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双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LD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失衡情况并探讨其代偿机制,为临床dLDS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Meyerding分级Ⅰ~Ⅱ级的退行性腰椎滑脱(LDS)患者资料,根据滑脱节段分为dLDS组(20例)和单节段LDS(sLDS)组(60例),另选取40例无症状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前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颈椎前凸角(CL)、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下腰椎前凸角(LLL)、L5入射角(L5I)、矢状面偏移(SVA),并计算前凸分布指数(LDI)和PI-LL值(PI与LL的差值)。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dLDS组和sLDS的PI、PT、L5I、SVA、PI-LL均大于对照组,且dLDS组大于sL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LDS组和sLDS的LLL、LDI均小于对照组,且dLDS组小于sL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LDS组的SVA、PI-LL、PT失衡发生率均高于sL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腿痛,且dLDS组的ODI、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高于sL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LDS组ODI、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与PT、SVA、PI-LL呈正相关,与LL、LLL呈负相关。结论与sLDS患者相比,dLD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改变更显著,矢状面失衡更严重,高PI值和L5I值可能是dLD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多裂肌退行性变程度与腰椎前凸角、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等临床资料。通过腰椎X线片判断滑脱严重程度并测量腰椎前凸角,其中Ⅰ度滑脱30例(L_4/L_5 20例、L_5/S_1 10例),Ⅱ度滑脱21例(L_4/L_5 15例、L_5/S_1 6例)。通过腰椎MRI测量患者L_4/L_5、L_5/S_1水平双侧多裂肌平均横截面积和脂肪浸润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多裂肌横截面积、脂肪浸润率与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滑脱程度患者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节段,不同滑脱程度患者多裂肌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滑脱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率均低于Ⅱ度滑脱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横截面积、脂肪浸润率与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均无相关性。结论不同严重程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多裂肌的退行性变程度存在差异,多裂肌退行性变可能参与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进程,但尚不能证明多裂肌退行性变程度与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管减压、USS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腰椎退行性滑脱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5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行后方入路腰椎管减压、USS内固定手术,对照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症状完全消失48例,明显改善6例。54例中24例Ⅰ度滑脱,其中22例术后X线片检查证实完全复位;Ⅱ度滑脱30例,28例完全复位,另2例滑脱部分复位。术后无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感染。结论 USS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早期随诊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腰椎椎旁肌为附着于腰椎周围的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及腰方肌等肌肉的总称,对于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1],大多数腰椎手术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腰椎椎旁肌,椎旁肌受损可导致去神经支配的萎缩和脂肪浸润,造成腰椎失稳.有研究[2]表明,椎旁肌的退行性变与腰椎疾病及腰椎手术有一定的相关性.腰椎手术中椎旁肌破坏后易疲劳,对腰椎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9年9月,8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使用改良PLIF术和传统PLIF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并计算JOA改善率。结果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27.5个月。改良PLIF组和传统PLIF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JOA评分和VAS评分相比,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可以获得与传统PLIF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腰椎后滑脱节段分布及与腰骶部矢状位平衡参数的相关性,揭示腰椎后滑脱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腰椎后滑脱患者47例,调查其腰椎后滑脱节段分布规律,并将其分为上腰椎后滑脱组(L1~3,34例)与下腰椎后滑脱组(L4~5,13例);选取同期入院的近似健康的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的差异。结果 47例患者共56个节段后滑脱,其中L1 5例、L2 13例、L3 25例、L4 11例、L5 2例。与对照组相比,上腰椎后滑脱组LL、SS增大,PT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腰椎后滑脱组LL、SS减小,PT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后滑脱好发于L3,其次为L2、L4。腰椎后滑脱与腰骶部矢状位失衡密切相关。当上腰椎后滑脱时,LL、SS增大,而PT减小;当下腰椎后滑脱时,LL、SS减小,甚至变为后凸,而PT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骨盆半径(PR)技术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DLS)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SS)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6例DLS和35例DS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平衡(SVA)、总腰椎骨盆前凸角(PR-T_(12))、骨盆形态(PR-S_1)、骨盆角(PA)、腰椎前凸(LL)和胸椎后凸(TK)。将2组所测参数分别与健康国人脊柱-骨盆参数进行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LS组与DSS组中SVA、PA均明显大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S组PR-T_(12)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DLS组PR-S_1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S组PR-T_(12)与PA的相关性强于与LL、TK的相关性,DSS组PR-T_(12)与LL、TK的相关性强于与PA的相关性。DLS组PR-S_1与PA呈负相关,DSS组PR-S_1与PA无相关性。结论 DL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骨盆后倾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DS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改变胸腰椎曲度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④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病机理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先虎  冯世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9):1473-1474,1479
早在1782年比利时的产科医生就发现了由于L5椎体前滑脱导致难产的现象,而脊柱滑脱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人Killan于1854年提出来的。1930年,Jumghamns报道60例滑脱尸检中有14例没有椎弓峡部缺损,因而提出了假性脊椎滑脱一词:Macnab对22例病人的解剖、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后进行分析,提出应称为“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症”。1955年Newmall发现Macnab所称的“椎弓完整的脊柱滑脱症”不是唯一类型的伴有神经弓完整的滑脱。所以,他将这种滑脱结合其病理变化称之为“退变性脊柱滑脱(degenaralive spondylolisthesis.DS)”,并将其定为Ⅲ型腰椎滑脱。近年来,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研究愈来愈多,在许多相关问题上的看法不一,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不适3年,加重半年入院.5年前曾遇车祸,当时无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有糖尿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BP 20/10.6 kPa,一般情况好.腰椎后伸受限明显(患者平时不能仰卧),前屈活动可.右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消失,左侧减弱,病理征阴性.X线片示:L5椎体呈前宽后窄的楔状,孤立性向前滑脱,其上下椎间隙均狭窄,见图1A.MRI示:L4~S1节段椎管狭窄.腹部B超提示脂肪肝,ECG未见异常,心脏B超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血糖4.24mmol/L,尿糖( ).诊断:L5椎体孤立性楔状滑脱并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1.
