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SiO2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碳酸酯(PC),为使无机纳米粒子在基体PC中分散均匀,经硅烷偶联剂KH-550对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分析了改性SiO2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机械与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无机刚性纳米粒子填充改性典型工程塑料PC的特点并探索其增强增韧的机理,研究了复合物的粘流变性能. 结果表明,改性SiO2纳米粒为球形,在PC基体中分散均匀,湿法改性制备的PC/SiO2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拉伸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SiO2的制备及SiO2粒子的改性方法,介绍SiO2粒子在Pickering乳液、功能性微球、功能薄膜、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SiO2的制备及SiO2粒子的改性方法,介绍SiO2粒子在Pickering乳液、功能性微球、功能薄膜、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红军  刘振明  费家明 《弹性体》2009,19(6):26-29,37
以聚丙烯(PP)为基体,以弹性体(POE、TPU)和纳米SiO2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弹性体/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与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弹性体和纳米粒子的加入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韧效应;弹性体和纳米SiO2促进PP的结晶,TPU和纳米SiO2有更好的结晶成核作用;弹性体和纳米粒子使复合材料的模量、复合粘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纳米SiO2粒子增强增韧塑料的机理,纳米SiO2粒子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能.并讨论了近年来纳米SiO2改性塑料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纳米SiO2粒子增强增韧塑料的机理,纳米SiO2粒子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能.并讨论了近年来纳米SiO2改性塑料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催化生长单壁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高化学活性的化合物作反应前驱体经溶胶、凝胶过程,再经热处理而生成颗粒较均一的纳米粒子。分别在酸催化和碱催化条件下以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躯体制备出SiO2纳米颗粒,用于生长单壁碳纳米管。最后发现,此SiO2粒子作为一种非金属催化剂,其催化生长的碳纳米管密度和结构均一而且产物中无残留催化剂颗粒,扩大了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江  王俭东  赵同建  钟山  符新 《弹性体》2005,15(6):36-39
以硅酸钠为原料,在助剂的作用下,采用乳液共沉淀法先制备出纳米SiO2乳液,再与天然胶乳共混共凝制备纳米SiO2/NR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纳米SiO2生成量和水浸泡时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了制备的纳米Si02粒径以及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纳米SiO2/NR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结果表明,采用乳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SiO2乳液及其SiO2/NR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纳米SiO2粒子增强增韧塑料的机理,纳米SiO2粒子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性能。并讨论了近年来纳米SiO2改性塑料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纳米SiO2粒子具有许多新的特性,利用它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可以得到具有特殊性能或性能更加优异的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纳米SiO2特性、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我国聚合物/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何扣宝 《化学世界》2007,48(11):675-677
采用一锅法的工艺通过甲基丙烯酸先酰氯化,再与2,2,2-三氟乙醇在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下酯化的方法,方便快捷地制备了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最佳反应条件是:二甲基甲酰胺(DMF)和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用量为5%~10%(质量比),甲基丙烯酸∶氯化亚砜∶2,2,2-三氟乙醇=1.1∶1∶0.9(摩尔比),反应温度为50~60℃,收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生产乙炔对电石的要求及乙炔清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乙炔大部分仍是由电石制得。然而由于工业电石除CaC2 外还含有很多杂质 ,所以生产乙炔不仅要求电石的纯度、粒度 ,还要求水温。一般电石的块度采用 8~ 2 5mm ,发生器温度控制在 85± 5℃ ,乙炔气体中含H2 S、H3 P、NH3 等气体会使氯乙烯合成氯化催化剂活性下降。因此 ,必须对乙炔气体进行清洁。采用次氯酸钠液体的氧化性将乙炔中的杂质氧化成酸性物质而除去。  相似文献   

13.
将制备好的Al2O3-SiO2-ZrO2-TiO2复合溶胶在担载体上涂膜、干燥、烧成,制成了有担载体的复合膜。应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Al2O3-SiO2-ZrO2-TiO2复合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孔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溶胶性能和烧成制度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污水处理实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铝、正硅酸乙酯、氧氯化锆、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适合涂膜的复合溶胶.  相似文献   

15.
固体酸S2O2-8/ZrO2-SiO2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华  华平 《应用化工》2003,32(3):30-32
用S2O8^2-浸渍锆硅复合氧化物,制得固体酸催化剂S2O8^2-/ZrO2-SiO2。用马来酸酐与正辛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与硫酸、对甲苯磺酸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给定反应,S2O8^2-对ZrO2-SiO2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S24^2-;当n(Zr):n(Si)为l:6,用硝酸铵作硅酸钠的沉淀剂,用0.7mol/L,的过硫酸铵浸渍12h,在550℃下焙烧3h制得的催化剂S2O8^2-/ZrO2-SiO2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用于催化马来酸酐和正辛醇的酯化反应,可得无色透明的酯化产物,3h内酯化率达98.4%,较S2O8^2-/ZrO2-SiO2催化剂的酯化率提高了约18%.  相似文献   

16.
肖文香 《广东化工》2009,36(7):11-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锯了SiO2含量较高的TiO2/SiO2复合氧化物,并采用SEM,XRD、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复合物是由TiO2和SiO2纳米颗粒所组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聚集体,钛氧基强通过Ti-O-Si键固定于SiO2基体中,TiO2主要以无定型态存在。实验发现,在紫外光作用下,TiO2/SiO2复合物与H2O2协同作用,对有机染料曙红B溶液具有较高的催化降解效率。复合物对曙红B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Cu2+、Mn2+催化下H2O2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为:溶液pH值为7,反应温度为30℃,100mL质量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需加入1mL浓度为0.01mol/L的CuSO4溶液,15mL浓度为0.01mol/L的MnSO4溶液,2mL体积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去除率达到96.85%。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反应过程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8.
Ca2+/H2O2降解水中孔雀石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性条件下,研究了Ca2++H2O2降解水中孔雀石绿(MG)过程. 结果表明,加入Ca2+明显促进了MG降解,可使其脱色率由20%升至98%. 随着H2O2加入量的增加,MG的脱色率在最初的10 min内显著上升,当H2O2/Ca2+(摩尔比)>5时,2 h后Ca2++H2O2降解MG脱色率均能达到98%. 随着温度的升高,MG的脱色率显著上升. 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的加入抑制了Ca2++H2O2降解MG,当抗坏血酸浓度达到1 mg/L时,降解率为0,说明在Ca2++H2O2降解MG体系中存在着氧化作用. 在避光和光助条件下,加入Ca2+均能明显缩短MG的降解时间,说明Ca2+对其降解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Fe2O3-GeO2-SiO2-K2O 复合催化剂合成2,3,6-三甲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筛选出组成为Fe2O3-GeO2-SiO2-K2O 复合催化剂,确定较优化的制备条件、反应条件和再生方法。单管放大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反应活性及选择性高(间甲酚转化率接近100%,2,3,6-三甲基苯酚选择性96%以上)、使用寿命长(3 000 h以上)、操作性能稳定、操作弹性大和易于再生等综合性能,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H2O2改性溶胶-凝胶法制备ZrO2基催化剂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性溶胶-凝胶法,以H2O2除去胶体中Cl-后,用蒸馏法干燥,制备了ZrO2粉末. 考察了H2O2/ZrO2摩尔比、蒸馏温度及煅烧温度对ZrO2粉末结构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H2O2/ZrO2摩尔比1:2,蒸馏温度80℃,煅烧温度500℃. 产品为粒径12~16 nm的类球形高纯四方相纳米氧化锆颗粒. 该粉末担载5%(w) Cr2O3后用于CO2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丙烷转化率为53.4%,丙烯收率为38.1%,CO2转化率为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