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Hp)疫苗的研制在动物模型中进展迅速.Hp相关的致病机制和保护性免疫都是CD4+T细胞依赖性,没有可辨别的表型差异来区分致病性T细胞和保护性T细胞.然而,在功能上,保护性T细胞对Hp攻击可促使炎症加重.此外,巨噬细胞氧化酶或白细胞介素(IL-10)缺陷小鼠模型感染Hp后可引起严重胃炎,但仅此小鼠模型能自发清除细菌.这些资料,结合最近关于受感染的人和小鼠下调性T细胞的描述,支持了新的Hp致病机制模型,在这个模型中,Hp诱导的炎症可被胃调节性T细胞自限.因而,当外周淋巴结中激活的T细胞募集到胃时,可引起在质或量上不同的炎症,通过这些激活的T细胞能成功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人类较常见的感染之-.大量资料提示Hp感染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因素,清除Hp可明显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及复发率.Hp感染与胃癌特别是与胃粘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之间关系越来越引起关注.近年有人提出Hp感染对消化系统外疾病具有潜在的致病作用.该假说的依据为:局部炎症可引起全身反应;Hp在胃感染是一个慢性持续过程;持续感染引起慢性炎症及免疫反应可导致原发灶外的损害[1].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 ( Hp)是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体。通常认为感染最初发生于幼儿 ,因此婴儿接种预防性疫苗可以预防 Hp感染及发生于成人的长期后果。作者研究了以氢氧化铝 ( Al OH)为佐剂的全身免疫是否能在抗体缺乏的条件下诱导由 Th2 CD4 +T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  作者分别以 Hp和猫螺杆菌 ( Hf)裂解物作为抗原 ,以 Al OH或弗氏完全佐剂 ( CFA)作为佐剂 ,腹腔免疫抗体产生缺陷的小鼠 ,2 8天后以相应细菌灌胃攻击。采用 ELISPOT检测免疫小鼠 1型和 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对小鼠胃粘膜组织切片银染 ,活检标本进行Hp培养 ,对鼠胃…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证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产生各种分子如酶、细胞毒素和脂多糖、单氯胺刺激宿主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胃上皮细胞的凋亡,后者在胃癌发生上发挥重要作用,Hp感染病人比无感染病人发生胃癌  相似文献   

5.
朱立宁  徐岷  张尤历  李兆申  孔梅  沈琰  姚志新 《江苏医药》2012,38(12):1404-140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DSC)水平的关联及Hp感染或非感染人群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129例受试者分为健康组(32例)、慢性胃炎组(48例)、胃上皮内瘤变组(27例)和胃癌组(22例),快速尿素酶检测Hp。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 Hp感染能显著增加外周血MDSC的比例(P<0.01),而T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与Hp感染无关(P>0.05)。三组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MDSC比例与CD4+/CD8+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768),与胃癌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856)。结论 Hp感染可导致外周血MDSC比例的升高,并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在慢性胃炎演变至胃癌的肿瘤逃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Tc)在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细胞克隆技术。结果 从用汉坦病毒L_(99)株灭活疫苗免疫的H-2~dBalb/C纯系小鼠脾细胞,获得6株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其表型为CD_3~+、CD_4~-、CD_8~+。体外杀伤试验表明,T细胞克隆可杀伤汉坦病毒感染的同基因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结论 灭活疫苗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这是重要的细胞免疫保护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确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子之一,Hp中具有产细胞毒素能力者,其相关基因蛋白CagA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有关[1]。我国是Hp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且Hp菌株CagA的阳性率高达90%[2],因此了解Hp-CagA的致病机制是  相似文献   

