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梁滨 《山西水利》2006,22(5):1-3
1认真总结“十五”期间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的紧迫感“十五”期间,山西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大幅度拓展,水土流失防治步伐进一步加快,共治理水土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近70a水土流失治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资料、黄土高原各省(区)统计年鉴及黄河水沙变化研究、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与效益评价、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成果数据,回顾了人民治黄70 a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程,从水土保持规划演变、治理措施配置发展和治理效果变化三个方面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心与方式,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分为试验示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依法防治、工程推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等7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了多次规划,不同时期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方法、规划目标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水土流失治理从分散的单项治理发展为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布设逐渐向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与治理并重转变,形成农业、工程和林草措施组合的系统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显著的保土(减沙)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新疆经济发展,大规模生产活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近年来新疆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对下一步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建波  齐婕 《河北水利》2010,(10):12-14
水土保持对防洪减灾、保障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开发建设项目安全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河北省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紧紧围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启动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采取了诸多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灾害,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改善。在众多水保项目中,自2003年以来实施的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对改善太行山区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强化山前经济带、建设生态河北,进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成功经验。本刊特辟"绿富太行"专栏.推出我省太行山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系列宣传报道.重点展示太行山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的理念、思路、格局、举措、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永嘉县瓯北罗浦礁大河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例,分析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城市景观需求相结合、经济与环境谐调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水土保持方案中,使水土保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6.
优化配置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带动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论述了西沟河小流域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农耕措施进行水保优化配置的做法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可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新疆的水土保持事业有了巨大发展,取得明显成就,但各小流域的山洪、泥石流等水土流失防治相对薄弱。根据多年水土保持工作经验,提出新疆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和防治措施,以期促进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冯长海 《治淮》1999,(7):6-7
一、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成绩 建国以来,我省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投入力度的逐渐加大,我省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也不断加快,由以前的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发展到近年的年均治理近600平方公里。至1998年底,我省淮河流域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1377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5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生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唐山作为全国率先发展的科学发展示范区,仍需进一步明确水土保持工作思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干旱地区来说。因此,必须重视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各方面工作的力度。当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一般利用工程措施以及植物措施。其中,植物措施不仅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水土保持工作的植物措施包括水源涵养林、固沙造林等水土保护林的营造、水土保持草的种植等。文章简析了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措施进行概括,并对植物措施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这一要求,在系统分析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自然地理特征、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土保持治理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水土流失总体布局及分区治理措施,为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地处江淮平原的淮安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及平原沙土区。本文分析了淮安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成因与特征,总结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并剖析了所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预防、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监测与综合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     
《中国水利》2012,(24):23
新水土保持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2012年,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不断推进水土保持机制创新,全面强化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深入推广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福建省长汀县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就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大力弘扬长汀精神,2012年5月,水利部组织召开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解决目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流失矛盾,拓宽水土保持投资渠道,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的有效方法。建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是加快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 解决该流域水土保持投入不足 , 提高全流域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意识的需要。依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形态、相关群体利益关系和防治对策的不同,提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构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水土保持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山西水土保持存在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区域存在干旱问题、户包及四荒拍卖治理中的问题,对山西水土保持的实践进行了探索。通过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专业团队治理及大户治理等方法,推动山西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它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江河淤塞,旱涝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资源愈显贫乏,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小流域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我国多年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来看,增加投入是治理开发的基础,是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建立完善投入机制和稳定的投入来源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敬怀德 《四川水利》2002,23(5):29-30,32
南部县是典型的丘陵大县,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搞好南部县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着手,通过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增强公民水土保持意识、积极落实水土保持投入、依法保护水土保持已有设施、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制定鼓励水土保持投资政策、完善水土保持综合评价体系、发展水土保持产业等措施,实现其建设秀美山川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纯艳 《人民长江》2010,41(4):26-30
对60 a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1950~1965年的起步阶段,1979~1987年的恢复阶段,1988年到目前的发展阶段。在长江流域60年的水土保持建设中,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执法监督机构不断得到完善,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估体系不断得到加强;通过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长治"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云贵鄂渝世行贷款水土保持项目等工程的实施,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大幅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由于长江流域幅员辽阔,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对今后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引起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制止陡坡开荒、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同时,采取了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植树造林、闸沟造地、坡改梯等水土保持措施,可以起到防治水土流失、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的目标。文章介绍了十里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详细分析了所采取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过所采取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现状。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可以掌握区域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水土资源变化情况,了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成效,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政府制定生态环境建设政策提供依据,并通过发布水土保持监测公报,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水土流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法》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监测机构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努力推进我省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