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纸化病案"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意指病案不再以纸张形式存在、流动、保存和使用,而是全部通过计算机处理和保存.病案管理无纸化包括:(1)将历史纸质病案通过缩微、扫描存储于服务器或存储介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病案的存储、查询、利用[1];(2)电子病历及其电子化存储.无纸化病案是现代病案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病历技术迅速发展,病案电子存储是现代化医院管理和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2].  相似文献   

2.
电子病历的核心是临床数据存储库,本文以中山市人民医院电子病历项目为案例,介绍了在新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建立临床数据存储厍、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化存储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案,重点阐述了建立临床数据存储库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项目实施后的应用体会,为后继电子病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仍然有未归集到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纸质病案的存在,常见的不能直接归入电子病历系统的纸质病案主要是知情同意签字单、特殊的检查报告单、高值耗材条码粘贴记录单等,这些不论是患者的后续医疗,还是法律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病案资料。对于这部分未能直接归入电子病历系统的病案资料,医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纸质病案清单,便于病案归档时的核对,病房医护人员注意纸质病历的保存和管理,病案科对于收回的纸质病案进行核对、整理、数字化、装订、入库保存,复印借阅按照规定执行。将未能归集到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纸质病案进行数字化,常采用扫描的方法,形成图像文件,再转换成标准的FDP格式,存储到病案服务器中,与电子病历系统对接,形成一份完整的电子病案资料。以达到病案归档的完整性,便于信息利用。  相似文献   

4.
电子病历应用日趋成熟,电子病历以文档的形式归档和查阅利用是病案管理的重要课题,其目的是能实现病案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示、智能化应用。本文基于Microsoft.NET平台框架,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c样2005开发工具设计了电子病历文档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病历文档自动归档、数据审核和病历网络查阅的功能。其实现的功能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病案利用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综述法归纳出目前我国常用有4种病案存储模式,纸质病案存储模式、扫描病案存储模式、微缩胶片病案存储模式、电子病历无纸化归档系统存储模式.纸质病案查阅方便、资料完整、有法律效力,但不能无限期保存,储存空间需求大.扫描病案以影像照片格式保存,能够保持病案原貌、无法律效力、方便复印、实现网络查阅,但无法实现统计、阅读速...  相似文献   

6.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应用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志香 《中国病案》2009,10(11):23-23,22
目的积极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努力提高病案质量。方法分析病案在防范医疗风险中的作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优、缺点,及电子病历需完善之处。结果电子病历是临床信息化建议和发展的需要,医务人员应积极支持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结论病案质量体现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电子病历的临床应用,电子病历的监控体系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字技术对病案进行管理和应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将医院库存的纸质病案和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病历分别采用图文扫描和格式转换技术形成电子病案;其次,建立电子病案系统,实现对电子病案的归档存储、阅读浏览、检索统计和管理维护的计算机网络化操作。  相似文献   

