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采用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等方法,分析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组成,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快速埋藏是储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原因,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质量降低的最主要因素,原生孔隙度下降率为58%;胶结作用进一步使砂岩储层致密,是导致储层质量降低的次要原因,原生孔隙度下降率为24%;成岩作用形成方解石和铁方解石并充填粒间孔隙,储层质量降低。长石的溶蚀提供广泛粒间孔隙,以及刚性石英颗粒的抵抗压实保护部分原生孔隙,改善储层质量。该结果为其他河流相致密砂岩盆地的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NMR)及CT扫描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基于NMR及CT扫描系统探讨了致密砂岩中不同类型孔隙的响应特征及流体识别能力。结果表明, 测试样品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7%~10%, 气测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1.4×10-3 μ m2, T 2弛豫时间截止值主要分布在1~14 ms, 平均值为6.11 ms, 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根据离心前饱和分量T 2弛豫时间曲线, 盒1段储层孔隙类型为双峰型(左峰为主, 右峰不明显), 包括3个亚类: 微孔-小孔型、小孔-中孔型、微孔-小孔-中孔型, 所对应的T 2弛豫时间区间分别为0.1~10, 1~100, 0.1~100 ms。三维CT扫描结果显示, 小孔-中孔型储层的物性特征最好, 其次为微孔-小孔-中孔型储层, 而微孔-小孔型储层的物性相对较差。T 2截止值与样品可动流体含量负相关。盒1段可动流体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反映可动流体含量受储层渗透率与喉道显著影响。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中可动水饱和度主要分布在4%~9%, 平均值为5.8%。开发实践显示, 盒1段原始可动水饱和度较低, 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从侧面证实了NMP和CT扫描技术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