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脂改变与常见中医证型及冠脉造影(CAG)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血脂异常情况、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a)[Lp(a)]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组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HDL则逐步降低;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与痰瘀互阻证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TC、TG、LDL的水平逐渐升高,多支病变的LDL水平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逐渐降低;各组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TC、TG、LDL及Lp(a)水平逐渐增高,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逐渐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脂改变与常见证候及CAG结果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UAP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别,同时检测血脂水平.分析证候类型与血脂水平及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UAP常见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气阴两虚证;单支病变多见气滞血瘀证,双支病变多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三支病变多见痰瘀互阻证、心。肾阴虚证和阳虚寒凝夹瘀证:气滞血瘀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轻,而阳虚寒凝夹瘀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最重;痰瘀互阻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而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各证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改变,UAP痛中医证候分布呈现一定规律,TG和LDL-C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张鹏  刘鹏  徐伟建  毕力夫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1):1308-13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36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以及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冠脉病变狭窄较轻者以气滞证(73.3%)为主,冠脉病变较重者以痰瘀相兼证(66.4%)、血瘀证(58.1%)为主,两者与气滞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者以气滞证、血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痰浊证、瘀血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在多支病变组,痰瘀相兼证明显多于痰浊证、血瘀证和阴虚证(P〈0.05)。各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LAD最多(20.7%),并且冠脉病变中存在LAD病变的也最多(80.7%);单纯左主干(LM)病变33例,但LM病变未见,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左回旋支(LCX)与右冠(RC)病变在中医各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加重,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逐渐增加,而气滞证、气虚证有所减少(P〈0.05)。左冠病变主要证型是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与右冠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丽  刘妮妮  刘云宝 《中医药研究》2013,(12):1433-143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108例冠心病患者和5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的测定.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支血管病变组的血浆HCY、TC、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CY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阴虚风动(28例)及风痰瘀阻(30例)两个证型组。对两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33例)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的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瘀阻组的TG、TC和LDL—C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的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瘀阻组的HDL—C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风痰瘀阻是脑梗死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痰、瘀辨证,然后统计分类、积分,检测血脂(TC、TG、LDL-C、HDL-C),研究分析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中医各证存在的关系。结果:痰证与瘀证二者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瘀证患者LDL-C、TG水平显著低于痰证;痰瘀互结证与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瘀证患者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瘀互结证;痰瘀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痰非瘀证患者TG、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瘀互结证;痰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痰非瘀证患者TG、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G、LDL-C检测结果能够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中医痰、瘀证临床鉴别时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鹏  张鹏  徐伟建  毕力夫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2,(11):1281-1283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痰瘀辨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为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68例,观察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狭窄程度例数在各中医痰瘀辨证的分布: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重度狭窄(51/368)、完全狭窄(26/368)以痰瘀相兼证主(P〈0.05)。不同狭窄程度支数在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P〈0.05);重度狭窄、完全狭窄以痰瘀相兼证(123/755、41/755)为主(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痰瘀辨证关系:冠脉单支病变者以非痰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为主。各中医证型组间冠脉病变总支数由痰浊证、血瘀证、痰瘀相兼证、非痰瘀证逐渐增加。结论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与冠脉病变关系。方法 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按冠心病中医证型将120例患者分为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心肾阳虚6组,比较各组间hsCRP、Hcy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间的hsCRP、Hcy水平,以及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hsCRP、Hcy水平。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及寒凝心脉hsCRP、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其中心血瘀阻证〉痰浊内阻证〉寒凝心脉证(P〈0.05);冠脉三支病变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P〈0.05);双支病变与单支病变、三支病变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完全闭塞组hsCRP、Hcy水平高于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P〈0.05);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两组在hsCRP、Hcy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hsCRP水平可能提示其冠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及其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提示炎症因子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尤其是辨虚实及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脂及载脂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2年1月一2008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29例A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血脂、载脂蛋白浓度及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痰瘀内结证组患者TC与气虚血瘀证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热结血瘀证组患者ApoAl浓度及HDL-C浓度最高,LDL-C浓度最低,其ApoB/ApoAl与气虚血瘀证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痰瘀内阻证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TC/HDL-C、TG/HDL-C及LDL-C/HDL-C比值与其它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TG、LDL、TC/HDL-C、TG/HDL-C、LDL/HDL及低HDL与痰瘀内结证有关,高ApoAI、HDL-C及低ApoB/ApoAl、LDL-C、TC/HDL-C、TG/HDL-C、LDL-C/HDL-C与热结血瘀证有关.ApoB/ApoAI、TC/HDL-C、TG/HDL-C、及LDL-C/HDL-C对ACS中医证型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多属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之证;不同性别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比较,男性多兼见阳虚证(P=0.028),女性多兼见阴虚证(P=0.006)及气滞证(P=0.071);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单支及双支病变较多兼见气滞证(P=0.038),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多见痰浊证(P=0.040);狭窄程度较重患者多见痰浊证(P=0.012)。