8.
蒋宏  刘玲玲 《中国病案》2011,12(6):40-41
目的比较观察电子病历对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病案委员会发现差错,由医务处确定处理的病历共514份,其中完全手写病历244份,电子打印病历270份。差错分为纯粹电子病历引起的、责任心不足和能力不足三部分,比较两组差错的构成。结果与手工病历相比,电子打印病历差错发生率1.99个/份,较手写病历2.78个/份明显减少;电子打印病历差错中完全由电子病历因素引起的差错占5.96%;责任心不足引起的占44.88%,较手工病历的55.38%有所下降。但能力不足所引起的差错由44.62%增加到49.16%。结论使用电子病历,可以提高病案质量,但更需要提高病历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9.
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及规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列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及电子病历的规范管理提到了议事日程。尽快解决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医疗系统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抓紧对电子病历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力求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的整体框架,确保电子病历的基本标准及其法律地位,提出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电子病历管理办法,加强医院系统电子病历的管理,完善电子病历的调用机制,协调各部门在电子病历管理方面的职能,为电子病历真正走入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病历对病案回收效率及病案首页质量的影响,为电子病历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实施电子病历前(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临床科室的病案回收数量、回收率、平均回收时间,从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3个维度对实施电子病历前后2个时段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施电子病历后2、3、7个工作日回收率分别由23.78%提高到42.45%、由38.17%提高到56.55%、由86.12%提高到92.75%(P=0.000),平均回收时间由(4.50±1.50)d降低至(3.42±1.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18,P=0.000)。应用电子病历后病案首页项目完整率、规范率和逻辑符合率明显优于应用电子病历前。结论电子病历明显提高病案回收率,提高病案首页质量,值得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北省医疗机构病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专栏,对湖北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病案科进行网络调查,获得2018年医疗机构病案科电子病历和签名技术使用、病案贮存、病案质控和病案信息安全等方面情况。结果116家医疗机构均使用电子病历系统;但使用电子病历归档技术的占56.03%,全部病案使用CA签名的仅占7.76%,病案手工签字占65.52%;纸质贮存病案占到69.83%,开展病案终末形式质控的机构占比最高,为91.38%,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住院病案首页质控比例最高,占45.26%;长期贮存全部影像医疗记录的有75家,占64.66%,没有脱敏流程就导出病案信息的机构占34.48%。结论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广泛,但电子病历归档技术和病案无纸化应用有待推广;病案质控仍以传统的人工质控开展为主,信息化质控手段使用有限;仍有部分医院病案信息无法以影像的方式长期存贮,病案信息利用上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病案是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真实的诊疗记录,其证据属性应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角度来构建。对病案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合法、客观、具备关联性进行管理。但实践中病案的证据价值却因书写、保管、质量监控等环节的不规范而严重受损。同时,在电子病历的推广使用中也出现了新的技术问题,导致其证明力受损。因此,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病案证据意识、依法规范病案的书写与保管、建立严格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完善病案的质控体系,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病案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伦理原则体现在病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病案管理要求各项病案管理操作满足符合患者利益、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患者知情权及遵守法律等医学伦理要求.医学伦理贯穿于病案管理的始末,包括病案书写中的住院问诊、临床检查、诊疗计划、手术治疗、日常查房,病案归档中的纸质病案和电子病案的收集、整理、汇总和保存等,病案提供中的患者或第三方对病案资料的获取、临床或科研人员对病案资料的获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电子病案成为现代化病案管理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文章提出在电子病案的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一标准、电子签名的可靠性、真实性易受质疑,有信息泄露和破坏的风险,以及医师责任心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定电子病案统一标准,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教育和病案质量培训,提高硬件设施等措施,保障电子病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减少纸质病案的污染是病案管理的重点,其突出问题是患者和医师需要签字的病历内容必须在病区产生并收回保管。为解决这个问题,探讨仅针对未使用电子签名的基层医院减少纸质病历在隔离病区的产生,进一步从源头遏制纸质病历在隔离病区受到污染。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病历的书写应更加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病程的完整记录以及特殊病案的标识,保证特殊病案资料的完整准确。为减少纸质病案在隔离病区的流通和污染,医院可在与上级部门沟通申报的情况下对新冠肺炎病历签名的时效性和签名授权予以调整,采用医师补签、患者授权代签或患者免签等方案。传染病诊治中临床注重防与控,其病案中的签名可特事特办。疫情的出现也督促应进一步加大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基层医院应适当加大力度应用电子签名,大型综合医院应向更为科学严谨的无纸化病案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文岩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6-1648
目的探讨封存病案的方式及流程,以达到依法、按流程封存病案的目的。方法对我院发生的关于医疗纠纷所封存的病案进行资料采集,讨论我院封存病案的方案是否合理。在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对病案封存的认识,讨论封存病案的最佳方式及流程。结果医疗纠纷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其造成的封存病案数量也随之增加。对纠纷病案封存要高度重视,改进方式优化流程,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并保护医疗主体。结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对封存病案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所以病案封存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封存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循证医学发展和病案调阅频率提高,方便、快捷获取所需病案成为病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引入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电子标签三种病案示踪技术对病案进行管理,从信息读取能力、信息存储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现状角度对这三种病案示踪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各种病案示踪关键技术的特点,凸显了RFID电子标签技术在上述三个方面优势明显.探讨整合条形码技术或二维码技术与RFID电子标签技术进行管理病案的优势,弥补三种病案示踪关键技术独自管理病案的不足,整合方法更加安全、快捷、有效地提高病案示踪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