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十日在广州举行。协作单位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院的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讨论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制定统一的编写大纲。与会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讨论了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和中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八年六月全国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确定编写一本中国哲学史教材,供高等院校哲学专业选用。这一教材的首次编写工作会议,在教育部的指导、关怀下,已于十月下旬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范学院五个协作单位的代表。南开大学代表列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在党的十一大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组织的《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三月在广州举行。协作单位除南京大学外,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范学院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列席会议的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广西大学、开封师院、湖北财经学院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单位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我校哲学系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研究室联合召开“中国近代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座谈会。会议于今年8月17、18日在我校举行。到会的有《哲学研究》编辑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师范学院和我校哲学系、历史系等单位从事中国近代哲学史、思想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共二十人。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大家秉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5月22——24日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筹备主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岱年先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任继愈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全国气功学会理事长张震寰先生、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徐才先生、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腊分校陈启云先生、台湾著名学者吴怡先生、武汉大学哲学系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5月22——24日在济南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筹备主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岱年先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任继愈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全国气功学会理事长张震寰先生、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徐才先生、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腊分校陈启云先生、台湾著名学者吴怡先生、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肖萐父先生、老一辈科学家张协和先生等发去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和贺辞。发去贺信和贺辞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初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了全国首次日本哲学、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通过座谈、简报、提交论文(资料)交流科研成果。本增刊选登了部份论文。为便于对日本哲学、哲学史的研究与交流,这里将在会议期间提交大会上的论文(资料)目录同时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研究中国哲学史源远流长。诸如《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直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等,都是哲学史研究的有影响的著作。但是,由于作者不能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哲学,不能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中国哲学史上的斗争,因此,他们写的中国哲学史不可能是科学的。真正把中国哲学史作为科学来研究,那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来进行研究之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石峻,1916年生,曾用名石易元、石凤岗、石柏宓。湖南零陵县(现永州市)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担任过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哲学史研究》主编,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现代哲学史研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几年来在中国哲学史的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特别是由于对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質领会得不够,产生了把中国哲学史簡單化、公式化的教条主义的傾向,这样,就更加使教学研究工作难于順利开展。党的“百家爭鳴”方針提出后,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和啟發,思想大为活躍,許多新的問題都提出来了。为了提高中国哲学史的科学水平,大家要求召开一次座談会,和中国哲学界一起共同研究解决这些問題。这些問題有的在开会前已写成孨?先后發表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最先發表的是朱伯昆的“我們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見195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其后陆續發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系的科学研究获得可喜新成果.自编和合编的各种教材《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教育部推荐教材)、《政治经济学》(教育部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部推荐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哲学史稿》、《欧洲哲学史教材》、《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等九部由省级出版社出版.《辩证唯物主义讲义》、《历史唯物主义讲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稿》、《法学概论》、《〈资本论〉第一卷解说》、《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经济学说史》、《逻辑学教材》等由学校出版.这些教材均有一定质量,其中一些教材为一些兄弟院校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一1960年下半年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举行了几次学术讨论会。讨论了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反对韩愈、李翱的唯心主义的斗争和韩愈、李翱反对佛教的斗争估价;张载哲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另作报道);朱熹哲学的作用和估价的一些问题。讨论会是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进行的。分别参加这些讨论的有修“中国哲学史”一课的一百多位同学,有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修教员和研究生。由于在讨论中认真地贯徹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着互相尊  相似文献   

13.
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已经有了近七十年的历史,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也有四、五十年了,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却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回顾七十年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照搬西方哲学史的模式,是中国传统哲学特点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四前后,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潮冲开了中国旧思想的大门,志士仁人纷纷向西方寻求真理,追求新思想、新方法。在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胡适于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开启了近代意义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胡适的哲学史观构成了中国现代哲学史观演变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地界定了哲学史的含义、对象和目的;(二)在哲学的起源上坚持杜威的“问题说”;(三)在哲学的发展根据上坚持多元的因果观;(四)把哲学方法看作哲学史的中心问题和内的线索;(五)对中国哲学的传统进行现代审视,尝试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教委指示精神,由中山大学筹办的《中国哲学史》(肖??父、李锦全教授主编)修订座谈会,已于1987年2月16日至2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西北政法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十一所院校的十八名代表,都是讲授过该书的任课教师.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杨志坚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导师萧萐父教授是中国哲学史的大家,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有关明清哲学史的论述蜚声海内外,而他所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也成为国内许多大学哲学教材的一时首选。我自己最初对中国哲学史的入门学习,除了冯友兰先生早年撰述的《中国哲学史》外,就是从先生主编的这部《哲学史》中去作解读与领会的。大体说来,佛家与儒、道两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的纲骨,这一点即使现在看来也不为过⑤。于是,佛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理解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面向。自近代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适应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教学实践的需要,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应运而生。它们宛若春日的花朵,竞相开放在探索中国哲学发展的百花园中。在这个百花园里,最近我有幸摘到了一朵新蕾,这就是巴蜀书社出版的、武汉大学李维武同志编著的《中国哲学史纲》(以下简称《史纲》)。翻开这本《史纲》,我为一股清新的气息所吸引,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受益良多,久久不能忘怀。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名教学工作者,我读过许多不同版本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对比之后,深感《史纲》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好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晚年的冯友兰先生在恢复学术自信后 ,总结建国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经验教训 ,探索出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新思路。他提出的关于哲学、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哲学史的写法等独到见解 ,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的各种哲学并不都属于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范围 关于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范围,过去的传统观点还是一致的。以往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和中国近代哲学史专著,都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正当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种哲学(包括以龚自珍、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适应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教学实践的需要,各种不同版本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应运而生。它们宛若春日的花朵,竞相开放在探索中国哲学发展的百花园中。在这个百花园里,最近我有幸摘到了一朵新蕾,这就是巴蜀书社出版的、武汉大学李维武同志编著的《中国哲学史纲》(以下简称《史纲》)。翻开这本《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