8.
《江苏医药》2012,38(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DSC)水平的关联及Hp感染或非感染人群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129例受试者分为健康组(32例)、慢性胃炎组(48例)、胃上皮内瘤变组(27例)和胃癌组(22例),快速尿素酶检测Hp.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T细胞业群的比例.结果 Hp感染能显著增加外周血MDSC的比例(P<0.01),而T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与Hp感染无关(P>0.05).三组外周血MDSC、T细胞亚群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MDSC比例与CD4+/CD8+比值星显著负相关(r=-0.768),与胃癌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856).结论 Hp感染可导致外周血MDSC比例的升高,并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在慢性胃炎演变至胃癌的肿瘤逃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引起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的疾病包括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抗微生物疗法对Hp感染非常有效,但患者对复合抗生素方案的依从性差,而且某些国家的Hp再感染率高.抗Hp免疫需要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混合性Th1、Th17和Treg细胞应答)共同发挥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显示,Hp疫苗可使Hp感染小鼠细菌负荷降低,但极少诱导无菌性免疫.人体临床试验发现,Hp疫苗可诱导适应性免疫,但疫苗佐剂会引起不良反应.需要不断努力以研制安全有效的Hp疫苗.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广  卢向东  吴金臣  张淑敏  畅继武  张欣 《天津医药》2002,30(5):298-299,F002
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发生密切相关,其具体致病机制特别是致癌机制尚不清楚。H.pylori(Hp)感染是否引起细胞凋亡数量的改变,成为探讨Hp致病机制的热门课题。现将我们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黏膜白细胞介素-8(IL-8)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56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培养上清中IL-8、G-CSF的含量,比较感染与非感染患者、感染者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异。结果56例中38例Hp感染的胃黏膜IL-8及G-CSF含量明显高于18例非Hp感染者(P<0.01)。Hp根除后IL-8及G-CSF含量明显低于根除前(P<0.01)。结论Hp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炎症细胞合成和释放IL-8及G-CSF,IL-8及G-CSF可能在Hp相关胃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引起炎症反应以及进一步病理损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50%以上的人长期受到胃内病原体——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这是大部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并与胃部腺癌的发生高度相关。目前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用抗生素根除Hp感染,但有相当的局限性。Hp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鉴别细菌抗原,用以制备治疗该疾病的新的侯选疫苗。在Hp的相关种猫螺杆菌(Hfelis,Hf)感染的小鼠模型上,首次展示了接种治疗Hp感染的潜力。实验显示口服Hp的溶解产物与霍乱毒素的混合物,能诱导抗这种螺杆菌感染的保护。随后发现,在给予霍乱毒素时,纯化的Hp脲酶也能诱导抗Hf感染的保护性反应,这是首次表明,用一种纯化…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  蔡运昌 《贵州医药》2006,30(2):174-17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目前人类感染率最高的慢性感染之一。Hp引发胃、十二指肠疾病已得到确认。Hp虽然定植于胃黏膜,但它可引起全身的慢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诱发大量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急性反应物释放。此外它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障碍,从而引起感染局部和远离嚣官的损害。不  相似文献   

14.
HBV表位疫苗     
美国 Epimmune公司和 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 ,乙型肝炎病毒 ( HBV)表位疫苗在动物模型中能克服对慢性 HBV感染的免疫耐受问题。表位疫苗能在感染 HBV的小鼠模型中诱导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 CTL)应答 ,这一发现对亚单位表位疫苗研制者 Epimmune和 Cel- Sci公司极为重要。  在研究中 ,研究人员使用携带完整 HBV基因组的小鼠。这些转基因小鼠的肝脏能象慢性 HBV感染者一样 ,产生大量病毒蛋白和传染性病毒。 Epimmune公司的研究人员从 HBV基因组中确定合适的表位 ,它们具有能激活 CTL(直接杀伤感染HBV的其他细胞并产生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桑白皮多糖对RSV肺炎BALB/c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桑白皮多糖对BALB/c小鼠RSV肺炎的干预机制。 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用RSV(long株)经鼻腔接种,建立小鼠RSV肺炎模型 。于感染当天,高、中、剂量组分别予桑白皮多糖182mg/(kg?d)、91mg/(kg?d)、45.5mg/(kg?d)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 d, 于感染第7天取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肺组织进行HE染色。 结果 桑白皮多糖能有效地减少肺泡壁炎细胞的浸润,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状况。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CD3 T细胞百分率、CD4 T/CD8 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CD3 T细胞百分率、 CD4 T细胞百分率、CD4 T/CD8 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低剂量组只有CD4 T/CD8 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桑白皮多糖可以改善肺炎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能够调节机体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选择性定植于胃黏膜的革兰阴性杆菌,是诱导产生慢性胃炎乃至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白细胞介素在炎症到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白细胞介素12家族中的白细胞介素23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3对于Hp感染后激活胃黏膜炎症通路、放大及维持炎症反应以及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硫氧还蛋白1为Hp的毒力因子,且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23发挥促炎作用。本文就白细胞介素23在Hp感染所致的胃黏膜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探讨与Hp硫氧还蛋白1相关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及其代谢产物NO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多种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有关,可能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其确切的致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几年来,人们注意到Hp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反应,可刺激诱导型NO合酶(inducible NO svnthase,iNOS)产生大量的NO,在胃癌的启动、促进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NO在肿瘤病理过程中所表现的双重性,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综合献就Hp、NO与胃癌的研究状况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Hp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小鼠口服以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为佐剂的Hp抗原可预防Hp感染.由于LT毒性较强,故阻碍了其在人类中的应用.本研究对无毒性LT突变体LTK63作为粘膜佐剂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并在Hp感染小鼠模型中对以其为佐剂的Hp抗原制剂的免疫保护功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p感染后胃粘液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HE、W-S染色、电镜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胃粘液细胞膜通透性(D/L)的改变,并探讨D/L与Hp数量、PMN浸润间的关系。结果 Hp感染后部分粘液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D/L)增大,且D/L值与Hp的数量、PMN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Hp感染后胃粘膜屏障有减弱或局部破坏,这可能是Hp致病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并且已被证实是胃炎、胃溃疡等的确切致病因素。近年来对Hp感染与胃外疾病(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些研究,IgA肾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但其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然而,如果得到证实,这些结果可以改变之前被视为特发性疾病的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