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逐步提高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形式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quistic competence),又要培养他们在社会交际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能力,即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语言应在文化中教授,语言学习应在文化学习中进行。社会文化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掌握英语文化,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渗透有利用促进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文化兼容意识,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世代相传,两者关系密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在语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语言,使二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马艳 《继续教育》2014,(10):57-59
教师语言意识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教师语言意识作为教师的语言系统知识对有效进行教学的作用,同时也指出教师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教师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提高,最终决定着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本文就语言文化关系。探讨跨文化交流的实质及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时不可忽视对文化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一手抓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手抓文化教学,只有掌握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才能成功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莎莎 《教育与职业》2006,(26):103-10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将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是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同时输入的过程。而且,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应该整合起来,通过不同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入,以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在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过程当中,才能了解其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来自两个国家的人是否能有效地进行交流,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依赖于他们掌握和应用负载在语言上的文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旭明  杨颖 《考试周刊》2010,(32):132-133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学习者才能深层地理解和掌握语言,从而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本文提出了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该重视和传播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武玉莲 《山东教育》2006,(10):21-2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东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就语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针对目前国内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论述了文化导入需遵循的三个原则,最后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而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和谐的交谈).研究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相似文献   

13.
高菲 《华章》2010,(11)
语言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语言的运用与文化关系密切,在日语教学中,引入一定的语言文化,加强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以及对日语不同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向学生渗透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文化导入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实用性、阶段性以及适用性原则,在词汇、句型、语篇的比较中导入文化,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留学生汉语时.我感觉到对外汉语教学并不能只停留在“纯语言”教学上。我们应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导入。这样会大大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化很大部分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伴随因素.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使语言更加丰富、细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特别是交际文化的导入.需通过语言做中介.文化导入与语言教学构成了一个相互依附的整体。如我们仅仅传授语言规则.那么第二语言学习者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理懈一个字、一个词、一段话中所隐含的丰富的语言交际意义和文化意义。因此,在导入语言技能时.应该同时导入文化能力.要与语言习得同步增强文化洞察力。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宗旨。外语学习者要想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培养并获得语言能力,还要获得同目的语国家的人民进行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能力。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而且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获得知识文化,养成摄取交际文化的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特别重视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文化,语言就失去了内容和意义。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文化知识教育,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所需要的交际能力,实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因此,语言教学,不能独立于文化教学之外。不同的语言现象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忽视文化差异,就会造成文化错误,在同英语言国家的人交往中形成障碍,甚至是误解。现代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策略地引入文化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顺利地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往。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积累。本文从文化、语言、交际的内涵以及三者的关系为出发点,阐述了中西文化体现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提出了将文化融于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姚瑛 《凯里学院学报》2003,21(5):115-115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本文就语言文化关 系,探讨跨文化交流的实质及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