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源泉和灵魂,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发扬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表现出的地域间多样性,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现代中国建筑.以青岛火车站为例,从建筑造型、流线及总平面、室内空间3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表达地域文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地域化的设计元素能够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多元化的体验.随着场所地域化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建筑更新设计中在参考现有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装饰元素,利用建筑设计理念,在实现地域文化在结构美学与装饰艺术美学完美融合的同时,推动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基本功能的需求,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加美观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其中,将地域元素蕴含其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就是人们所喜爱的建筑之一。而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各个地区风格迥异的地域特色,包括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也是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是从根本上形成不同地域建筑种类风格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在建筑改造中增加地域元素设计,就个人经验看法对其设计内涵、要点及应用做了一些概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建筑千篇一律,随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意识加深,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对建筑性质及本质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客观论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及美学原理,形成具有一定韵味和文化内涵,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契合,是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方面的发展趋势。该文针对当前建筑设计面临的国际式风格泛滥的问题,结合具体设计实例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寻求一种积极延续地域性建筑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除考虑建筑技术以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文化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从而提高建筑空间的艺术气息,并丰富建筑设计形式,使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空间功能的需求,还能够感受不同建筑设计带来的文化体验,其中就包括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为例,分析了其总体布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并探索了如何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方法,以加深对现代建筑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地域性建筑是以地域主义思想为理论原则来进行创作设计的建筑。狭义的地域主义也称为乡土地域主义,一个地区中的乡土建筑是当地居民长期创造的结果,在设计中我们往往通过一个地区的乡土建筑和地域性元素来寻找创作灵感和依据。建筑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广西地域性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地域性特色的应用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增强居住者对所在地域的归属感及认同感,提升整体文化底蕴和地域形象。  相似文献   

8.
岭南生态地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如何将其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使设计适应自然生态规律并具有地域性特征,已经成为建筑创新的重要探求方向。本文以广州萝岗区行政中心区规划设计为例,从生态地域建筑文化出发,寻求将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运用于现代公共建筑设计的切入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9.
张胜松  陈蓓 《世界建筑》2023,(1):110-113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地域文化和建筑逐渐被吞噬。本文以批判的态度,从现代的普适性和传统的地域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在地域性建筑设计实践中验证地域建筑现代化设计策略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徽派建筑特色在九华山花台停车楼设计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慧  张笑笑  王苗苗 《工业建筑》2014,(5):31-33,78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研究和挖掘徽派建筑特色对设计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建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作用。九华山花台停车楼设计方案从构思到具体设计,融入了现代建筑设计需求与徽州地域文化理念,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吸收、转化、融合和创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圣地。博物馆建筑代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水平。创意是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灵魂。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现代博物馆建筑实例的分析,研究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创意,探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共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媛  潘明率 《山西建筑》2005,31(3):16-17
简要分析了网络作为工具和媒体对传统博物馆的作用.论述了数字博物馆的特点,并就数字博物馆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满足新型社会条件下人们对建筑的复杂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部分实例分析了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建筑,并探索博物馆利用地下空间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的不同表现手法,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化,基于现代空间手法的灵活运用以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博物馆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空间环境,并完善与拓展自身功能成为其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是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这种新思路的初探。  相似文献   

14.
王小溪  申亮 《山西建筑》2011,37(8):12-14
对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进行了分析,从博物馆陈列设计与馆舍建筑空间的关系,以及陈列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并对未来我国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大学博览园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博览园是集标本收藏、教学示范、科学研究、科普展览、休闲娱乐、园林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在充分认识建立博览园的意义和目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博览园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其景观设计应突出博览建筑的展示主题,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人们参观的心理感受,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通过景观节点及景点的设计实践表明:博览园的景观设计是综合性的,从宏观上可以扩展到博览园的整个空间,从微观上可以包容博览园的一草一木,只有宏观和微观的结合,景观与建筑的和谐,文化和历史的协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叶菁  齐康 《建筑与文化》2016,(3):99-101
文章主要介绍青州市博物馆的创作历程,论述其设计构思是基于自然环境的融合、历史文化的表达,以流动、通透、开放的新型博物馆展览空间,非线性的多曲面造型,创造出基于地方特征、富有个性特色的现代博物馆建筑新风格。  相似文献   

17.
苏敏静  孟聪龄 《山西建筑》2005,31(24):37-38
基于现代建筑理论对“建筑与文化”关系的思考,针对文化与建成环境的紧密关系,从文化特性与建成环境、文化模式与建筑模式、文化用于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建筑设计应以所在环境的文化特性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福清文化会议中心和华侨博物馆的方案设计的概括和分析,阐述如何利用现代建筑语言在公共建筑设计上表达复杂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复合功能,"符号化、景观化"的设计方向误导了人们对博物馆建筑的全面理解.博物馆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能,要求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应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深刻剖析博物馆建筑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20.
焦宇静 《华中建筑》2012,30(6):136-139
现代性已成为当下主流的建筑设计思路,传统的建筑要素往往被忽略。该文将主要论述传统建筑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传统建筑语汇与现代手法协作。通过一个关于徽派建筑的实例,阐释如何以现代思维释放传统建筑形削背后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