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自主开发的进排气门升程和相位全可变4VVAS(4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System)单缸汽油机上,开展了进气门相位调整对气门升程控制负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进气门开启时刻对泵气损失以及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了进气门相位对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进气门早开的控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换气过程的泵气损失;与节气门控制相比,在部分负荷泵气损失可以降低20%~30%,指示燃油消耗率降低3%~12%;进气门开得越晚,泵气损失越大,油耗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2.
从满足未来对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要求出发,提出应用先进的排气处理技术、空燃比控制技术及二冲程汽油机实现电控燃油喷射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为车用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通过压力自适应活塞来实现汽油机可变压缩比的方案,自行推导了其动力学方程,并基于MATLAB/S imu link对该可变压缩比汽油机缸内工作过程进行了建模及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可变压缩比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也可以避免爆震燃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在一台2.0L缸内直喷汽油机(GDI)上研究了中低转速、部分负荷的燃烧特性,并分析了进气滚流及喷油定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 0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0.1 MPa工况时,加大进气滚流可增强缸内气流运动,提高混合气燃烧速度.而随着转速提高,滚流作用逐渐减弱,在转速为3 0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0.3 MPa工况时,加大滚流会引起燃烧过程恶化;喷油定时对3 000 r/min工况下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稳定影响大于2 000 r/min工况,且不同工况点的喷油定时均存在最佳值,在300°CA ~ 320°CA BTDC之间.  相似文献   

5.
班智博  谢辉  何宇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9):12-18,29
汽油机电液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的响应性能对发动机燃烧、排放均有重要影响,汽油机瞬态过程中电液式VVT应根据发动机工况快速调整到目标相位,但由于电液VVT的响应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速度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基于试验和仿真分析,对影响电液VVT响应性能的发动机转速、机油温度、机油压力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分析了VVT阶跃响应过程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MAP查表的VVT前馈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VVT快速响应,同时保证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自主开发了一套电液气门机构并进行了气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实现各气门参数的独立可变。在此基础上,将该机构应用于实际发动机,在火花点火(SI)模式下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其性能达到并略优于原气门机构的发动机。通过进气门晚开、排气门早关策略捕捉缸内热残余废气形成内部EGR,实现了汽油可控自燃(CAI)燃烧。  相似文献   

7.
在小型脱粒机、机动喷雾机、喷灌机等小型农业机械上,广泛采用1E40F型、1E45F型等汽油机做动力,这是一种单缸、二行程、风冷式小型汽油机.  相似文献   

8.
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考察了燃用乙醇作为增氧剂的不同掺混比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电控汽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乙醇的90号无铅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增加,Reid蒸气压有所升高,但仍符合国家标准。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汽油机功率有所下降,发动机比油耗有所上升,而比能耗在大部分试验工况下较纯汽油的略高或基本相同,但在高转速、大负荷情况下,燃用体积分数为7.4%、9.8%的混合燃料时,比能耗却低于纯汽油。  相似文献   

9.
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机构可以降低泵气损失、实现米勒循序和提高燃烧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对发动机进气充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响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介绍了一种凸轮驱动式电液可变气门机构及其工作模式,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建立了相对应的进气充量预估模型,验证了此充量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二冲程汽油机的扫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扫气口仰角对缸内气流有影响,由于扫气口对称布置,扫气过程中形成径向环涡,有助于缸内气体的混合。轴向出现滚流,并且一直持续到上止点附近。  相似文献   

11.
从充气效率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基于油耗和空燃比测量结果的汽油机充气效率测定方法。利用汽油机稳态工况下油耗量和空燃比计算得到相应的进气量,再根据定义直接计算充气效率。推导了基于油耗和空燃比的充气效率计算公式及误差分析公式。针对配备有ZH600发动机电控系统的ZS157FMI-3型发动机,先后设计了喷油器流量系数标定试验系统以及油耗和空燃比测试系统,通过测定平均油耗和瞬态油耗并结合空燃比测量对该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进行了测定。充气效率的测量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条件下,采用两种油耗测试方法测得的充气效率差异很小;充气效率测试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备测量精度范围内,所得到的充气效率相对误差很小(基本在0.5%以下),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此外,由于该充气效率测试方法克服了压力波法及流速-压力法的固有缺陷,在理论上的测量精度和对燃料种类的适应性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稀燃技术在车用内燃机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油机稀薄燃烧的进气道喷射稀燃系统、直接喷射稀燃系统和均质混合气压燃系统,分析了各稀燃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直接喷射稀燃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均质混合气压燃燃烧是汽油机稀燃系统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汽油机排放污染物CO难于进行实时控制测量为例,讨论了神经网络技术在汽油机中应用的前景,提出了神经网络软测量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汽油机排放污染物CO的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对该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没有专用的汽车排放仪器时进行CO排放值的测量,也可用于CO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车用汽油机效率模型能够解决因不确定的油耗特性导致其发动机控制准确性难以保证的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对LJ491QE1型、DA4G18-AA型汽油机的大量试验研究,提出换气当量损失和换气经验当量损失作为通用效率模型,用于确定混合动力车用自然吸气、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动态变化的高效工作区理论;换气经验当量损失仅利用进气压力、排气压力两个参数,就能准确地确定自然吸气、进气道喷射式汽油机动态变化的高效工作区,并且较换气当量损失具有更好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15.
汽油机技术如何面对世界石油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及其它动力技术的快速提升等多重压力夹击下,汽油机如何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降低油耗,减少排放,在处于世界石油危机的汽车工业市场继续保持优势地位,针对这一问题,作者介绍了目前国际上采用的一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同时降低车用汽油机NOx,CO,HC三种有害排放物的一套技术方案。其中NOx排放通过排气再循环降低,开发出了具有较优排气再循环率特性的排气压力控制点EGR系统,并阐明了其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采用EGR系统而产生的整机小负荷油耗恶化状况可通过适当提前点火加以弥补;CO排放通过严格控制空燃比加以限制;强制怠速工况HC排放可通过采用强制怠速断油装置消除。给出了相应的整机排放控制和优化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匹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空燃比的控制目标及工作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喷油脉谱(MAP)匹配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取了465QA型电控汽油机的喷油MAP图,用它控制发动机的运行,并进行了台架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碳平衡法测量汽油车燃油消耗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车辆燃油消耗量测量操作不便的问题,根据碳平衡法油耗量原理,建立了采用流量计的碳平衡法油车油耗测量模型及测量系统,并在实车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为车辆耗油量的不解体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