结论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与性别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待于更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早发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660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汉族384例,维吾尔族276例。结果维吾尔族早发CHD组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超重等方面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汉族早发(H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吾尔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滞血瘀、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汉族中最常见证型依次是秽浊痰阻、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67.8%,汉族63.0%),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早发CHD患者超重、年龄、性别、血脂代谢紊乱、高LDL-C、Fib水平等与汉族早发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多种危险因素。秽浊痰阻、气虚血瘀是两组最主要的中医证型,其次是心血瘀阻、气滞血瘀和痰阻心脉。  相似文献   

12.
庄微  潘涛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3-1424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136例,测得脉压,于冠状动脉造影前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脉压≤40mmHg者与脉压〉40mmHg者比较,冠脉病变数量及冠脉病变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脉压≤40mmHg时,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气虚弱型为主,脉压〉40mmHg时,以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结论脉压≤40mmHg与脉压〉40mmHg对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意义,脉压的增大反映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脉压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其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73例,高血压病无合并冠心病30例,由冠脉造影证实或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确诊为冠心病。采血检测患者血脂水平,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AIP=log(TG/HDL-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动态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IP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二分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是否出现冠心病与TG相关(P〈0.05),与TC、LDL-C、AIP高度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IP增加明显,AIP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药物支架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等证型。按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实证中除痰浊外,气滞证在介入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各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除术后24h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虚证中气虚、阳虚、阴虚各证各阶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明显改善冠心痛气滞证和血瘀证,充分证明了气滞血瘀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病机关键;但对本虚证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痛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秽浊痰阻证96例、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92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未发现异常者90名。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胆红素(TBIL)、血尿酸(U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UA、TG、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酸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2DPN)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2DPN病例,收集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空腹C肽(CP)、餐后2hC肽(P2hCP)等指标。遵循《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入组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气虚血瘀证与痰瘀内阻证相似,与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SBP与阴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TC和LDL-C三者相似,痰瘀内阻证与其他3个证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血瘀证Cr、CP较其他3种证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内阻证、肝肾亏虚证的P2hCP值与其他2种证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顺序,T2DPN病情有逐步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探索对ACS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意义的客观化、量化指标。方法:确诊为ACS患者152例,男123例,女29例,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气虚衰五组证型。冠脉病变程度以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表示,冠脉病变积分按Gensini积分计算。测定Hs-CRP、FIB和DDi。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在各证型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ACS发病类型在各证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2)。(3)冠脉病变按Gensini积分,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气阴两虚证组。Gensini积分在各证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5)。痰阻心脉证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各证型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且冠脉Gensini积分与冠脉病变支数具有相关性。(4)血脂(HDL-C、LDL-C、TC、TG)水平在各证型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s-CRP水平在各证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36),而FIB、DDi在各证型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血脂、Hs-CRP、FIB、DDi在各冠脉病变支数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ACS患者Hs-CRP与DD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78,P=0.039),Hs-CRP和FIB、FIB和Ddi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1)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ACS发病类型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2)冠脉Gensini积分及Hs-CRP水平在ACS辨证分型中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ACS辨证分型参考依据。血脂、FIB、DDi与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3)血脂、Hs-CRP、FIB、DDi水平与ACS病变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4)Hs-CRP水平与DDi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提示ACS发病过程复杂,涉及多个环节,DDi参与了ACS发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