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耐受调节机制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并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调节中扮演着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双重角色[1],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重要作用。随着免疫学的发展,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如何利用树突状细胞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并维持其耐受状态成为研究热点,由此提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概念[2]。1 tDCs的定义和来源DC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的发育过程中是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识别、摄取和提呈过敏原,调节初始CD4+Th细胞分化影响Th1/Th2比例,在启动和控制哮喘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动物研究证实,耐受型DCs(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主要通过抑制效应T细胞反应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s)活化发挥免疫耐受,进而有效缓解气道炎症,成为哮喘免疫治疗应用的理想选择。从哮喘发病的免疫机制上阐明DCs与Th2细胞的相互作用,了解tDCs的功能特征、形成条件、与炎症细胞的作用关系等,将为tDCs用于哮喘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对tDCs的功能特征、tDCs对Th1/Th2比例的调节及其发挥免疫耐受的机制与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并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业性抗原呈递细胞,近年来,DC在免疫应答中的双向调节作用引起了移植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tDCs)能够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樊斌  李德卫 《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5):347-348,351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目前肝移植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有效的免疫耐受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DC在肝移植免疫耐受诱导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duced killercells,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近年DC与CIK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其他组织中。DC是肿瘤细胞免疫中主导力量T细胞增殖和应答的诱导者,能促进CTL(cytotoxicTlymphocytes)和Th(thelpcells)的生成,一个DC细胞能诱化100~3000个T细胞。肿瘤患者体内DC功能往往存在缺陷,不能有效递呈肿瘤抗原,导致免疫无能或免疫耐受,使肿瘤得以发生、发展。所以DC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即结合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相关文献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T细胞活化或耐受的过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摄取的外源性抗原多通过MHC-II类途径呈递给CD4^ T细胞,也能通过MHC-I类途径呈递内化的外源性抗原。DC能打破机体对多种抗原的免疫耐受,也在机体对某些抗原免疫耐受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DC的作用还与DC的亚群、DC的成熟程度有关。在DC对T细胞功能调控的过程中,T细胞对DC的作用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键性的作用,利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cells,imDC)诱导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已经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有可能成为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途径,对im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机制及如何有效维持其耐受状态成为当前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DC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及其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机制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紫外线照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C3H小鼠对Balb/c小鼠同种抗原免疫耐受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1)用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照射Balb/c(H-2d)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 DC),诱导其凋亡,随后将其输注到C3H(H-2k)小鼠体内,诱导C3H小鼠对Balb/c抗原免疫耐受。(2)检测诱免疫耐受小鼠体内调节T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分泌以研究其耐受机制。结果 (1)UVB-Balb/c im DC免疫的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了免疫耐受,不能产生抗Balb/c抗体。(2)免疫耐受C3H小鼠不能排异注射到体内的Balb/c脾细胞。(3)UVB-Balb/c im DC免疫的C3H小鼠T细胞分泌IL-10增加,并且产生更多的FOX-P3+调节T细胞。结论 (1)应用UVB-Balb/c im DC免疫C3H小鼠可以使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完全彻底的免疫耐受。(2)免疫耐受C3H小鼠对Balb/c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其T细胞分泌IL-10增加,并且产生更多的FOX-P3~+调节T细胞。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起源于骨髓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具有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功能,因其表面具有众多树突状突起而得名,由美国学者Steinman及Cohn于1973年发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R D McCracken 《JAMA》1970,213(13):2257-2260
  相似文献   

16.
The tolerance of volunteer patients to various ferrous salt preparations, administered orally in equivalent doses of elemental iron, has been compared. The palatability of ferrous sulphate tablets, BP, given before meals was not improved by administration after meals, by sustained release formulation, or by substituting other ferrous salts. Intolerance wa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tablets rather than to the dose of iron in a course. The liquid iron preparation was the least acceptable.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