正吻合棘(KS)是指腰椎相邻2个棘突相互靠近碰撞引起下腰痛,腰椎过伸时症状加重的一种疾病~([1])。本院2016年收治1例L_(4,5) KS并L_5右侧峡部裂及近横向脊椎隐裂致L_5右侧形成浮动半椎板的病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30岁,因"劳累后下腰部正中及右侧髂腰部疼痛加重1年"就诊。追问病史,12年前新兵训练5 km武装越野时曾出现类似症状,疼痛  相似文献   

12.
徐政  刘艺 《脊柱外科杂志》2018,16(3):167-173
目的探讨青少年L_5/S_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29例青少年L_5/S_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资料,以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滑脱角(SA)、滑脱距离(SD)、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矢状面厚度(SPT)、L_5入射角(L_5I)、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骶骨平台角(STA)、S_1指数、腰骶角(LS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并计算滑脱率(SP),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以及低滑脱(SP≤17%)与高滑脱(SP17%)亚组之间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SP与各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滑脱组SA为-4.5°±9.6°,SD为(7.1±3.6)mm,SP为(22.2±11.1)%。滑脱组的LSA、STA、S_1指数小于对照组,PI、PT、SS、SPT、L_5I、SVA及LL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滑脱亚组的SA、TK、LSA、STA及S_1指数均显著小于低滑脱亚组,PI、PT、SS、SPT、L_5I和SVA均大于低滑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亚组的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PI、PT、SPT、L_5I、LL与SP呈正相关,TK、LSA、STA及S_1指数与SP成负相关,SS、SVA与S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骶部先天发育不良可能是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的始动因素。受滑脱程度影响,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显著异常,表现出腰椎前凸增大、躯干前倾,同时骨盆后旋、屈髋屈膝等异常代偿姿势。  相似文献   

13.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进行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7例;应用后路腰椎管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结果随访9~39个月,平均26个月,腰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为8.7分,随访时为2.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为7.6分,随访时为2.3分。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58.2%,随访时为21.2%。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或者基本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无融合器移位或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苗胜  范磊  王宁  颜连启  郭政  沙广钊  王永东 《中国骨伤》2009,22(10):730-732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时相应椎间孔形态改变的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37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变化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男23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分别将其矢状位MRI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计算L4,5节段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RSI),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1例(A组),中度退变组13例(B组),重度退变组13例(C组)。根据CT1.25mm薄层二维旁矢状位重建测量L4,5节段椎间孔的最大高度、最大宽度与面积。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相应椎间孔变化规律及可能对神经根状态的影响。结果:①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的最大高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及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相应椎间孔的高度及面积也逐渐减小,而其对椎间孔宽度影响不大;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变小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15.
峡部植骨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和腰椎滑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一种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合并轻度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手术通过在峡部及关节突关节处植骨使快部缺损得到直接修复并使腰椎获得稳定。共治疗46例98处病变,随访7个月~4年2个月,平均13个月。94处获得骨性融合,占95.9%。计优28例,良15例,可3例。作者认为峡部植骨修复融合术与其他融合术式相比,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及手术创伤均较小,操作技术亦相对简单,对于青少年及多节段推弓峡部裂患者尤为适合,但要求植骨确实可靠,以防骨不连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斜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DL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OLIF治疗15例(OLIF组)、采用TLIF治疗15例(T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融合、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高度恢复情况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腿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5±2.3)个月,末次随访时OLIF组均获得椎间融合,TLIF组1例未完全融合。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ODI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1 d时OLIF组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种术式治疗DLS近期临床疗效良好。OLIF创伤小,ODI、椎间和椎间孔高度恢复优于TLIF。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椎(T11~L2)爆裂骨折(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TLBF)椎体后壁与椎弓根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CT扫描观察伤椎椎体后壁与椎弓根的联系并将其分为5种类型,通过X线片测量各型椎体前缘的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CT薄层横断面扫描测量各种类型椎管占位程度,MRI评估各类型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损伤情况,对各种类型的脊髓损伤程度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标准分级,分析椎体后壁与椎弓根的关系及其与各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100例,A型19例;B型9例;C型10例;D型35例;E型27例,除无连接型外完整及部分连接共73例。A~D型与E型ASI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椎体后壁与双侧椎弓根无联系的患者脊髓损伤更严重,A~D型椎体后壁与椎弓根完全或部分相连对脊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椎体后壁与双侧椎弓根或单侧椎弓根连接的患者椎管占位程度较轻,而椎体后壁与双侧椎弓根无连接及与椎弓根上方/下方皮质连接的患者椎管占位程度较重。结论大多数TLBF患者椎体后壁与椎弓根有完整及部分连接,椎体后壁与椎弓根有连接的患者脊柱生物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