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期刊论文数量与期刊自引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期刊被引用频次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期刊的自引问题也屡被提及。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数据,从期刊论文量与期刊自引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并采用个案对照分析的方式,都发现了期刊引用量提高的同时,期刊自被引率也在提高,期刊论文数量的增加,期刊自被引率也在增长的特点。期刊自被引率过高的原因是多样的,特别是在核心期刊被高度关注,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优质稿源,也是期刊自被引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但期刊被引频次作为期刊评价的一种指标,应杜绝期刊的人为自引行为,使期刊被引频次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核心期刊零被引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19种神经病学核心期刊2012年的零被引率,并与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呈正相关,与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呈负相关,而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复合5年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与零被引率无相关性。【结论】 零被引率与引用半衰期、基金论文比、学科扩散指标相关,可通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论文的创新性及学术性来降低零被引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现状,并探讨期刊类型与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相关性,为学者选择期刊宣传科研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论文的引用频次、发表国别、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等信息。【结果】 目前我国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最低。2011—2016年,开放性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类型具有低相关性。肿瘤学meta分析的非开放性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结论】 肿瘤学meta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论文质量仍然是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1998—203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不同类别的医药卫生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这两项指标在医药卫生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提高医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措施。本文作者认为,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目前仍然是评价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医药卫生类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学相关期刊2003~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中国知网(CNK 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获得国内9种寄生虫学相关期刊2003~2010年发表的、被引频次≥20次的76篇论文作为寄生虫学的高被引论文。分析高被引论文发布的年份、栏目、作者、作者机构、被引频次、所研究的虫种、研究方向等信息,为编辑制定选题组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对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1993~2012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都比较高,大于0.700的在16种以上;无论是期刊之间还是期刊内部,总被引率、被引频次相差都比较大。被引频次从第4年进入高被引区,从第9年开始逐渐达到峰值;30篇最高被引论文中,研究化学的有20篇,约占66.7%,且都是1999年以后发表的。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的900篇高被引论文中,研究化学的有540篇,占60%,化学工业技术类有259篇,占28.8%。综述文章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7.
图书情报学17种核心期刊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NKI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所确定的17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2006至2008年的载文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对载文量及被引篇数、被引基金论文比、被引基金论文的基金分布、期刊被引频次、单篇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和高频次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解读,以了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并与前期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国外期刊论文被引峰值年代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2004年SSCI收录5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2003年、2004年、2005年发表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并观察不同出版周期、出版语种、出版国家及不同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期刊被引年峰值年代的差异。[结果]SSCI收录5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2003-2005年发表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分别为发表后(5.4±2.4)年、(4.6±1.8)年、(4.0±2.0)年,被引峰值年代随时间发展逐渐提前,不同国别、不同出版周期及不同文献计量学指标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被引峰值年代不同;出版语种对被引峰值年代可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网络环境下,国外期刊论文被引峰值延迟,而期刊出版国家、出版周期及文献计量学指标对期刊论文被引峰值时间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惠伶 《情报科学》2008,26(3):409-413
近年来,对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仅依赖于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已经不能完全反映作者的学术水准,一种新型的评价指标h-指数正在日渐受到相关领域人士的关注,并逐步加以应用。随机抽取了我国部分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计算出它们的h-指数,并与SSCI收录的部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进行了h-指数的对比,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评价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参考。数据集来源于我国图书情报学部分核心期刊1998年-2006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收录及引用的期刊论文,不包括专著、会议论文等其它文献类型。  相似文献   

10.
