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人院顺序分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1w、3w、6w、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各时段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升高;同期研究组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维度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点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远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研究组口服奎硫平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有效率93.9%,对照组为90.9%;治疗2w末起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P〈0.05或0.01);治疗4w末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奎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效果显著,总体疗效、安全性与利培酮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6w、8w末采用潘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及锥体外系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92.0%,两组总体疗效相当(x^2=0.271,P〉0.05)。潘氏量表评分两组治疗2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研究组治疗1w末潘氏量表-P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研究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缓解阳性症状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8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性下降(P〈0.05或0.01);治疗第4w、8w末研究组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第8w、12w末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或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周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好,改善阴性症状及其他精神病性症状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8w。采用潘氏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w末两组潘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4w末起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组间潘氏量表评分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2w末起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对照组较研究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表现存有异同。结论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经济,疗效虽然稍逊于利培酮,但对临床选择用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培酮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30例既往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换为利培酮治疗16w。分别于服利培酮前及服药后2w、4w、6w、8W、12w、16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疗效,服药第16w末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6w、8w、12w、16w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24例患者成功地换为单剂利培酮治疗。结论利培酮代替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且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戌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规剂量治疗,研究组联合口服丙戌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末起,对照组治疗2周末起,简明精神病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各时点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2周、4周末副反应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戌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氯氮平治疗,研究组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对照组联用外观与中药方剂完全相同的安慰剂治疗。观察1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8w、12w、16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6w末研究组显效率为43.3%,对照组为13.3%(χ^2=4.86,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治疗8w末起,对照组治疗12w末起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1),且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及焦虑抑郁、缺乏活动、思维障碍、自知力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方剂联合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经络氧疗法治疗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本次住院〉2a的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延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经络氧疗法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4w、8w、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69,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治疗4w、8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5),12w末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12w末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经络氧疗法治疗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较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显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精神康复者人住中途宿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住中途宿舍的16名精神康复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在封闭式病房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例设为对照组。于患者入组时及入组1a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生活技能评估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结果入组1a末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人组时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生活技能评估量表评分均较人组时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简明精神病量表除总分有显著下降外(P〈0.01),各因子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生活技能评估量表评分则较入组时均有显著下降。入组1a末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生活技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成功离舍率为23.0%,对照组则为0。结论中途宿舍模式更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功能康复,尤其适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值得在社区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研究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口服氯丙嗪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攻击行为观察量表评定攻击行为,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攻击行为观察表评分及攻击行为发生频次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攻击行为观察量表评分、攻击行为发生总频次及不能控制的大发脾气、猜疑事事对己不利、敌对因子发生频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38.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6.59,P<0.05).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氯丙嗪相当,但对攻击行为症状的改善优于氯丙嗪,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余琳  李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2):115-116,12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组)36例、对照组(氯氮平组)38例。疗程8w。采用潘氏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81.58%,两组疗效相当。潘氏量表评分两组间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认知功能、阴性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对于认知功能、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氯氮平,且安全性、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服用氯氮平治疗2mo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维持原氯氮平治疗剂量不变,均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抑郁症状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32.5%,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1.04,P〈0.01)。同期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及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1~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治疗2w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w、6w末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抑郁情绪,同时对精神症状的改善具有协同作用,且不加重氯氮平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口服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B组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起A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或0.01);治疗各时段评分A组虽较B组下降显著,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周末,A组有效率62.3%.4,B组为5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较氯氮平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家庭式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家庭式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家庭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th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the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作为评价工具,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BPRS、SDSS、GWB、SE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家庭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幸福感、自尊、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9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疗程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8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奥氮平组显效率75.76%,有效率90.91%;氯氮平组分别为72.22%、88.89%;两组疗效相当(χ2=0.939,P>0.81)。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两组治疗2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奥氮平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小于氯氮平组,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氯氮平相当,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9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氯氮平)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每组各99例,疗程12mo。于治疗前及治疗6mo,12mo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mo,12mo末研究组阴性症状总分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各因子分除注意障碍因子两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因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以流涎、嗜睡和震颤为主,对照组以静坐不能、震颤和失眠为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治疗组34例和利培酮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间治疗12w末,氯氮平组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比利培酮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治疗第8、12w末副反应量表评定总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6,他引:1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治疗组67例.氯氮平治疗组66例,疗程均为6mo。治疗前及治疗第2、4、6mo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损筛选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损筛选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治疗第2、4、6mo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静坐不能、震颤、头痛、恶心、嗜睡等;氯氮平为头晕、流涎、体重增加、嗜睡、恶心呕吐、心肌劳损、粒细胞减少等。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且程度轻。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服药依从好,可作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