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常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常表现为呕血和黑粪。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机制包括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发肝癌及肝源性溃疡等,均可引起出血。诱因可有饮食不当、过度疲劳、精神因素等,或无明显诱因。肝硬化合并大量出血则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19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9例的临床诊疗,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9例,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与观察,统计患者诊疗的疗效。结果:10例患者治疗1周后停止出血,5例患者治疗2周内停止出血,自动出院的患者2例,有2例患者出血不止或者由于其他并发症死亡。讨论:小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与出血状况,保证抢救的及时性,对提高患者治愈生存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控制出血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我科2010年3月收治了1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是基本病理机制 ,吞食粗硬食物、呕吐、咳嗽、便秘 ,服用某些中草药是常见的诱发因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 ,往往出血迅速、出血量大、病情凶险 ,常发生休克 ,诱发肝昏迷 ,严重者很快死亡。自 1999年 6月以来 ,笔者联用立止血、垂体后叶素、西米替丁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 15例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是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11例 ,女 4例 ,年龄 32~ 62岁 ,所有患者肝功能均不同程度异常 ,12例患者伴有腹水 ,2例合…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有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在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为常见,主要由曲张的食管静脉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所致,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出血量多,来势凶猛,多数为突然大呕血,继之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因此抢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加强预见性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真正起到降低死亡率,缩短出血时间及预防肝昏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硬变并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硬化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候。本人在消化科工作期间,曾亲自护理本病病人1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出血量最少为200ml,最多为700ml左右。经过医护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13例中死亡4例,9例顺利渡过危险期,治愈率达68%。现将观察护理分析介绍如下。1 加强一般护理1.1 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体位不采取头低位,以免影响呼吸功能,宜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精神会过度紧张,可给予安定镇静。1.2 保证呼吸道通畅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4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同时配合相应的抢救工作。结果:护理显效27例,护理有效10例,护理无效4例,护理有效率为90.2%。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能够使病死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症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对收治的36例重症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洛塞克、云南白药、鼻饲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2天;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破入脑室者28例,脑血管畸形引起者6例,原发性脑出血2例。主要表现:32例患者为突发起病,头晕、头痛30例,伴有呕吐26例,癫痫样发作8例,发病后即刻昏迷23例,脑疝2例,不同程度偏瘫30例;全部病例均有脑膜刺激症,入院时全部病例经CT检…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又称原发性腹膜炎 ,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预后差 ,病死率高 ,而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诱发SBP的高危因素。笔者采用早期联合口服庆大霉素、诺氟沙星进行预防用药 ,减少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及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1.
总结抢救40例晚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做好心理护理和支持护理,合理安排止血药物的应用,应用三腔二囊管对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积极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等,是圆满完成此类患者临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白药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上消化道血患者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云南白药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静点止血药物治疗,治疗5天后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P值〈0.05.结论:云南白药合剂口服治疗优于静点止血三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监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6,(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美洲大蠊提取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9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米替丁注射液,治疗组使用康复新液及抑酸、保护胃黏膜的泮托拉唑注射液。观察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白蛋白、转氨酶、尿素氮等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2.2%)明显高于对照组(27.3%)(P0.05)。治疗组第3、7天,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氨酶、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1个月,对照组死亡率达25.0%(11/44),治疗组降至为17.0%(8/4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能有效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时间,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我院1998-2004年住院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洛赛克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美托洛尔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4例患者使用生长抑素联合美托洛尔为观察组,54例患者单用生长抑素为对照组。在禁食制酸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选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静脉给药。首先缓慢静脉注射O.25mg作为负荷剂量,持续用72-120h,同时口服美托洛尔,每次12.5~25mg,每日两次。对照组仅使用生长抑素(用法同上)。结果:治疗72~12卟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程度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关托洛尔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安全和有效的,优于单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观察治疗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平均止血时间(19±4)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6%,平均止血时间(29±5)h。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止血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死亡率较高。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4例。现将其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为常见,其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静脉高压导致胃粘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若不及早识别和及时治疗,可引起休克,诱发肝昏迷和腹水,以至危及生命.临床实践证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救治,并非单纯依赖药物或手术治疗所能奏效的,必须经过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1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积极控制血压,加强体位及身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