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进一步证实刷牙方法与牙齿楔状缺损的关系,我们对20~59岁乌鲁木齐铁路职工1133人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及标准: 1.检查方法:用口镜、探针及pH试纸,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检查标准:Ⅰ度:牙齿的唇、颊颈部有两个斜面所形成的釉质缺损;Ⅱ度:牙齿的唇、颊颈部有两个斜面所形成的釉质及部份牙本质缺损;Ⅲ度:牙齿的唇、颊颈部有两个斜面所形成的釉质及部分牙本质缺损合并牙髓炎症状者;Ⅳ度:牙齿的唇颊预部有两个斜面所形成的釉质及部分牙本质  相似文献   

2.
牙齿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而且易被忽视 ,发现时大多已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牙本质过敏引起疼痛主要是由于牙本质暴露后 ,外界刺激造成牙本质小管内液体压力变化 ,产生疼痛。而且牙体硬组织缺损可以使神经纤维对疼痛阈值降低。单纯充填易加重疼痛 ,甚至引起牙髓炎。笔者采用脱敏剂加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例楔状缺损患者共 46颗患牙 ,男女各 10例 ,牙位为尖牙、双尖牙、磨牙。楔状缺损深度均深达牙本质深层 ,临床已有对冷热酸甜刺激痛症状。先进行牙体预备 ,于牙颈轴线角…  相似文献   

3.
姚明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39-3639
目的:评价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楔状缺损进行常规全酸蚀牙本质粘结+可充压光固化树脂充填。结果:充填后1 a脱落4例,出现牙齿敏感症6例。2 a后脱落5例,出现牙齿敏感症8例。结论:全酸蚀牙本质粘结+可充压光固化树脂充填牙齿楔状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要注意洞形的制备和垫底,防止出现脱落和牙齿敏感症。  相似文献   

4.
牙齿楔状缺损,以往常用聪敏疗法或制备V类洞作充填术。而制洞时病人酸痛感较明显,而且严重楔状缺损的病例,不易制备洞形,固位形差,充填后易脱落。因此,笔者于1989年1月采用树脂一树脂销固位修复技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经五年后复查,效果满意。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牙颈部楔状缺损,程度轻重不同。轻度为缺损达牙本质浅层,重度为缺损达牙本质深层部位有的在牙颈部釉质区域,也有的在牙颈部牙骨质区域。前牙之颗、双尖牙15颗,磨牙2颗。材料:EB型复合树脂,超微填料复合树脂。方法:(豆)牙齿预备:不磨牙,消毒、吹干.(2)垫…  相似文献   

5.
楔状缺损是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因缺损常呈楔形而得名,随年龄增长楔状缺损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临床上可无症状,易被患者忽视。多因牙齿敏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就诊,少数是医生检查或患者自己发现,临床上给予对症治疗,而修复后牙本质敏感及充填体脱落是最常见的问题。本文选择富士Ⅱ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配合调修复楔状缺损,将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星  缪健  戴红卫 《四川医学》2000,21(8):737-738
楔状缺损是常见的牙体病之一。充填楔状缺损的常用材料有银汞合金、磷酸锌粘固粉、EB复合树脂、CO- 1粘合剂、可见光固化材料、玻璃离子粘固粉等。1994~ 1999年笔者应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充填浅型楔状缺损 196例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6例 ,男 85例 ,女 111例 ,年龄31~ 70岁。1.2 方法 :1材料 :京津釉质粘合剂。 2治疗方法 :a.除去牙本质面沉积物 ,酸蚀缺损边缘的牙釉质。b.清洗、隔湿、吹干。c.取 A、B釉质涂剂按 1∶ 1调匀 ,涂于缺损及边缘釉质上。d.取 A、B釉质糊剂按 1∶ 1调拌 ,用探针置于…  相似文献   

