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     
高新区作为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肩负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广东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广东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佛山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佛山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引擎,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体园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的主要载体。近年来,佛山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广东省有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聚焦"高"和"新"两大发展核心问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推动高新区在经济总量、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在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和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新区作为产业集成创新高地,是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能推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基于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2013》相关研究成果,以粤苏浙鲁四省为比较对象,对四省各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广东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各类创新型园区,着力提升高新区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佳 《广东科技》2013,(23):34-37
佛山国家级高新区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镇"、"产业高地"之称的广东佛山,自1992年成立以来,务实进取、锐意创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许多具有科技创新动力的现代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推动佛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佛山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80亿元,增长22.1%。2012年1月12日,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正式移师南海,开启佛山高新区"二次创业"征程。  相似文献   

5.
叶青  周坤 《广东科技》2016,(13):44-46
目前,佛山高新区紧紧围绕建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创新引擎、华南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粤桂黔科技产业合作的桥头堡"的三个定位,着力打造"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三大平台,高水平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创新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系统剖析国内外主要发达地区发展高端创新集群的经验做法,结合广东发展实际,以广州高新区为成功的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广东发展高端创新集群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7.
1月4日,韶关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正式召开。会上,一批入孵企业与合作平台同韶关市举行了签约,大会还举行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健康等3个产业创新创业基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园、文化创意众创空间、科技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的揭牌仪式。作为广东的北大门,多年来韶关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韶关高新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在粤北奏响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乐章。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3次大的扩容后,基本格局已经形成,高新区的创新环境对于其功能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园区的创新环境与产业集聚功能、孵化功能、溢出功能3个方面,对目前高新区创新环境与其功能关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整体评述。  相似文献   

9.
梁文 《广东科技》2016,(14):27-29
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为"清远高新区")是2003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2011年,清远高新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如今的清远高新区,已逐渐形成有规模、成体系的产业布局,搭建起高层次、强支撑的创新平台。2015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在"以升促建"工作的推动下,清远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全面提挡升级,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样本。  相似文献   

10.
广东高新区与中关村的比较与今后发展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婷 《广东科技》2010,19(22):9-11
广东高新区创办早、发展快,但是与中关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今后广东必须加大对高新区的技术投入,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高新区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理顺高新区风险投资渠道和退出机制;加快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建立服务性政府;建立和完善各种专业化服务体系;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各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战略力量,是引领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升高新区内集群创新质量水平,从经济效益、知识产出、人员素质、创新结构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评价体系,以全国156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影响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的两个关键因子是集群网络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区域间差异过大,且在不同影响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经过三十年的建设,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国家高新区现状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提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5个方面25个指标指导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目的使国家高新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辐射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做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历史,广东高新区的发展始终与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同频共振。1985年,深圳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科技园——深圳科技工业园。自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热潮。1991年,在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高新区名单中,广东就有6家高新区位列其中。经过30年的发展,广东成功完成了"十二五"粤东西北国家高新区"零"的突破和高新区地市全覆盖的历史任务。"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14.
产业创新动力发挥作用离不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而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根植性、协同性、可塑性等许多方面有着显著共通。产业创新政策对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津高新区一直重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尚需提升。结合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实际,从需求导向科技经济融合模式、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活力、盘活产业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大数据运用4个方面,提出了高新区产业创新政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从2010年起,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下称"金融高新区")连续六年举办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以下简称"金洽会")已成为资本与科技产业项目对接的高端平台。今年的"金洽会"照样精彩纷呈,亮点频现。会上推出了"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众筹平台"(下称"股权众筹平台"),这是继去年"金洽会"推出"蓝海众投"平台后,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下称"股权交易中心")又一新动作。从最初定位"辐射亚太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到"金融后援基地"与"产业金  相似文献   

16.
洪京华 《广东科技》2014,(19):58-59
随着“三次创业”的纵深推进,江门高新区积极引入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和天津交易所等场外交易市场在区内设立江门分中心,为两区企业提供股权交易等融资平台,全力打造“江门高新板块”。今年,新增3家企业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还有两家已向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递交了挂牌申请材料。截至目前,江门高新区已有7家企业挂牌上市,约占“江门板块”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7,(6):32-35
从理论上论述创新创业生态建设的生成机理、运行机制和内在的发展逻辑,并且对比研究美国硅谷和天津高新区两大科技产业园区,总结各自的发展特点。最后,对国内高新区在新时代如何有效推动转型升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11日下午,市委书记陈茂辉、市长郑人豪、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应杰、副市长林依民一行拜访省科技厅,与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副厅长叶景图、刘炜以及省厅各处室负责人进行了热烈座谈,双方就推进汕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林依民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省科技厅详细介绍了汕头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陈茂辉书记、郑人豪市长重点介绍了汕头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广东以色列理工  相似文献   

20.
广东六大高新区行业共性技术扩散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霞 《广东科技》2007,(5):32-33
广东高新区发展了20多年,形成了四大产业、四种产品、四类技术的行业共性特征。从高新区“两力”来看,广东处于技术能力弱,扩散能力较强的低度扩散阶段。本文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梯度扩散策略,在地区、产品、产业和技术进行梯度分层次技术扩散,从而加大高新区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区内区外合理的分工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