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永亮 《煤》2003,12(5):50-51
井筒井壁破裂破坏现象,用聚能式射孔技术实施地面预注浆以加固井壁,该技术通过在姚桥煤矿新副井、鲍店煤矿主副井中应用收到很好效果。重点介绍聚能式射孔注浆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立井是煤矿的咽喉,井壁的破坏,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分析井壁的破坏原因基础上,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恒源煤矿副井井壁破裂治理实行抢修加固堵水、井壁开槽卸压两步治理方案,采用围岩加固、注浆堵水、井壁开槽综合治理技术,既减小了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又为观察研究井壁破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赢得充裕的时间,目前井筒修复成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口     
《建井技术》2005,26(1):20,30,41-42
兖矿集团开展井壁破坏治理方法的研究最近,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对治理井壁破坏所采用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对提升井采用地面注浆加固疏排水层的方法治理比井壁开挖水平环形卸压槽效果好,是一种稳妥可靠的方法。对这两种治理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①治理效果。地面注浆加固疏排水层对井筒起到永久保护作用;而井壁开挖卸压槽仅对井筒受力起到短期临时性的缓解作用,且更换可缩罐道后严重影响提升速度,增加提升时间,可能降低井型。②经济效益。鲍店煤矿采用地面注浆加固第四系疏排水层法治理主、副井井筒井壁破坏,在无…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口     
《建井技术》2006,27(3)
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鲍店煤矿主、副井井壁,自1995年6月开始出现局部开裂破坏现象。为此,该矿采用地面注浆加固地层法先后对主、副井井壁进行了3次治理,取得良好效果。该矿主、副井井筒分别穿过厚度148·69 m和148·60 m的第四系冲积层。该处冲积层共有3个含水层。其中,下组含水层厚度为31 m,主要由砂、砂质粘土及粘土组成,粘土质含量比较低,含水和透水性好,是目前矿井开采中重要的间接充水含水层。通过实践,该矿总结出了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1)加固参数。主要指浆液加固区宽度及其与井壁外缘的…  相似文献   

5.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鲍店煤矿主、副井井壁,自1995年6月开始出现局部开裂破坏现象。为此,该矿采用地面注浆加固地层法先后对主、副井井壁进行了3次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面注浆加固地层法在治理井壁破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井壁的破裂机制及其常用治理方法,阐述了注浆加固地层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机制,并对该方法在治理某矿副井井壁破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地面注浆加固井筒周围的含水层能够有效地改善井壁的受力状态,加固后,作用在井壁上的垂直荷载减少,井壁的竖直附加力得到了有效的缓释和抑制,地面变形与井壁受力实测趋势基本吻合,达到了防治井壁破裂的目的,有利于确保井壁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地质工程公司针对鲍店煤矿主、副井井筒井壁破坏影响正常生产和安全的问题,运用定向造斜技术,成功地钻出了大跨度S形注浆钻孔,不仅满足了地面注浆的需要,同时也为生产矿井的井壁破坏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矿井井壁破裂的机理,阐述了地面注浆方法应用于井壁破裂治理的优缺点。某矿副井井壁破裂治理工程中注浆帷幕的实践表明,地面注浆法可以减少地层压缩变形,减少井筒外侧所受的竖直附加应力,从而实现对井壁破裂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井筒施工,要特别注意井壁的加固。为了有效治理井壁变形问题,对石壕煤矿副井井壁围岩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井壁围岩破坏原因,提出了采用注浆加固配合高强树脂锚杆、锚索(部分为对穿锚索)的井壁加固方案。实践表明:该法成功解决了矿井井壁变形难修护的问题,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对类似条件井壁的修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庄井田位于黄淮平原,冲积层厚在150 m左右.近年来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由于冲积层较厚,造成地表不均匀沉降,致使井筒遭到破坏,并引起井筒涌水量的增加.