7.
<正>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齿唇、颊面颈部的慢性硬组织缺损,典型的缺损由两个夹面组成,口大底小,呈楔形[1]。是由牙齿硬组织应力疲劳、刷牙方式不当和酸蚀3个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往往累及同一患者的多个牙。楔状缺损可造成牙齿敏感、牙髓炎。重度楔状缺损的潜在的危害是导致牙冠折断、牙体缺损[2],因此应积极防治。缺损较深者可行充填修复,以复合树脂为代表的黏结性牙色材料可以提供更美观的修复效果。因楔状缺损缺乏机械固位,且硬化牙本质黏结效果较正常牙  相似文献   

8.
桑俊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51-151,153
目的探讨穿髓型楔状缺损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39例患者158颗穿髓型楔状缺损的牙齿,采用玻璃纤维桩系统(Bisco,Inc,Itasca,Ⅱ,USA)修复,包括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和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来修复。结果通过3年的观察,158颗牙齿中152颗修复牙齿完好,6例失败,其中2例见根尖炎,2例楔状缺损处充填物脱落,1例牙龈出血,1例有深牙周袋牙齿松动,成功率96.20%。结论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穿髓型楔状缺损,能获得较佳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光固化复合树脂与银汞合金充填老年人前磨牙楔状缺损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65岁以上老年患者72例共190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预备Ⅴ类洞银汞合金充填.充填修复后6个月、12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用χ2检验对临床评价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共98颗楔状缺损患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者有8颗患牙修复失败,82颗楔状缺损患牙采用银汞合金充填者有6颗患牙修复失败.结论 对于老年人的前磨牙楔状缺损,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与银汞合金充填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牙本质过敏指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 ,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 ,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1 ] 。牙本质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常见于牙齿唇、颊颈部的楔状缺损、牙面磨耗、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等。牙本质过敏治疗方法甚多 ,差异很大。作者自1 998年以来用GLUMA脱敏剂治疗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的表浅楔状缺损 5 2例 1 40颗牙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有牙本质过敏症状的表浅的楔状缺损共 5 2例 1 40颗牙。男 30例 ,女2 2例 ,年龄为 …  相似文献   

