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调频引信抗数字射频存储(DRFM)干扰性能,分析了频移DRFM干扰下调频引信失效机理,提出了变调制率调频引信双通道相关检测抗干扰方法。采用相邻周期调制率交替变化使发射信号去周期化,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调频谐波峰值包络并结合双通道瞬时相关检测,实现调频引信的精确定距,抑制频移DRFM干扰。仿真与半实物验证结果表明:同传统调频引信相比较,变调制率调频引信双通道相关检测方法在不增加硬件资源的前提下,可实现精确定距,并显著提高引信抗频移DRFM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FFT分析技术的连续波测速雷达在靶场得到广泛应用,FFT对多普勒频移的物理分辨率取决于所分析的信号长度,针对FFT对于雷达速度分辨率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线性调频Z变换方法,在单位圆上计算CZT,计算时的输入点数和输出点数可以不相等,在不增加信号长度条件下可"细化"频谱,仿真实验表明,CZT对雷达速度的分辨率优于FFT,将该算法应用于测速雷达可以提高多目标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主动调频连续波毫米波探测器的研究,为末敏弹类传感器引爆弹药系统引信提出一种全新的探测体制。理论分析和样机测试说明该种引信可以完成扫描中发现金属目标并及时起爆的任务,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小,探测距离远、可探测近距离目标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4.
文中根据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的实际结构,针对非对称三角波和对称三角波等两种常见的LFMCW调频波形形式,采用相位分析法对雷达回波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对实际设计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现代雷达普遍采用相参信号处理,而如何获得高精度基带数字正交I、Q检波是整个系统信号处理的关键.基于调频步进体制毫米波雷达,运用三种正交相干检波方法,对基于脉内线性调频毫米波雷达进行数字化相干解调.研究表明:对于具有一定带宽的线性调频信号,数字解凋很容易做到信号镜频抑制比高于模拟检波10 dB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复合调制无线电引信的抗数字射频存储(DRFM)干扰性能,设计去周期的混沌码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无线电引信发射波形,并提出基于相关旁瓣平均的复合调制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方法。针对DRFM干扰特点,复合调制引信发射信号不同调频周期采用不同初值的混沌码调相,实现发射信号波形去周期化设计;在信号处理模块,采用相关旁瓣累计平均方法获得引信输出的统计特征,进一步抑制DRFM干扰对引信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相关旁瓣平均的混沌码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引信抗干扰方法能够显著抑制引信相关旁瓣,提高无线电引信的抗DRFM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7.
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信号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激光雷达具有无距离盲区、高距离分辨率、结构简单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高精度和近距离目标探测的场合,在激光制导以及激光引信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美国NP Photonics公司生产的连续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其必要的调制参数;大量使用了光纤器件,简化光路的结构,提高外差探测效率。在此基础上,设计搭建了全光纤的LFMCW激光测距测速演示实验系统,并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实验系统具有同时测量运动目标速度和距离的能力,测速灵敏度高,速度分辨率高于0.01 m/s.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可行性,为LFMCW激光雷达系统的进一步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出新的无线电引信探测体制——非线性调频引信探测体制,采用已调频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对射频信号进行调频;详细介绍了该体制工作原理,并指出该探测体制的优越性。详细推导了调制信号的模糊函数,给出了模糊函数图,并用MATLAB对该体制进行了仿真。经过推导表明:非线性调频引信探测体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且能够无模糊地同时进行距离和速度探测。  相似文献   

9.
