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但不孕症患者多因卵巢功能低下、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卵子质量下降、输卵管积水、子宫异常(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手术致内膜损伤)等原因,导致目前国际上IVFET的临床妊娠率、试管婴儿的出生率较低。补肾中药在改善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卵子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促进早期胚胎发育、降低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补肾中药已介入IVF-ET治疗前后的各个阶段中,为IVF-ET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刺和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应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IVF-ET失败2次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自然等待3个月后继续常规IVF-ET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再行常规IVF-E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率、胚胎种植率、A型子宫内膜比例和子宫内膜血流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A型子宫内膜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周期疗法能显著改善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患者再次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成效与不足,结合目前患者的体质特点,通过健脾疏肝补肾法调理患者身体的整体状态,减轻及预防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后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胚胎的质量及子宫内膜对胚胎容受性,达到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率、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成为治疗不孕的主要医疗手段,但其妊娠率仅30%~40%,如何提高临床妊娠率一直是研究热点。针刺疗法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领域,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积极干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改善卵巢血供及促进卵子的成熟排出、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及改善不良情绪等方面。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可以对以后辅助生殖的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近年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中医药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子宫内膜超声形态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OS不孕症行IVF-ET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期标准长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开始促排卵时给予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用药时间、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n用量、Gn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 CG注射日直径≥1.8 cm卵泡数及获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及E_2、P、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能提高PCOS不孕症行IVF-ET术患者h CG注射日雌孕激素水平及优质胚胎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有效降低血清LH水平,改善卵巢排卵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黄体汤合地屈孕酮辅助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并接受IVF-ET常规方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IVF-ET术,手术当日予地屈孕酮片辅助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促黄体汤治疗,比较2组在术后第14天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值、孕酮值及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术后辅助促黄体汤合地屈孕酮治疗可提高体内孕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升妊娠成功率,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杭远远  金毓莉 《陕西中医》2019,(11):1649-165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最主要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能够有效治疗不孕症,但是其成功率尚不理想。中医药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机制改善卵巢功能、纠正卵巢氧化应激、预防和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并能助孕安胎,从而提高IVF-ET过程中超促排卵期的所获优质卵数、胚胎移植期的种植率、移植后黄体支持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更能有效提高IVF-ET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在妇科生殖领域的日益发展,由子宫内膜薄导致胚胎植入失败的案例占比日益上升,解决薄型子宫内膜成为妇科生殖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尤昭玲治疗接受IVF-ET术的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经验丰富,认为薄型子宫内膜的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胞脉瘀阻为标,乃虚实夹杂之证,故创立了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的根本治法。治疗上严守辨证施治原则,提出IVF-ET进周前后论治,抓住各期的临床特点,脾肾合治,采用相应的中药及药膳饮食等治疗,共同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输卵管积水对IVF-ET结局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着床率和妊娠率降低以及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升高。输卵管积水可能通过机械性作用、胚胎毒性、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卵巢功能等影响IVFET妊娠结局。IVF-ET前对输卵管积水进行治疗处理,可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但是因为各种手术的利弊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目前对于输卵管积水的处理原则尚不统一。中医药治疗可采用多种方法治疗输卵管积水,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优势。手术和IVF-ET治疗前后可联合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助于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行IVF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IVF-ET周期中因不明原因子宫内膜生长不良而受孕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月经第5 d起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干预,至下次月经来潮为1疗程,2个疗程后,第三个月经周期自月经第五天开始每日一次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直至排卵日,排卵后给与黄体酮100 mg/d黄体支持,排卵后三天行胚胎移植术;对照组于复苏周期当月月经第5天起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口服12 d后加用黄体酮100 mg/d进行黄体支持,两组移植术后都加用HCG2000U,im,qod,连用3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复苏周期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类型、子宫粘膜下血流参数、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移植前厚度及内膜类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中,观察组阻力指数(RI)及波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常规促排卵方案与针刺联合促排卵方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准备内膜.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行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命门、膈俞、关元、气海等,隔日1次,至移植前...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容受性【1】是指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囊胚黏附、穿透并植入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是保证受精卵着床、胎儿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中医的不断发展,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将愈加深入和广泛,届时,中医药学将会为人类生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补肾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临床上已取得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中医病机特点分析,着重对补肾填精、养血行血法;滋’肾养肝,调适阴阳法;中药人工周期法等补肾法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医补肾法治疗既突出局部作用又兼顾整体效应,特别有助于促排卵与子宫内膜同步化反应,使妊娠率得以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瑾  赵虎斌  陈琳  张星星  滑玮 《陕西中医》2022,(8):1106-1109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在薄型子宫内膜(TE)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TE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加阴道用雌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液流变学、转化日性激素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血流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 治疗组PI、RI、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移植周期所占比例、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药疗法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容受性和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着床的关键,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使内膜、胚胎趋于同步是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可从形态学、超声学、激素及受体表达、分子生物水平和基因水平等多个方面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丰富胞饮突的表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提高雌孕激素受体的敏感性、调整相关因子和基因的表达中发挥了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并观察中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EMs不孕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IVF-ET胚胎移植前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对照组20例,不予药物治疗。并以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于窗口期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分布类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EM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均P0.05);EMs不孕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型血流分布约23.33%(7/30),对照组Ⅰ型血流分布占25.00%(5/20),正常组为66.67%(20/30),明显高于EMs不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Ⅰ型分布提高至60.00%(18/30)。治疗组正常妊娠率约46.67%(14/30),对照组正常妊娠率为30.00%(6/20)。结论 EMs可能影响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中药治疗可提高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妇宝当归胶在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59名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皆行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共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人工周期配合妇宝当归胶进行内膜准备,对照组仅采用人工周期方案。统计学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Chi-square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P=0.001)、血管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P=0.003)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同时,FET后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4%(12/29)vs 16.7%(5/30);31%(9/29)vs 10%(3/30);31%(9/29)vs 6.7%(2/30)。结论:妇宝当归胶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增加RIF患者持续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阳性妊娠率,改善其IVF/ICSI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血流,调整子宫内膜局部免疫等功能有关。由于本次研究为开放性预试验,受样本量和盲法的限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因此其疗效仍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双盲RCT验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医调经序贯周期法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根据月经期、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辨证施治,可以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提升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