邓秀林 《现代情报》2007,27(5):154-155
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基础,以《中州学刊》为例,对该刊5年间各栏目发表论文的情况和论文被引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用论文被引率作为各栏目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定量而客观地评价社科学术期刊各栏目的学术影响力,社科学术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的大小与各栏目发文量的大小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12种植物学期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引用期刊数、扩散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论文地区分布数、平均引用率、普赖斯指数等11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万方数据知识链接门户www.sci.com.cn检索的结果,对期刊的学术水平进行了单项的和综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医学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和儿科学的166种期刊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19、0822和0455,P值均<0001。 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较强,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并分析14种图书馆情报学核心期刊2004—2010年所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对各期刊的被引率、期刊自引、互引、被引频次区间分布和即年指标等进行客观分析,以了解我国图书馆情报领域学术成果交流、渗透和利用情况,并与前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各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办刊现状,以期为各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一些评价机构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水平高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出的计算机科学类核心期刊中的10种,分别从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这两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给出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方法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对2007至2009年5种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及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基金论文比和引用半衰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至2009年《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 0 4 2、1152、1311,影响因子分别为1.224、1.270、1.359,即年指标、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增高,且影响因子近年来始终在国内美容整形外科类期刊中排名第1位,学术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是我国美容整形医学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要核心期刊;同时,该刊可以适当增加载文量,还需要更加重视基金论文的选用、论文参考文献的新颖性及期刊的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16.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 Scopus 数据库中的8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从期刊零被引论文分布、统计当年前三年的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可引用论文数量等指标的相关系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时间变化,期刊整体的零被引论文数量在不断下降,但是较为稳定的状态;大部分期刊的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和可被引论文数量成正相关,少数期刊的相关性不强;零被引论文数量与篇均被引、自引论文数量、总被引次数等指标间整体上的相关性较低,甚至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预防医学类期刊引证指标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及中国知网,对31种预防医学类期刊的引证指标及其与零被引论文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刊零被引率平均为49.16%;复合影响因子为0.451(0.070~1.354),复合即年指标为0.060(0.006~0.507),引用半衰期为5.7(3.3~7.4),被引半衰期为4.8(3.4~7.6),引用期刊数为492(145~1332),被引期刊数为490(106~1256),他引总引比为0.84(0.41~1.00),互引指数为1.17%(0.08~3.58)%。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被引期刊数和零被引论文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08,-0.382,-0.430,P值均<0.05), 引用半衰期和零被引率呈正相关(r=0.578,P<0.05);而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与零被引论文率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54,-0.149,0.341,-0.167,P值均>0.05)。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研究,对期刊《地学前缘》2007年影响因子特别高的原因给出了分析,认为高影响因子与实际被引文章的平均被引次数增大及未被引文章数的相对减少直接相关,即相当于在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增大了分子并减小了分母,从而使影响因子变大。其深层原因主要是:①《地学前缘》2005~2006年发表的油气类、矿物岩石类和环境污染及治理类文章在2007年被异常多引;②2005~2006年发表的文章在2007年受关注程度较高,89.8%的文章被引用,大大高于影响因子居次高位的2009年的75.2%,同时,引用文章的期刊数比2009年多出23种。分析结果还表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集中发表会对主题性期刊的统计指标有重要影响,它们能产生集团效应,大大提高主题性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探讨该类期刊在提高影响力方面的措施。【方法】 收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13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在2011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对其作者数量、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第一作者职称、第一作者学历、基金资助情况以及论文下载频次、篇幅、类型及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刊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相关性不大,零被引率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呈负相关。高等院校的零被引论文占比最大;零被引论文随完成论文合作机构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基金资助论文的零被引率高于非基金资助论文;资助项目少的论文零被引率低于资助项目多的论文。篇幅短的文章或不系统的研究性论文较少被引用。摘要信息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综述型论文零被引率小于研究型论文。【结论】 各刊发文量与零被引论文量间的关系视具体情况而定。针对零被引论文占比较大的稿件,即高等院校及任务类稿件,应在论文发表前的各环节进行协同控制。要加强及重视摘要信息的规范编辑。对来稿字数应作要求。编辑要及时掌握研究领域动向,加强与资深专家及学科带头人间的沟通,积极约稿。尽早发表并提高论文的显示度,进而减少零被引或低被引文献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