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州东部软岩矿区冲击矿压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软煤层的冲击倾向性等方面分析了软岩矿区发生冲击矿压事故的机理,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软岩矿区冲击矿压事故的三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州东部软岩矿区冲击矿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软煤层的冲击倾向性等方面分析了软岩矿区发生冲击矿压事事故的机理,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出了软岩矿区冲击矿压事故的三大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顶板覆岩结构是影响煤矿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坚硬覆岩厚度变化区也容易诱发冲击矿压,这一现象在内蒙深部矿区逐渐凸显。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覆岩厚度变化区煤层应力异常的力学机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覆岩厚度变化对煤层应力分布特征和能量演化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坚硬覆岩厚度变化区煤层开采诱发冲击矿压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坚硬覆岩较厚区的构造应力比较薄区大,覆岩厚度变化越大或覆岩性质差异越大,构造应力变化越大;工作面在覆岩厚度变化区开采时,受超前支承压力与突变的构造应力叠加影响,覆岩厚度变化区至较厚区应力集中程度较大,该区域积聚的弹性能主要向工作面前方巷道释放,冲击矿压危险更大。两例覆岩厚度变化区工程案例分析表明,在坚硬覆岩厚度变化区及变化区向较厚区过渡时微震事件分布较多,能量释放剧烈,巷道破坏明显,与理论分析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砌体梁理论提出综放面覆岩运动的双向发展模式,分析综放面冲击矿压的能量来源和力源,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对综放面覆岩运动的矿震效应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覆岩运动的矿震活动呈周期性,冲击发生前矿震能量持续增大,冲击发生时达最大值,之后产生突降;冲击发生前,矿震频次先增大后有一定程度减小,冲击发生在频次下降沿,之后急剧下降;平均标高能够反映覆岩运动的空间形态,冲击发生前,平均标高逐渐增大,冲击发生或临近发生时,达到最大值,之后产生突降;矿震活动周期内,矿震空间分布先逐渐向上层位发展,冲击发生前,矿震空间分布达到最大值,工作面近距离岩层矿震活动强烈。指出综放面冲击矿压主要发生在覆岩运动下发展过程,可通过覆岩运动上发展过程的监测预防冲击矿压。  相似文献   

5.
煤矿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动力扰动,常导致采矿巷道和采场围岩局部失稳,诱发冲击矿压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动力扰动可简化为平面应力波。针对片帮型冲击矿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应力波作用下巷道围岩层裂结构的形成过程,探讨巷道围岩层裂结构的形成与巷道埋深、岩体弹性模量及应力波强度、时程特性的关系,进而讨论“小进尺、弱爆破”可减小扰动应力波诱发冲击矿压的机制,得到一定地质条件下动力扰动诱发冲击矿压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深埋软弱围岩硐室的开挖与支护设计新方法,以金川三矿破碎硐室为对象进行了让压支护优化及承载体强度理论研究。首先,根据“优化开挖顺序、适当让压后支护、充分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的设计思路,并在原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表提出了16个让压计算方案;然后,通过FLAC程序计算出各个指标值,采用提出的综合指标优选获得最佳让压方案,并给支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另外,在岩石力学理论基础之上,推导了适当让压后支护的“围岩-支护”共同体的力学强度模型和力学参数特征方程,并提出了叠加压缩拱概念。理论研究表明,适当让压后进行支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支护”共同围岩体强度。  相似文献   

7.
软岩的应变速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硅藻质软岩试样进行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加载速率的应变和应力控制式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藻质软岩具有明显的应变速率效应,加载速率对软岩的强度变形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三维弹粘塑性模型,考虑硅藻质软岩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时间依存性,模拟了软岩的应变速率效应。数值分析中所采用的参数均由试验确定,对不同应变速率下固结不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有效应力路径的数值计算结果,反映出不同应变速率下软岩的峰值强度和残留强度均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不断提高,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计算结果还反映出与试验结果一致的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应变软化趋势。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三维弹粘塑性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软岩的应变速率效应。  相似文献   