詹启东  涂亚庆 《兵工学报》2014,35(5):748-752
介绍了基于Rife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测距算法的原理,给出该算法的实现步骤,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测距性能。结合可编程门阵列(FPGA) EP3C55F484C8N芯片,进行该算法的编程实现,并将算法嵌入高精度LFMCW雷达中。利用LFMCW雷达进行现场测距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短持续信号的频谱分析中,由于受到采样时间及处理速度的影响,提高频率分析精度一直是工程实现的应用难题之一。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硬件平台的线性调频Z变换(CZT)的实现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与传统使用DSP实现方案相比,具有参数调整灵活、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亮  王国宏  张翔宇  李思文 《兵工学报》2020,41(9):1826-1836
现有频谱弥散(SMSP)干扰抑制算法均针对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回波信号,涉及相干处理间隔(CPI)整体回波时,需要分别对每个重复周期内的SMSP进行抑制。针对该问题,以远距离支援干扰条件下线性调频脉冲多普勒雷达抗SMSP为背景,以雷达在真实目标方位接收到的一个CPI回波为处理对象,提出基于多阶次二维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SMSP抑制算法。分析回波信号多阶次分数阶特征,结合采样型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快速算法,研究真实目标和干扰机发生分数阶域走动的临界运动参数,设计二维遮盖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无需分别对每个重复周期内的SMSP进行抑制,通过对一个CPI回波整体处理,可同时达成干扰抑制和目标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无线电引信抗扫频式干扰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扫频式干扰对无线电引信威胁很大,为此研究了支持向量机方法在无线电引信抗扫频式干扰中应用的可行性。以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为例,从理论上分析扫频干扰信号作用下引信检波输出信号的频谱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频谱的特征参量提取方法,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干扰信号与目标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很高的分类识别正确率,能够有效提高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的抗扫频式干扰能力,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无线电引信抗干扰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毫米波系统具有全天候或低能见度条件下工作的能力,但毫米波被动探测图像的限制是分辨率。维纳滤波是对退化图像进行有约束处理的一种有效算法,文中给出了毫米波被动探测装甲目标的维纳滤波去噪。为进一步刻画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辐射的表征方法,在分析毫米波被动探测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目标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截面分辨能量体的新概念,并给出3mm被动辐射计探测单层隐身迷彩装甲目标的辐射截面能量分辩体的实测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将数字射频存储器(DRPM)应用到机载无线电引信干扰机中用来对脉冲测距引信和脉冲多普勒引信进行干扰。根据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的特点、假目标和拖引两种欺骗方式的特点、DRPM的特点和引信的工作特点,决定对引信采用假目标欺骗方式。分析了DRPM对脉冲测距引信和脉冲多普勒引信的干扰原理,根据分析结果和干扰机仅根据接收到的脉冲信号无法区分发射信号的引信是脉冲测距引信还是脉冲多普勒引信这一事实,决定对脉冲测距引信也采用对脉冲多普勒引信的干扰方法——用DRPM产生一个假目标尉引信进行距离和速度欺骗。根据回波信号幅度的特点和弹目交会阶段导弹和目标的运动速度矢量可认为是一常量这个前提选择了一假目标,确定了真假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假目标的脱靶量和真假目标的相对速度.并对真假目标的回波信号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LFMCW雷达高度表通常采用FFT计算出回波的中频距离谱,但由于FFT的“栅栏效应”,使得雷达高度表在低高度下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为此本文在FFT的基础上采用Chirp—Z算法对其细化,给出了Chirp—Z变换在某LFMCW雷达高度表信号处理系统中DSP实现,通过采集实验系统中的实测数据,并与FFT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特征的调频引信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莹  郝新红  孔志杰  张彪 《兵工学报》2017,38(2):254-260
针对调频引信较难抑制的调幅扫频类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熵特征的目标与干扰信号分类识别方法。比较目标和干扰信号作用下引信检波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提取检波信号的香农熵和奇异谱熵,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验证了特征参量的有效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目标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了分类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最优时,该方法的分类识别正确率达到98.954%,有效提高了调频引信的抗扫频式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多体制抗干扰毫米波引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防空导弹的毫米波引信技术,它能够根据战场目标/环境/干扰的变化情况,在导弹飞行弹道上自适应选择有针对性的调制方式及最佳工作模式,以达到最佳抗干扰的目的。系统在实现过程中综合采用多体制复合调制、中频数字化、频域信号处理技术和干扰识别和对抗技术,不仅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能,而且具有智能化、可编程的特点。文中介绍了系统构成、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式,指出了它的工作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对三角波调频无线电引信的干扰方法及干扰效果,采用连续波对其进行干扰。发现当干扰信号达到一定能量后可以压制真实的目标信号。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连续波干扰信号在混频后具有很宽的频带范围,覆盖和压制了目标回波信号的谱线。由于干扰信号不能满足距离和速度判别条件,所以引信不会误启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和恒虚警检测(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的汽车主动防撞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算法.使用时频分析方法建立连续可调频(frequency modulated carrier wave,FMCW)毫米波雷达探测目标的理论模型,介绍信号处理的算法流程,详细阐述CA-CFAR算法及改进算法(GO-CFAR),并通过仿真实验和外场实验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速公路环境下探测目标和计算目标的速度与距离参数方面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