分析了新庄矿副井井壁破裂情况,采用注浆加固与壁后注浆方案对副井破裂井筒进行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陈四楼煤矿副井井筒-190 m位置出现井壁破损、出水现象,通过分析找到主要原因是井下进行采掘活动引起水位下降导致地表沉降,从而引起井筒沉降,井壁发生破坏,结合井筒地质条件,采用井壁架井圈支护,再用轨道竖向固定井圈,最后壁间注浆加固的治理方案,降低井筒突水涌砂风险,达到了井壁加固、封堵出水的预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鲍训矿副井井壁破坏的治理,分析了井壁破坏机理,提出和地面注浆加固技术治理冲积层井壁破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太平煤矿副井井壁破裂注浆加固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平煤矿副井井壁破裂机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注浆加固治理方案。在破裂井壁注浆加固施工中,选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改性脲醛浆液作为注浆材料,实现了对井壁的有效加固,封堵住了渗漏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表土层注浆加固法防治井壁破裂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煤矿井壁破裂事故频发的现状,介绍了利用表土层注浆加固法的"缓释"和"抑制"双重效应治理井壁破裂的机理,并对该方法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表土层注浆加固井筒周围的含水层能够有效改善井壁的受力状态,缓释和抑制井壁的竖直附加力,深部的应力缓释效果最明显,向浅部依次递减.注浆过程中,地面变形与井壁受力实测趋势基本吻合.加固后,土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提高了1倍,压缩系数仅为注浆前的1/3~1/4,整个井筒竖向附加压应变减少的平均值达332.71 με,作用在井壁上的垂直荷载显著减少.因此,通过地面注浆加固井壁周围的表土层,可以推迟井壁破坏的时间,达到防治井壁破裂的目的,有利于确保井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注浆治理破裂井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张双楼矿井筒破裂的两种加固方法效果的对比,结合风井地面注浆加固经验,说明地面注浆加固破坏井壁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东煤矿为治理风井表土段破坏的井壁,一改传统的壁后注浆方法,采用地面注浆辅以井圈加固,并结合壁后注浆堵漏的综合施工技术,注浆材料也将一般水泥浆改为C-S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既治理了破坏的井壁,又彻底堵住了井壁漏水、漏沙。达到了根治井筒变形破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厚表土薄基岩地层凿井井筒溃砂涌水综合治理修复技术难题,以两淮矿区某在建煤矿副井为工程背景,分析认为马头门上覆岩层受反复扰动发生弯曲下沉变形是该矿副井井筒破坏的主要原因,主、风井井筒破坏为副井引发的次生破坏。本着修复、预防并重的原则,制定"注、冻、修、防"井筒综合治理方案,即通过地面注浆改善地层性能,防止下部基岩再次发生弯曲变形;通过套壁与原井壁形成复合井壁,提高井筒在该复杂地层条件下的结构安全度;既有井筒围岩冻结作为套壁措施工程,为其施工提供安全保障。研发了系列井筒及马头门修复施工技术:(1)下行式钻注结合,见漏就注,多级套管的挠动地层注浆孔施工与注浆技术;(2)副井内、外排孔分别采用局部、全深冻结,主、风井全深冻结,冻结壁内均设置水文卸压孔,测温数据与数值模拟结合预测冻结壁发展的控制冻结技术;(3)依据井壁破坏程度采取不同修补方式的井壁修复技术;(4)组合钢板拼装和焊接、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配制等内套钢板井壁施工技术;(5)壁后注浆加固马头门围岩,破损马头门破除,超强复合永久支护控制围岩,两侧同时分层修复架设施工技术等。综合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广场内地表沉降稳定;修复后的3个井筒内套井壁内力和副井壁间压力均小于设计值;主、风井井筒涌水量各为1m~3/d左右,副井井筒涌水量为4 m~3/d左右。采用该方案修复后的主、副、风3个井筒,符合相关规范(程)要求,井筒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井壁破裂机理与治理方法,对姚桥矿1号副井采用地面注浆技术预防治理井壁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地面注浆加固井壁方法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注浆加固地层法治理井壁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井壁破裂机理与治理方法,对姚桥矿1号副井采用地面注浆技术预防治理井壁的实践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地面注浆加固井壁方法的技术难题和问题,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实测结果的立井井壁破裂及治理时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注浆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时间,以某矿副井历年来的井壁受力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井壁破裂治理前后竖向附加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靠近破坏区上方井壁的应变增量可以作为判别是否需要进行井壁破裂治理的依据;井壁破坏后稳定期内的应变值可以作为井壁二次破坏的预警值;应把井壁发生破坏后的稳定期作为首轮注浆治理时间;首轮注浆结束后,井壁应变积累至破坏后稳定期的应变水平的时间作为第二轮注浆治理时间.分析可知,合理地确定注浆治理时间,可以更大程度地缓释井壁的附加应变,延长井筒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