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间湖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用药安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用药安全认知及行为情况,将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寻找患者认知不足的地方并针对性制定干预管理措施,进行为期两周的干预后再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用药安全认知及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在识别药物、用药时间、用药方法、配合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等认知行为掌握上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知识掌握较少,应当针对该方面加强宣教和干预,全面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防范意识,学会正确用药、遵医嘱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康复保健对比常规模式在心内科的应用优势,提高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的176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心内科患者通过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及干预。观察组心内科患者接受中医康复保健护理干预措施。心内科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管理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评价心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康复保健护理项目依从性情况,评价后比较各项量表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保健模式较常规模式在心内科实施中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中医康复保健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干预依从性情况均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为改进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2011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0名患者及2011年5月住院的63名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科室管理与有效整改.结果:患者满意度由4月的90.38%提高到5月份的95.43%.结论:通过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患者不满意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可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研究精神病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到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入住的100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名为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照组50名为非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两组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躯体化、强迫、精神障碍等各项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调查显示,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各种心理问题(χ2〉6.324,P〈0.01),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睡眠质量问题,探讨有效的睡眠护理措施。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各类心内科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0例。采取临床观察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2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仍继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给予针对性睡眠护理干预。结果:120例患者中,74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1.7%。护理前PSQI评分、睡眠质量优异率,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PSQI评分、睡眠质量优异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住院患者来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睡眠障碍问题,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睡眠环境护理及适度的睡眠行为干预等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使患者获得优质睡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埘心内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124例在本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绢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结果:干预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人院前比较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两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相比,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影响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调整睡眠环境、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应用药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提高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蕾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63-164
目的: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用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面对每住患者。结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及时掌握心内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促进痰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及对策,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655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无安全问题发生。结论:针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对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共调查208例患者,14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主要原因为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和心理问题;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睡眠质量均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期间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进护理质量,比较两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服药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改进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显著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的配合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心内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67例心内科住院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睡眠卫生指导、改善环境、刺激控制训练法、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旌。结果:护理干预1周后,干预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与入院前比较显著下(P〈0.05);A院1周后,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知道跌倒及相关的诱因、预防措施的知识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心内科患者449例进行跌倒/坠床评估,及经护理干预措施后影响。结果对老年住院患者经护理干预措施后,使用床栏数增加48.55%,使用约束带增加1.11%,起床时有人搀扶增加15.14%,安全教育增加45.66%,对跌倒警示标识的认知增加95.55%,家属陪伴增加6.68%,无1例发生跌倒。结论跌倒护理重在预防。经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能让老年住院患者知道跌倒及相关的诱因、预防措施的知识,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差异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的98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管理对策进行干预以及管理,观察组则在进行问卷调查后采用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进行管理和干预。研究人员采用医院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质量期望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期望评分情况以及实际感知评分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在保证性、移情性、可靠性、有形性、响应性方面的期望水平评分要高于感知水平评分。观察组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管理效果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质量实际感知水平较高,但是与期望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经过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骨科住院患者在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效果满意度方面有较好的改善,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针对性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住院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能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对86例老年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的主体因素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疾病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ICU中医药现代化防治模式创新与全链条干预策略,分析应用干预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2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通过ICU中医药现代化防治模式与全链条干预策略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措施、临床管理、临床服务等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现代化防治模式创新与全链条干预策略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干预依从性等均有所提高,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该管理策略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分析120例老年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及行为变化。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质护理活动对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来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基础分离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心内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80.30%和90.15%,而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则分别为82.27%和92.12%,且经X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在更多的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心理的影响.并依据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乙肝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健康人,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低于正常人。且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早期先兆流产住院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对我院中医妇科住院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351例进行心理调查,并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注重其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以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