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硫(SO2)对链脲佐菌素(STZ)和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细胞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影响,阐明SO2改善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T2DM+SO2组和SO2组。除对照组和SO2组外,T2DM组和T2DM+SO2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STZ(35 mg·kg-1)和高糖高脂饮食建立T2DM大鼠模型,T2DM+SO2组和SO2组大鼠腹腔注射外源性SO2供体[亚硫酸钠(Na2SO3)/亚硫酸氢钠(NaHSO3),85 mg·kg-1·d-1],共8周,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病理形态表现,并计算各组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紊乱,心肌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增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Ⅲ型胶原(ColⅢ)、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T2DM组比较,T2DM+SO2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心肌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减少,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α-SMA、Col Ⅲ、Bax、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SO2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O2可通过抑制促凋亡相关蛋白和TGF-β1/Smad2/3通路蛋白表达,缓解T2DM大鼠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CCAT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LncRNA CCAT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Ishiwak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CCAT1-siRNA组和CCAT1-siRNA+LY364947组,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CCAT1-siRNA组转染CCAT1-siRNA,CCAT1-siRNA+LY364947组细胞转染CCAT1-siRNA同时加入TGF-β/Smad抑制剂LY364947(3 μL),空白对照组细胞不转染。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CAT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Ishiwaka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凋亡抑制蛋白(Twist)、白细胞抑制因子2/3(Smad2/3)、磷酸化Smad(p-Smad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shiwaka细胞中CCA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子宫内膜基质T-HESC细胞(t=12.929,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CCAT1-siRNA组和CCAT1-siRNA+LY364947组Ishiwaka细胞中CCAT1 mRNA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PCNA、vimentin、snail、Twist、p-Smad2/3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CAT1-siRNA组比较,CCAT1-siRNA+LY364947组Ishiwaka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PCNA、vimentin、snail、Twist、p-Smad2/3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Ishiwaka细胞中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LncRNA CCAT1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D4)基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i-CN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si-BRD4组(转染特异性si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RD4蛋白表达水平。大鼠心肌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组(20μg·L-1TGF-β1处理细胞24 h)、si-NC+TGF-β1组(转染阴性对照的siRNA后,使用TGF-β1处理细胞24 h)和si-BRD4+TGF-β1组(转染BRD4特异性siRNA后,使用TGF-β1处理细胞24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RD4、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P38和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BRD4组H9c2细胞中BR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Cleaved caspase3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TGF-β1组比较,si-BRD4+TGF-β1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ax、Cleaved caspase3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抑制BRD4基因表达可减弱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心肌细胞凋亡与Bcl-1/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SHR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n=8):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组)、右侧星状节阻滞组(RS组)、药物卡托普利组(D组)、手术对照组(C组)。用ALC-NIBP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测定大鼠血压,第10周实验结束后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5 mg/kg)麻醉SHR,取出心脏用TUNEL法测定左室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Bcl-2和Bax表达的含量。结果: 与C组和LS组比较,RS组SHR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 心肌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5), Bax表达明显减弱(P<0.05), Bcl-2/Bax比值增高(P<0.05)。结论: Bcl-2抗凋亡及Bax促凋亡蛋白表达参与SHR心肌细胞凋亡;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5.
许希燕  王巧稚  罗茂  余鸿  刘广益 《重庆医学》2018,(15):1997-2000
目的 探讨阿魏酸(FA)联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调节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将HSCs分为4组:空白组、FA组、ADMSCs组、FA+ADMSC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Cs的凋亡率;qRT-PCR检测HSCs中TGF-β1、Smad2、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Cs中TGF-β1和Smad7蛋白、Smad2/3磷酸化(p-Smad2/3)表达变化.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FA+ ADMSCs中HSCs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明显下降,Smad7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GF-β1蛋白、p-Smad2/3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FA能增强ADMSCs对HSCs中TGF-β1表达的下调作用,进而导致下游p-Smad2/3活性下降及Smad7表达升高,从而参与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设为正常组、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外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7周开始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每日给药剂量为股蓝总皂苷200 mg/kg、秋水仙碱0.1 mg/kg,共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检测肝组织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肝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指标TGF-β1、TGF-β1受体1(TβR-Ⅰ)、TGF-β1受体2(TβR-Ⅱ)、Smad2/p-Smad2、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较差,肝组织Hy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肝小叶被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伴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而Smad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绞股蓝总皂苷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改善;绞股蓝总皂苷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TβR-Ⅰ、TβR-Ⅱ及Smad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秋水仙碱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Smad2、p-Smad3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TβR-Ⅰ、TβR-Ⅱ、p-Smad2及Smad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的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活化、TGF-β1分泌及其信号通路中p-Smad2、p-Smad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组(30.0 mmol·L-1 D-葡萄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30.0 