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薯淀粉酶解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中温α-淀粉酶水解木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以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试验优化,用DPS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建立了模型,最终确定了中温α-淀粉酶水解木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用量162U/g淀粉,水解温度为63℃、底物浓度6g/100mL、水解时间150min,葡萄糖糖得率是46.94%,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郝晓敏  王遂  崔凌飞 《食品科学》2006,27(2):141-143
研究了中温和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取糊精,确定了它们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中温α-淀粉酶晟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4℃、时间20min、酶用量16U/g;而寸高温α-淀粉酶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95℃、时间40min、酶用量15U/g。  相似文献   

3.
双酶法水解玉米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水解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初步探讨液化时间、液化过程引入Ca2+对糖化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和4.2;在淀粉水解过程中,一定量的Ca2+能促进α-淀粉酶的活性并能增强其热稳定性,但对糖化酶的活性却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保证正常液化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ca2+用量.液化时间选定90~130min为宜.糖化时间并不是愈长愈好,只有定期对产品实施监控,才能获得高DE值的葡萄糖浆.  相似文献   

4.
双酶法水解米糠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米糠淀粉获得葡萄糖作为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的碳源,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联合水解米糠中的淀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米糠中的淀粉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米糠中淀粉的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16 u/g,温度60℃,CaCl2添加量0.2%,DE值为24.31%;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200 u/g,温度60℃,pH 4.0,糖化时间6h,最大DE值为98.96%.该工艺使米糠中淀粉的提取率达到了89%,并基本都水解为了还原糖,可作为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的优质碳源.  相似文献   

5.
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部分降解制备微孔淀粉, 通过对淀粉得率、比容积和吸油率的考察和扫描电镜观 察,研究微孔淀粉质量随不同酶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 规律,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微孔淀粉的温度、pH和 钙离子浓度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在不加酶的情况下,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小麦麸皮水溶性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中温淀粉酶对小麦麸皮中淀粉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在料水比为1:20,温度65°C,时间5 min,pH6.5(自然pH),加酶量为0.6 u/g的条件下.可以使小麦麸皮中淀粉水解为DE值6~10的糊精.  相似文献   

7.
α-淀粉酶制备微孔淀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α-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部分降解制备微孔淀粉, 通过对淀粉得率、比容积和吸油率的考察和扫描电镜观 察,研究微孔淀粉质量随不同酶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 规律,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微孔淀粉的温度、pH和 钙离子浓度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温型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生产麦芽糊精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出一种酶法制造麦芽糊精的最佳工艺,利用高温型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生产麦芽糊精,研究了DE值、液化得率以及产品透明度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用酶量之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水解工艺为:温度为95℃,加酶量为60 U/g,反应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酶法水解为芭蕉芋淀粉进行改性,提高芭蕉芋淀粉的应用价值,扩大于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方法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水解制备酶解淀粉,结合热失重(TGA)技术考察α-淀粉酶水解对芭蕉芋淀粉热稳定性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与原淀粉相比,酶解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吸水度和吸油度增大;透光率和冻融稳定性降低;TGA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不改变芭蕉芋淀粉的组成成分,且酶解芭蕉芋淀粉的分解温度较高,表明其热稳定性增加。结论通过α-淀粉酶酶解法可制备满足工业需要的改良芭蕉芋淀粉。  相似文献   

10.
板粟深加工中淀粉的酶水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主兰  吴雪辉 《食品科学》2003,24(10):62-66
试验对比了BAA中温α-淀粉酶和耐高温α-(Termamyl 120L,S型)对板栗浆液中淀粉的液化效果,选择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Termamyl 1120L,S型)为液化板栗淀粉的作用酶,单因素研究确定了液化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5,液化温度90℃,pH6.0,酶用量7U/g果肉,液化时间60min。然后采用Novozym^TMAG糖化酶对液化后的板粟淀粉进行糖化,以淀粉水解度(DE值)和糖化液中还原糖的含量(g/100m1)为指标,正交试验表明,在糖化温度60℃,pH4.5,Novozym^TMAG使用量为80U/g果肉的条件下糖化90min,可使水解度(DE值)和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g/100m1)分别达到48.9%和4.52g/100ml。  相似文献   

