孔、细喉为主,地饱压差值仅为2.94~3.66MPa,油层供液能力差,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岩性储集层,此为油井低产的主要地质因素。胶结物中酸敏性矿物含量高(6.19%),是常规酸处理工艺造成储集层伤害的潜在因素。地层水矿化度高达89850mg/L,严重的油层结垢是造成单井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在安塞油田实施暂堵压裂16口井,平均单井目增油1.85t,平均有效期84.1d;泡沫清洗10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13t,平均有效期52.8d;酸处理99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10t,平均有效期128.9d;清防垢处理18口井,平均单井目增油1.90t,平均有效期330d。分析认为,清防垢施工处理半径较大是结垢处理效果较好的主要原因。有效增大油层压裂和酸处理半径是进一步提高压裂和酸处理效果的有效途径。图2表5参7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层污染造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的问题,研制了油井水力冲击解堵装置。该装置利用通井机上提井下解堵装置中的柱塞,泵腔内产生负压,当柱塞上行经过进液孔的瞬间,液体突然释放进入,产生瞬时高压,经过固定阀和出液孔对地层进行水力冲击,实现解堵。该装置具有无需地面泵车加压、对油井目的层无污染、处理时间及作用能量可根据油井情况任意设定等特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水力冲击解堵技术单井施工费用低,操作方便,效果较好,已在现场应用23井次,有效井21井次,有效率达91%,平均单井日增液5.1 m3,日增油2.6 m3。  相似文献   

19.
七个泉油田属低渗、低孔隙度油藏,单井产量低,需进行压裂改造。但压裂井段长,单层压裂产量低,成本高,措施经济效益差。通过对分层压裂工艺研究,确定该油田分层压裂的层数为5-6层,裂缝长度为70~80m,导流能力为30~40μm2.cm,优化出了适合多层压裂的管柱和压裂液体系。现场完成了4井次的现场试验,措施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压裂后单井日产油12.28吨,单井日增油10.95吨,最高投入产出比为10.79,平均为3.83,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金海采油厂小洼油田于1991年投入开发,目前处于吞吐开发后期,基础井网井周期产油由初期最高2000t的降至目前的624t,油汽比由0.9降至0.3,部分井注汽达到20轮以上,油汽比低至0.1左右,通过多元热流体技术研究,在小洼油田优选2口油井开展先导试验,加强注采工艺设计,实施后单井日增油3.5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油井的增产增效,为吞吐开发后期油井提供了开发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