mmol·L-1 D-葡萄糖+10.0 μmol·L-1.EX527)、FRGTS组(30.0 mmol·L-1 D-葡萄糖+25 mg·L-1FRGTS)和EX527+FRGTS组(30.0 mmol·L-1 D-葡萄糖+10 μmol·L-1 EX527+25 mg·L-1FRGT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α-SMA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水平,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高糖培养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α-SMA 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1),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降低(P<0.05),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FRGTS组比较,EX527+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5),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结论 FRGTS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进而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效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人沉默调节蛋白(SIRT1)经组蛋白表观遗传学调控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和途径,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出新思路。 方法 选用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观察颈动脉损伤组大鼠颈动脉组织凋亡、SIRT1、组蛋白3(H3)、H3赖氨酸9位点乙酰化(H3K9Ac)及炎症因子蛋白表达;选用不同条件干预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暴露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功能获得或缺失方法,观察巨噬细胞凋亡、SIRT1、H3、H3K9Ac及炎症因子蛋白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和对照组巨噬细胞比较,颈动脉损伤组大鼠颈动脉组织和oxLDL暴露巨噬细胞SIRT1蛋白表达减少,H3K9Ac/H3比值增加,Toll样受体4(TLR4)、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增加且伴有凋亡增加(P<0.01);与给予SP600125(JNK 通路拮抗剂)、IAXO-102(TLR4通路拮抗剂)、LY294002(PI3K 通路拮抗剂)干预的巨噬细胞比较,IAXO-102干预后,SIRT1减少现象被逆转(P<0.01);给予SIRT1兴奋剂后,巨噬细胞凋亡减轻伴有H3K9Ac/H3比值减少,TLR4、IL-1β蛋白表达减少(P<0.01);给予SIRT1抑制剂后,巨噬细胞凋亡加重伴有H3K9Ac/H3比值增加,TLR4、IL-1β蛋白表达增加(P<0.01)。 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表观遗传学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进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减少,H3乙酰化增加,恶化细胞凋亡,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这个过程必经TLR4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清毒汤对实验性重症肝损伤大鼠Bax、Bcl-2蛋白的表达以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方对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CSH)大鼠肝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致实验性大鼠重症肝损伤模型,给予清毒汤干预后,用原位细胞凋亡技术法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I显著增高(P<0.05),清毒汤各组较模型组AI明显降低,(P<0.01或P<0.05)。清毒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模型Bax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对Bcl-2蛋白表达具有促进作用(P<0.01),能够提高Bcl-2/Bax的比值(P<0.01)。结论 清毒汤可以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AI,减轻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病理诊断为S3~S4期的16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前后3次进行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TGF-β1蛋白、Fas及HBcAg抗原,TUNEL方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期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结果 在S3~S4期,患者Fas、TGF-β1显著表达,肝细胞的DNA损伤严重。干扰素α治疗3个月后Fas抗原、TGF-β1表达程度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程度减轻(P<0.05);肝组织HBcAg表达程度无显著改变;连续6~9个月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逐渐改善(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显著。结论 干扰素α能显著改善S3~S4期患者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但需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4周后根据心脏超声结果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芪苈强心组,另设假手术组,分别给予1 g/(kg·d)芪苈强心及等体积蒸馏水灌胃。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取梗死周围心肌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α-SM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α-SMA、胶原Ⅰ(collagenⅠ)、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p-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FS)和射血分数(EF)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和收缩末期容量(ESV)显著升高(P0.05),心肌纤维化明显(P0.05),α-SMA、collagenⅠ、TGF-β_1和p-Smad3等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苈强心组EF和FS明显升高(P0.05),LVIDs和ESV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α-SMA、collagenⅠ、TGF-β_1和p-Smad3等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_1/Smad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对大鼠宫腔黏连(IUA)的改善作用,阐明两者联用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组(联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刮宫加感染双重损伤法建立IUA模型,连续给药24 h后取各组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宫腔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及腺体数量,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HE和Masson染色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宫腔发生黏连、扩大,腔内有积液,宫腔壁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子宫内膜间质纤维化,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大鼠宫腔黏连、积液、炎性细胞浸润和子宫内膜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宫腔壁细胞排列整齐,有少量胶原纤维,子宫内膜腺体数明显增加(P<0.05),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明显增加(P<0.05),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和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和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降低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和PAI-1表达,上调MMP-9表达,对大鼠IUA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阐明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中和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给药4周后取大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TGF-β1、IL-18和IL-10水平,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TGF-β1、IL-18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细胞内外有脂质沉积,内膜下可见坏死物沉积,内壁出现斑块、不平整,血管腔狭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血管壁无明显斑块出现,内膜增厚不平整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ABC-ELISA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IL-18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TGF-β1和IL-10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能通过下调小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骨化三醇对TGFβ1所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为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筛选TGF-β1作用于BEAS-2B,诱导EMT的最佳时间,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与24、48、72 h TGF-β1组;筛选TGF-β1作用于BEAS-2B,诱导EMT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与0.1、1、10、100 ng/mL