8.
深埋洞室地应力状态与岩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锦屏二级水电站探涧开挖过程中发生岩爆与地应力的相关性,在电站探洞不同水平埋深处进行了水压致裂和应力解除三维应力测量。测量结果表明:(1)在探洞浅部,受局部地形影响,测点的应力分布主要受自重和区域及地形地貌控制。形成特有的“V”型河谷岸坡内的局部应力状态,最大主应力11.0MPa左右,作用方向NNW基本近水平;(2)在探洞深部地应力值较高,最大主应力40.0MPa左右,作用方向近直立;(3)随水平埋深的增大最大主应力由近水平状态转变为近直立状态,说明在洞深部自重应力起主导作用。对原地应力实测结果进行解析,得到了隧道横截面的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小主压应力及相关的应力参量,结合岩爆判据对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岩爆的发生主要受控于隧道横截面内的最大差应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强膨胀性软岩的判别与分级标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鉴于目前强膨胀性软岩判别和分级标准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且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和现场、室内实验结果,提出了软岩具有强膨胀性的最本质原因在于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粘土矿物如蒙脱石和伊/蒙混层矿物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理化、力学指标提出了强膨胀性软岩的分级标准,并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震监测及应力场分析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主要对国内外冲击地压发生情况以及对冲击地压的监测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监测与分析方法能够对冲击地压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了能够对冲击地压发生实现预测预报,引入地球物理学方法,建立矿山微震监测分析系统。将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矿山微震活动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与数值分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利用微震活动信息修改数值模型的单元信息;借助大规模科学计算,分析开采造成采场以及巷道围岩内部岩体的应力积累、应力阴影和应力迁移过程,进而实现对矿山冲击地压活动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微震监测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对其他岩石工程动力灾害问题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1.
脆性岩石广义多轴应变能强度准则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通过分析脆性岩石多轴试验中的强度和破坏规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其强度和破坏控制类型主要归结为3种:类型1,低静水压力时裂缝张开扩展,主要表现为张性微裂缝控制型脆性破坏;类型2,静水压力很高时,裂缝闭合,主要表现为摩擦滑移控制型延性破坏;类型3,处于两者之间时,微裂缝一部分张开,一部分闭合,主要表现为两者复合控制型脆延破坏.在分析脆性岩石强度的静水压力、中间主应力、最小主应力以及应力Lode角等4种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子午面上与Mohr-Coulomb准则包络线自然衔接的广义双曲线型破坏函数及八面体偏平面上光滑角隅型破坏函数,从而建立非线性广义多轴应变能强度准则.该准则包含单轴抗压和抗拉强度,在静水压力较低时,实质上它是Griffith-Murrell准则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一种扩展形式,反映脆性岩石破坏类型1;在很高静水压力下该准则可转化为广义Mises准则,反映脆性岩石破坏类型2;而当静水压力较高时,该准则处于上述两种准则的过渡阶段,反映脆性岩石破坏类型3.最后,通过对不同种类岩石多轴试验结果的验证分析,表明该准则能够较为合理地描述上述4种效应,而且能够反映非线性强度特征和拉压强度的显著区别,可广泛地适用于各种脆性岩石.  相似文献   

12.
广-渝高速公路华莹山隧道围岩地应力测试与岩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华莹山公路隧道围岩应力测试所采用的水力劈裂技术的测试方法和成果,分折了地下洞室围岩应力的分布状态及影响围岩应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岩体应力值与岩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应变率下的岩石动载特性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轴SHPB装置对多种矿岩进行了高应变率的动载特性试验,并进一步阐述了该特性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岩爆机理声发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单向和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岩石声发射测试技术,对不同岩性岩石的岩爆机理进行了系统地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强度不同、结构差异、不同岩性的岩石,其在单向和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声发射特性明显不同,而同种岩性岩石在单轴压缩和围压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则极为相似,其声发射特征应力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关系,对于强度高的岩石和强度低的岩石这一规律都存在,由此总结出不同岩性岩石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爆发生特征。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岩石声发射测试技术追踪岩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进行岩爆机理研究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岩石在动静组合载荷作用下使用应变能密度定义破坏准则的适用性。分析认为,岩石破坏的应变能密度的临界值与岩石破坏之前的不可逆变形过程和外界条件有关,而不可逆变形过程主要是由于岩石的非弹性变形、损伤和其他内部耗散机制引起的,且反映静水胜力的体积变形能在某些应力状态条件下的岩石破坏中是不能忽略的。提出用机械模型来反映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单元体弹性的劣化和非弹性变形的产生以及加载速率的影响,并以机械模型为基础,求出受一维静载岩石在动载作用下破坏应变能密度的临界值。同时,根据静力预加载结构的冲击屈曲突变模型,建立了静加载岩石系统的冲击破坏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的破坏。最后,采用低周疲劳加载方法在Instron电液饲服摔制材料试验机卜进行了红砂岩中心变率下的动静组合加载破坏试验,对应变能密度准则和突变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以某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河岸溢洪道泄槽底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应力和应变计算),得出其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提出改进方案.这为在施工期的泄槽底板结构安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