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淑娟  张蕊 《当代护士》2014,(11):26-27
综述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中医足浴、经络腧穴按摩、情志护理等,认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在癌性疼痛的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举举足以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癌性疼痛患者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的探讨。方法:通过对癌痛患者的评估,采取心理、药物等方法的止痛护理。结果:通过正确评估癌性疼痛,以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以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癌症疼痛能够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3.
癌性疼痛的评估和非药物性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家Lisson说过:“疾病可以伤害肉体,而疼痛可以摧毁灵魂”。疼痛是癌症患者最主要的问题之一,WHO调查认为,进展期癌和末期癌患者75%~90%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经过治疗,90%的癌性疼痛可缓解。因此,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可以说就是对疼痛的护理。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有效地治疗和护理癌性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较舒适、平静地度过最后的宝贵时光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癌性疼痛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我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67例作为实验组,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以不同的护理干预;以我科2009年5~11月收治的经一般常规护理的癌性疼痛患者共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药使用、疼痛缓解、药物依赖及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镇痛药的使用、药物依赖、情绪变化、疼痛缓解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科学的临床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中医科、疼痛科、肿瘤内科的第一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结果中医组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明显轻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明显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性骨痛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肿瘤科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伴疼痛的患者30例,回顾性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疼痛均得以有效缓解,无压疮以及病理性骨折发生。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疼痛专科医护人员的配备,做好疼痛的各种标志,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及针对性护理措施,足提高癌性骨痛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的评价方法,分析其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择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内科于2014-06—12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对其实施疼痛护理,并在护理前及护理后对患者实施VAS视觉模拟评价,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与护理前VAS评分比较,经过14 d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平均分)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例数三方面,护理后与护理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海飞  东文霞  李俊红 《现代护理》2007,13(7):1807-1809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癌性疼痛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护理人员在疼痛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104名护理人员:对癌性疼痛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做出综合评分。结果总体临床护理人员对癌性疼痛护理的相关知识的认知率不高;不同科室及职称背景的护理人员对癌性疼痛的护理的理解程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癌痛治疗原则和新进展等相关知识在护理人员中普及率不高;不同的科室、背景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癌性疼痛护理的认知水平根本在于加强癌痛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肺癌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癌性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幅度更加大,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缓解肺癌患者的癌性疼痛,促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患者术后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66例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33例接受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实施的护理干预,评价并比较患者术后情况、疼痛视频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芬太尼用量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性疼痛护理策略团队用于胃癌患者术后癌性疼痛管理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癌性疼痛,并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癌性疼痛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疼痛是由于癌症及某些癌症的治疗措施引起患者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状况、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以及他们对生存质量的满意度。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以及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追求,疼痛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对癌性疼痛在护理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癌晚期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础信息,采用疼痛管理障碍问卷调查患者疼痛管理障碍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肺癌晚期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调查显示,肺癌晚期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评分(3. 25±0. 2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癌晚期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水平、镇痛药给药途径、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消极应对方式、疼痛管理系统宣教(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晚期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影响因素有文化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消极应对方式、疼痛管理系统宣教(P 0. 05)。结论肺癌晚期患者易发生癌性疼痛,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影响因素有文化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消极应对方式、疼痛管理系统宣教,应给予针对性的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朱春柳 《妇幼护理》2023,3(1):246-249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在其护理中施以疼痛护理及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 收治的 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采用疼痛护理结合临终关怀。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疼痛情况、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 后,研究组的 SAS、SDS、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 SF-36 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胃 癌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疼痛护理及临终关怀,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疼痛感与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癌性疼痛相关问题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据统计至少有40%的癌症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则高达80%伴有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全世界每年有250万人因癌症疼痛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死亡,每天都有350万癌症患者在癌症疼痛的折磨中艰难度日。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病情预后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重视癌性疼痛患者的家庭治疗是十分重要的。重点阐述了患者家属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对癌性疼痛的家庭护理从观念更新、家人作用和处理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通过与医务人员的有效配合,在康复期间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有效解决肿瘤患者合并癌性疼痛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方法在肺癌合并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肺癌合并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镇痛与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融合了人文关怀与整体护理理念的五步叙事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焦虑改善情况及出院时对住院期间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法干预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叙事护理方法对肺癌合并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缓解患者主观疼痛感受,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焦虑,促进医护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姑息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癌性疼痛情况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姑息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薇  吕红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55-7855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护理评估的实施在提高癌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疼痛≥1个月的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评估流程,干预组采用我院自制《慢性疼痛护理评估流程》进行疼痛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每日爆发疼痛和药物解救的次数、疼痛控制的分值上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慢性疼痛护理评估的实施,达到轻度疼痛或者无痛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癌症患者疼痛的临床评估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癌性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是一种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临床上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处理有关癌性疼痛的多方面知识,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及治疗、护理技能,及时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就医的11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采用VAS、SAS、SDS、SF-36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癌性疼痛改善程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接受护理前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接受护理前评分,研究组患者以上评分结果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癌痛及负性心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穴位敷贴联合护理干预对使用盐酸吗啡的癌性疼痛患者痛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穴位敷贴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癌性疼痛,对照组仅使用硫酸吗啡治疗癌性疼痛。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FACT-L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吗啡副作用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穴位敷贴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可有效控制疼痛,减少吗啡副作用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