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2型糠尿病77例,分为肥胖与非肥胖组,测定空腹胰岛素,血流变学等检查.结果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非肥胖组,空腹血胰岛素、血尿酸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TG及TC,均与非肥胖者比较有显著差异,但2组的APOA、APOB、LP(a)、LDL无显著差异.其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均高于肥胖者,而红细胞压积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显著.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及脂代谢紊乱,提示改善肥胖本身,降低血粘度以及针对脂毒性的治疗在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2型糠尿病77例,分为肥胖与非肥胖组,测定空腹胰岛素,血流变学等检查。结果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非肥胖组,空腹血胰岛素、血尿酸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TG及TC,均与非肥胖者比较有显著差异,但2组的APOA、APOB、LP(a)、LDL无显著差异。其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均高于肥胖者。而红细胞压积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显著。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及脂代谢紊乱,提示改善肥胖本身,降低血粘度以及针对脂毒性的治疗在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名正常人空腹静脉血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脂水平均有明显增高,且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与血小板最大聚集力、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呈正相关。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积极改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可能有益于综合控制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予胰岛素、磺脲类或α-糖苷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血糖稳定正常水平,随访3年,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尿素氮(BUN)、血肌酐(Cr)、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BMI、FPG、2hPG、HbA1c 、FINS、血脂、血液流变学、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压、血脂、改善纤溶系统.延缓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服芪葛蛭丹通络汤,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改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葛蛭丹通络治疗糖尿病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芎抗栓胶囊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C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黄芎抗栓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服用黄芎抗栓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胰岛素、C肽的含量,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2 hC肽、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糖、血脂,降低血黏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芍疏肝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兼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性。方法:100例湿热内蕰兼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丹芍疏肝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基础治疗组患者只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以及B超等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58%(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等结果的改善程度均较基础治疗组明显(P均0.05);B超显示肝脂肪变改善程度也较基础治疗组明显。结论:丹芍疏肝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兼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Hb A1C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还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HbAl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7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并对观察组的HbAlc与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bA1c、TG、TC、LDL-C、ApoB、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显著高与对照组,,而HDL-C、ApoA1均明显较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bA1c与HDL-C及ApoA1呈明显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时,应对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动态监测,将控制血糖与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结合起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强化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和单纯口服降糖药联合强化治疗对患者血糖、血脂、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48例空腹血糖(FBG)7.0~11.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12例)实行单纯胰岛素治疗,第2组(20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第3组(16例)接受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3个月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脂,15例患者加测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B细胞功能均明显改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HbA1c降低更为显著。结论3个月后3组强化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B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方案使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卡维地洛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娜  王修卫 《心脏杂志》2007,19(1):70-73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5例,根据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与否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个月,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功能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变化。结果①卡维地洛用量平均(12±4)mg/d。②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50±4)%与(45±6)%,P<0.01],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166±41)ml与(184±38)ml,P<0.01]。NYHA分级也明显改善。③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及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而对其血脂及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影响,可以安全应用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2.
血液流变学改变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 ,探讨抗凝降黏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2 0 0 1- 0 2 2 0 0 3- 11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选择伴高黏血症及 (或 )高凝血症的正常糖耐量 (NGT) ,糖耐量减退 (IGT) ,2型糖尿病 (DM)各 80例 ,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予抗凝降黏药物治疗。各组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 ,血脂 ,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 各组血黏度正常后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糖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 (P值分别为 <0 0 1、<0 0 1、<0 0 5、<0 0 5、<0 0 5 ) ;DM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面积及胰岛 β细胞基础功能指数显著增高 (P值分别为 <0 0 5、<0 0 1、<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各组血脂、血糖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高黏血症的最重要因素 ,2型糖尿病组高黏血症尙受胰岛素面积及胰岛 β细胞基础功能指数影响。 结论 血液流变学改变伴随胰岛 β细胞基础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抗凝降黏药物可能通过改善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而促进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蚓激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对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到FPG〈8mmol/L,2hPG〈11mmol/L后,随机分为蚓激酶组40例,对照组36例。蚓激酶组用蚓激酶60万单位口服,日3次,共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的差异。结果蚓激酶组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空腹及餐后血糖下降无差异(P〉0.05)。结论蚓激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该文旨在讨论普伐他汀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共168例,嘱患者口服20 mg辛伐他汀片(qd)进行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后8周复查血清血脂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可明显减轻患者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荷丹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荷丹片,每次2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日1次。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I,-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荷丹片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舒宝片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舒宝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ECG)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外)和血液流变学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舒宝片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可能与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7.
香丹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高粘血症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0例老年冠心病高粘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香丹组8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香丹注射液,用药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结果:香丹组治疗后多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0.01),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高粘血症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代谢指标.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吸烟对比组之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正常组和增高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随病程延长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赖、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增高而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补镁(1周)前后,镁盐对2型糖尿病及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使用小剂量短时胰岛素耐量试验所测血糖回归直线的斜率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结果 用药1周后,治疗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降低。结论 补镁能改善2型糖尿病及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芪黄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观察芪黄胶囊延缓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芪黄胶囊+二甲双胍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前后TNF-α、体重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IR指数(HOMA-IR)。结果芪黄胶囊可显著降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同时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黄胶囊治疗可明显降低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TNF-α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