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疆冠心病秽浊痰阻证和非秽浊痰阻证患者血脂之间有无差别,及新疆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01~12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120例,非秽浊痰阻证者10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09例,采用氧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采用选择性溶解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采用化学修饰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TG 、HDL-C、LDL-C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与非秽浊痰阻证组比较,TG、HDL-C、LDL-C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存在明显的异常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72例,辨证分为秽浊痰阻证84例、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88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体检未发现异常者,共78人,检测TM及ET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M、E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TM、ET水平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TM、ET水平增高有密切关系,提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存在更为严重血管内皮损伤情况,有着更易导致血栓形成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与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及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70例,分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88例及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患者8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例。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FPA及TAFI的检测,进行含量比较。结果: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FPA及TAFI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FPA及TAFI水平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病理基础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和非秽浊痰阻证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136例冠心病患者中秽浊痰阻证60例,非秽浊痰阻证76例,另设健康对照组52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FINS,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指数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结果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秽浊痰阻证组FINS,HOMA-IR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P均0.05)。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FINS水平及HOMA-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38例,中医辨证分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65例、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组7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65例,检测3组Fg、TpP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血浆TpP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血浆TpP含量与非秽浊痰阻证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血浆Fg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P0.05)。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内皮损伤,凝血系统异常密切相关,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的病理基础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病人脾胃功能虚损的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和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第一诊断已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病历2220份,根据秽浊痰阻证诊断标准分为秽浊痰阻证组1415例,非秽浊痰阻证组805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结果:脾胃功能相关证候积分及体胖痰多、纳呆脘胀、口中气秽、嗳气、恶心欲呕、便溏、便秘而臭、舌苔厚浊腻而腐八个症候的评分,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明显高于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组(P〈0.05或P〈0.01)。脾胃功能相关证候积分两组平均相差约43.66%。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很可能有着比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患者更差的脾胃功能,脾胃功能虚损亦是产生秽浊痰阻证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非秽浊痰阻证患者中血浆P-选择素(Ps)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8年3月在新疆中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患者112例、非秽浊痰阻证患者118例、健康对照组10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血栓素B2水平。结果: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血浆Ps和TXB2水平均明显增高,秽浊痰阻证组与非秽浊痰阻证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血浆Ps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浆P-选择素、血栓素B2水平与冠心病秽浊痰阻证有相关性,对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临床识别和预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CHD患者与同期健康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检测血清胆红素、尿酸(uric acid,UA)、血脂。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对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率中泰  李哲 《中医药研究》2011,(10):1178-1179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行冠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230例和健康者40名,冠脉病变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分析血尿酸及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支数与UA水平呈正相关。UA水平: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及多支病变组,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与UA呈正相关,与HDL-C、TC、TG、LDL-C未见明显的相关性。冠心病影响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高尿酸和年龄、性别、高TG、高TC、高LDL-C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确实是冠心病较为显著的危险因素,是冠心病发病的一项可靠预测因子。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对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常规进行血尿酸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冠心病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气虚衰4个证型,用酶法检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中医各证型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阻心脉型明显高与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气虚衰型(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痰阻心脉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刘鹏  贺劲  徐伟建  毕力犬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8-1430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情况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则相反,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及载脂蛋白(a)[Lp(a)]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而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病人TC、TG逐渐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逐渐升高,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之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从痰、湿、瘀、热立论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原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82.7%。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庄微  潘涛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3-1424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36例,测得脉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脉压≤40mmHg者与脉压〉40mmHg者比较,冠脉病变数量及冠脉病变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脉压≤40mmHg时,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气虚弱型为主,脉压〉40mmHg时,以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结论脉压≤40mmHg与脉压〉40mmHg对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脉压的增大反映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58例)、痰浊闭阻证(55例)、非痰瘀证(8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例,检测三组Fg、UA含量。结果:①血浆Fg含量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Fg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闭阻证组与心血瘀阻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无差异(P>0.05)。②血尿酸含量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UA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D三组之间U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g含量变化可能与PCHD中医证型可存在相关性,PCHD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的病理基础可能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有关。Fg、UA水平升高可能是PCH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芪参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58例颈AS斑块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湿阻滞证、瘀阻脉络证、浊毒内蕴证和肝肾亏虚证、气虚证5型。给予复方芪参降脂饮口服,疗程为6个月。检查各证型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及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颈AS患者易损斑块分布以瘀阻脉络证和浊毒内蕴证组远大于其他证组(P〈0.05)。治疗后瘀阻脉络证、浊毒内蕴证、气虚证组颈动脉易损斑块IMT、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芪参降脂饮对稳定瘀血、浊毒、气虚证易损斑块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脂及抗炎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在生化检验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对肝素钠抗凝血浆以及血清的21项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作相关比较,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方法,选择132例本院门诊的病人,按照常规的方法抽取静脉血液4ml,各取一半分别注入2支不同的试管。其中一支试管为促凝剂,分离胶管,放置于37℃并水浴20分钟,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出血清;另一试管为肝素钠抗凝管,在抽血后立刻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浆。分析项目分别为: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α-L-岩藻糖苷酶(AFU)、葡萄糖(Glu)、尿素(Bun)、肌酐(Cr)、尿酸(U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以上21个项目均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来进行测定。结果:血清和血浆中TG、TC、HDL-C、LDL-C、ALT、AST、GGT、ALP、ALB、TBIL、DBIL、BBIL、Cr、UA、CK、LDH、α-HBDH的检验结果基本一致(P〉0.05);TP、GLU稍有差异(P〈0.05);而AFU、CK-MB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肝素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验分析,AFU、CK-MB的差异较大,无法准确地报告出结果,其它项目结果无明显差异,可以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试图从血管介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角度出发,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探讨其实质,并分析痰瘀证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间的相关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痰瘀证组(30例)及非痰瘀证组(66例)。分别检测Hcy、Hs-CRP在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组中的数值,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与血管介质的关系。检测痰瘀证组、非痰瘀证组间TC、TG、HDL-C及LDL-C的数值变化。[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互结证组Hcy、Hs-CRP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P<0.01);痰瘀证组TC数值显著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TG、HDL-C及LDL-C在两组间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显示:Hcy、Hs-CRP等血管介质介导的免疫炎症活动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痰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冠心病心衰痰瘀证划分的重要参考依据;而高血脂有可能成为痰瘀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其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73例,高血压病无合并冠心病30例,由冠脉造影证实或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确诊为冠心病。采血检测患者血脂水平,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IP=log(TG/HDL-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动态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IP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二分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出现冠心病与TG相关(P〈0.05),与TC、LDL-C、AIP高度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IP增加明显,AIP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