TGF-β1组;加入骨化三醇预处理BEAS-2B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1组、骨化三醇组、TGF-β1+骨化三醇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N-Cadherin、p-Akt、p-mTOR的蛋白表达量;Transwell法和划痕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 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空白组与24、48、72 h TGF-β1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245, P<0.001),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29, P<0.001);与空白组相比,1、10、100 ng/mL TGF-β1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68, P<0.001),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72, P<0.001),其中10 ng/mL TGF-β1处理细胞48 h,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最为显著;TGF-β1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诱导BEAS-2B间质标志物的表达,TGF-β1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入骨化三醇预处理,可减弱TGF-β1所激活的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亦可减弱TGF-β1所诱导的BEAS-2B间质标志物的表达,骨化三醇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F-β1与骨化三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和划痕试验结果表明,TGF-β1处理组BEAS-2B细胞迁移能力较空白组增强(P<0.001),与TGF-β1组相比,TGF-β1+骨化三醇组BEAS-2B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骨化三醇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BEAS-2B EMT,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发生;这一过程可能与骨化三醇抑制TGF-β1所激活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益髓方(Bu Shen Yi Sui Formula, BSYS)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的作用。方法 80只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醋酸泼尼松及BSYS组。各造模组小鼠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glia glycoprotein,MOG)35-55诱导EAE模型。给予BSYS 方干预后,观察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于造模第23天和第40天分别取材,HE染色观察小鼠脑和脊髓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测定小胶质细胞M1、M2型标志物CD86、Arg-1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抗炎因子干扰素-β(interferon-β,INF-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BSYS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和炎性细胞浸润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及脊髓组织中CD86表达下降(P<0.05),Arg-1表达升高(P<0.05),抗炎因子INF-β、TGF-β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结论 BSYS对EAE小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表达,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探讨EGCG能否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纤维化的程度。  方法  采用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形成肥胖大鼠模型,给予EGCG每天灌胃,治疗4周后,称取各组大鼠体重,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的程度。生化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相关蛋白(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Smad2/3、p-Smad2/3、Smad7)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给予EGCG治疗后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严重,给予EGCG治疗后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C、TG、MDA高于正常组,给予EGCG治疗后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SH活性低于正常组,给予EGCG治疗后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GF-β1、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升高,给予EGCG治疗后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mad7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给予EGCG治疗后升高。  结论  EGCG能够改善肥胖大鼠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介导的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大鼠模型,阐明FDM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其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FDM模型组,每组20只,FDM模型组大鼠建立FDM模型。测定大鼠眼轴长度;取大鼠眼球分离巩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大鼠巩膜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NRA表达水平。分离培养对照组和FDM模型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对照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组,FDM模型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分为FDM组和FDM+Dickkopf相关蛋白1(DDK1)组(加入DDK1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TGF-β1、3型核糖核酸酶(DCL3)、结肠腺瘤样息肉蛋白(APC)、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21-GSK3β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DM组大鼠眼轴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巩膜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FDM组和FDM+DDK1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DCL3、APC、p21-GSK3β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FDM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TGF-β1、APC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DCL3、p21-GSK3β、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FDM组比较,FDM+DDK1组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TGF-β1、APC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DCL3、p21-GSK3β、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FDM模型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中TGF-β1表达水平降低,其水平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在体内实验中,3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8只)和扶正化瘀方组(14只)。模型组和扶正化瘀组大鼠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盐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肝组织中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GF-β1 type Ⅰ receptor,TβR-Ⅰ)、Smad2、Smad3及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采用培养4d的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分为对照组、TGF-β1组、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及TβR-Ⅰ胞内激酶抑制剂(SB-431542)组。后3组用2.5ng/mLTGF-β1刺激24h后,对照组及TGF-β1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加10%服用扶正化瘀方的大鼠血清,SB-431542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及10μmol/LSB-431542。共孵育24h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Smad3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分析HSC中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纤维化肝组织中异常升高的Hyp含量及TGF-β1、TβR-Ⅰ、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研究发现,正常HSC中α-SMA、TβR-Ⅰ表达较低,TGF-β1刺激可显著上调其表达;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共孵育后,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SC中α-SMA的表达;正常HSCSmad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表达较低,TGF-β1可显著刺激Smad3向细胞核转移,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核转位。结论:扶正化瘀方可下调纤维化大鼠肝脏及HSC中的TGF-β1/Smad病理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