11.
α-淀粉酶对小麦麸皮淀粉的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α-淀粉酶酶解小麦麸皮中淀粉,以酶解后小麦麸皮中淀粉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酶解反应过程中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四个因素对酶解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小麦麸皮淀粉较好工艺条件为:用水量120ml,加酶量0.08g,反应时间25min,反应温度95℃;酶解后淀粉含量由186.0mg/g降至5.0mg/g以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性蛋白酶制备小麦麸皮淀粉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所制备小麦麸皮淀粉的形态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法制备小麦麸皮淀粉的最佳条件为中性蛋白酶质量浓度3g/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100g 麸皮的淀粉产量为14.86g、蛋白含量为0.25%;麸皮淀粉中蛋白含量和破损淀粉含量均较低,小淀粉粒体积分数为58.4%;与面粉淀粉相比,麸皮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值较低,膨胀势较高,淀粉粒的相对结晶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杨柳  刘咏 《食品科学》2008,29(8):303
通过耐高温α-淀粉酶和蛋白酶对麸皮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进行水解,提取麸皮中的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α-淀粉酶去除麸皮淀粉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为3%([E],[S]),90℃,水解2h;选择水解蛋白质能力较强的碱性蛋白酶对麸皮进行水解以除去其中的蛋白质,碱性蛋白酶降解蛋白质的优化条件为:蛋白酶用量1.4%([E],[S])、60℃、水解1.5h。在上述优化工艺条件下,麸皮中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到77.6%。  相似文献   

14.
米糠和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了米糠半纤维素和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 :( 1 )料液比 1∶1 0 ,6 0℃浸提 3h ,米糠水溶性半纤维素提取率 1 38% ;( 2 )料液比 1∶1 0 ,0 5mol/L的NaOH 2 5℃浸提 3h ,米糠碱溶性半纤维素提取率 8 86 % ;( 3) 0 6 %的NaOH ,α 淀粉酶加入量 0 4% ,70℃浸提 1 5h ,麦麸膳食纤维提取率达 6 6 2 7%。  相似文献   

15.
以冻融稳定性、膨胀度和溶解度为指标,研究G4淀粉酶、β-淀粉酶处理对小麦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4淀粉酶和β-淀粉酶对小麦淀粉老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种酶的抗老化效果之间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复配无显著增效作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β-淀粉酶的酶解工艺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0min、酶解温度52.5℃、加酶量0.13%,在此条件下,与对照相比酶解处理小麦淀粉的析水率降低32.60%、溶解度升高10.54%、膨胀度升高44.45%。  相似文献   

16.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酶变性淀粉,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复合酶解法制备红薯多孔淀粉,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当α-淀粉酶∶糖化酶为1∶7(体积比),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8 h,pH5.6,加酶浓度0.5%,淀粉浆浓度65%时,可得到吸油率较高的多孔淀粉。  相似文献   

17.
为保持小麦淀粉天然特性,发展一种通过直接破碎浸泡过的小麦籽粒分离淀粉的方法,然后对所得十九种国内优质小麦的淀粉的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水分含量及白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不同品种小麦淀粉特性。  相似文献   

18.
赵瑛  赵萍  李红玉 《食品科学》2007,28(10):196-200
研究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对马铃薯淀粉的分解效果。在控制一定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采用正交设计、因素分析、优化处理、均衡试验。实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添加量0.15%(4000U),淀粉量20%,处理温度80.0℃,时间13min,液化效果达到最佳;β-淀粉酶量0.15%(50000U)、温度60℃、时间46h、pH5.4,糖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辅助提取小麦麸皮总黄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应用微波辅助提取麦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从小麦麸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60 W,微波辐照60 s,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此工艺总黄酮提取率为3.51‰。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小麦麸皮总黄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