11.
滕军  郭芳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540-1541
目的:比较三种材料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个体条件相同、缺损程度相近的患牙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及玻璃离子和复合树指的联合修复,共治疗192颗患牙。随访6个月~2年。结果:192颗患牙治疗中,玻璃离子充填69例,有2例充填物磨损,1例脱落;复合树脂充填61颗,有5例脱落,3例发生牙髓病;联合修复62颗,脱落1例,无1例牙髓病变。结论:联合修复是修复楔状缺损的较好方法,其疗效优于玻璃离子及复合树脂的充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Ceram.X通用纳米陶瓷修复材料和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GC FujiⅡ充填牙体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19例患者26对共52颗患牙,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法,分别应用2种修复材料对其进行充填,1年后复查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利用离体牙模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2种修复材料与牙本质的黏结状况.结果 Ceram.X通用纳米陶瓷修复材料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优于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GC FujiⅡ修复材料,2种材料充填楔状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Ceram.X通用纳米陶瓷修复材料与牙本质之间微隙明显小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GC FujiⅡ与牙本质之间微隙.结论 Ceram.X通用纳米陶瓷修复材料充填楔状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门诊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54例共196颗患牙,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比较修复后2年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修复失败原因。结果:RM GIC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为94.9%,LCCR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RMGIC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失败原因主要为充填体脱落和边缘裂隙,LCCR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失败原因主要为边缘裂隙和牙齿变色。结论:RMGIC对牙髓刺激小且与牙本质粘合度高,是临床用于修复楔状缺损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以来,酸蚀釉质,树脂类充填料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各学科,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对酸蚀牙本质,树脂类充填料应用则存在着争论。争论点主要为树脂类充填料与酸蚀牙本质能否真正粘结,和酸处理剂及树脂对牙髓有刺激性,酸蚀牙本质有无实用价值。我们认为酸蚀牙本质与树脂充填料粘结,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实用价值的。如治疗牙齿折断、楔状缺损等。尤其是无髓牙,酸蚀牙本质,对树脂修复物固位粘结是极有价值的。相信酸蚀牙本质应用,将似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及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不同的楔状缺损修复方式,比较对照这三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80颗尖牙或是前磨牙牙齿楔状缺损需要修复的患者64例,分为A、B、C三组,每组60颗牙齿,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充填后6个月A、B、C组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成功率分别为81.67%、93.33%和95.00%,其中B、C两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本质暴露的牙齿楔状缺损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楔状缺损及消除牙本质敏感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患牙200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102颗患牙)采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结剂,对照组35例(98颗患牙)使用登士伯磷酸全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充填材料为各自厂商配套的复合树脂。临床观察时间为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结果实验组术后1周无敏感出现,对照组7.14%出现敏感;6个月实验组无敏感出现,对照组3.06%出现敏感;一年后两组均无敏感出现。结论自酸蚀粘结剂和磷酸全酸蚀牙本质粘结剂复合树脂治疗牙齿楔状缺损出现的敏感症疗效确切,两种方法之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自酸蚀粘结剂操作步骤简单,治疗时间缩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梁登忠  李兰 《医学文选》2001,20(4):468-469
牙体的楔状缺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非龋牙体硬组织性疾病 ,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充填修复。我们用 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 ,取得很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牙颈部深达牙本质层的楔状缺损 82例 ,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38例 ,年龄 30~ 6 5岁。患牙共为336颗 ,其中前牙为 114颗 ,双尖牙为 2 2 2颗。按照同一患者左右同名牙相对和牙体缺损程度相近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 Dyract复合体修复共 176颗牙 ,对照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共 16 0颗牙。1.2 材料与仪器  Dyract复合体 (美国登柏公司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用螺旋钉固位,光固化树脂修复日记本是度楔状缺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重度楔状缺损牙患,在缺损两侧牙本质区做针道后,用螺旋钉固位,光固化昨合树脂修复治疗,随访2年。结果 60例128颗楔状缺损牙,失败11颗,占8.6%;成功117颗,成功率91.4%。失败原因有充填物部分脱落,有裂缝。结论 有螺旋钉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重度楔状缺损牙,解决了以往治疗重度楔状缺损牙充填物易脱落,牙冠易折断的问题,固位效果好,美观不易脱落,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疗法。  相似文献   

19.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状而得名[1]。近年来由于材料学的发展,采用纳米树脂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现将纳米树脂和传统玻璃离子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进行比较。1资料和方法1.1病历资料选择96颗活髓牙,其楔状缺损发生在前磨牙,龋坏均达到牙本质深层,以氢氧化钙垫底后,用两种材料充填。1.2方法3 M z 350纳米树脂(美国3M公司)生产的可见光固化树脂玻璃离子组采用(上海齿科器械厂)生产的玻璃离子水门汀将96颗牙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充填,修复2个月和2 a分别进行复查,进行临床评估[2]。修复2个月后纳米树脂有3例边缘密封性略差,但无脱落,颜色未发生变化。玻璃离子组有3例部分脱落,且颜色发生变化,美容效果较差。2结果3Mz 350纳米树脂与玻璃离子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临床对比@徐婷$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25楔状缺损;;牙修复;;玻璃离子;;纳米树脂[1]张举之.口腔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葛少岩.玻璃离子与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选择[J].口腔医学纵横,1997,13(2):251.  相似文献   

20.
不同修复材料对360例楔状缺损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楔状缺损在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为了探讨不同充填材料对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本文分别用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固剂、光固化复合树脂对360例楔状缺损共计946只牙作了修复治疗。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门诊就诊的360例患者中男238例、女122例,年龄27~65岁,患牙总数为946只,人均2.6只。主诉多为对冷热、酸甜敏感,主要体征为探查楔状缺损患牙敏感。据楔状缺损的程度分为V型:Ⅰ型:32例,牙颈部、唇颊表浅沟状缺损达牙本质浅层,探之敏感;Ⅱ型:96例,修复牙数283颗,缺损达牙本质中层,探诊、冷热敏感;Ⅲ型:1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