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四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激光共聚焦型显微镜扫描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商品名今又生,rAd-p53注射液)对人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辐射增敏性.结果表明,rAd-p53对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效应,但其抑制效应不明显均未达到有效抑制率.放疗及联合治疗后,细胞抑制率及凋亡率明显增高,形态和周期均发生变化,但两者直接差别不显著.以上说明rAd-p53对人淋巴瘤细胞的转染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增强细胞对辐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状态对人卵巢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3株人卵巢癌细胞p53基因的存在状态,以四甲基偶唑蓝(MT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比较不同p53基因状态的肿瘤细胞在1~1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体外生长及凋亡率。结果显示,p53野生型的A2780细胞^60Coγ射线照射后发生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而p53基因突变型的A2780-CP细胞和缺失型的SKOV3细胞则呈现较强的辐射抗性。本研究结果说明,人卵巢癌细胞的p53基因状态直接影响其对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辐射诱导对p53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p53突变型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系)的影响.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为对照,用复制缺陷型p53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转染经0.5、1.0、2.0 Gy γ射线照射的HT-29细胞,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并用克隆形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0.5 Gy辐射诱导明显提高了AdCMV-p53转染对HT-29细胞的抑制,促进细胞凋亡.0.5Gy辐射诱导对AdCMV-p53转染HT-29细胞的抑制杀伤的增强作用最强,0.5 Gy辐射诱导及40 MOI和80 MOIAdCMV-p53转染对肿瘤的抑制率比同等剂量下单纯转染组分别提高约50%和20%,比0.5 Gy单纯辐照组提高40%.因此,0.5 Gy辐射诱导可有效增加低于80 MOI AdCMV-p53转染对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辐射诱导AdCMV-p53转染HT-29细胞以最大辐射剂量不超过1.0 Gy及AdCMV-p53转染量低于80MOI为宜.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剂量辐射结合腺病毒(AdCMV)载体介导的p53基因转导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基因转移效率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用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介导入p53基因转染1 Gy X-射线预辐照的A375细胞系,RT-PCR检测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阻滞及外源性P53蛋白表达情况,克隆形成率测定辐射后细胞存活率.用携带报道基因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 Gy X-射线辐照可较高地增加AdCMV-p53对A375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转导的外源性野生型p53可在A375(wtp53)细胞中高效表达,并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滞;单纯转导p53对A375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和生长抑制效应;而转导p53后给予X-射线辐射,当剂量达到4 Gy及其以上时,48h后AdCMV-p53感染组细胞开始出现明显形态改变,克隆存活率明显低于AdCMV-GFP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显示存活曲线下移,4Gy时细胞存活率就减少了1个量级.小剂量辐射既可有效增加AdCMV-p53介导的p53转导,又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副作用;转导野生型p53的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显示P53过表达;过表达的P53蛋白虽然对A375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但可明显增加其辐射敏感性.这表明p53是基因治疗黑色素瘤较好的侯选基因,也为临床上放疗联合基因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实验室依据,即减轻临床上对于辐射敏感性差的肿瘤单纯大剂量照射或单纯基因疗法中rAd-p53制品用量过大而给病人造成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重组体(Replication deficient adenovirus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recombinant,AdCMV-GFP)为对照,用p53腺病毒重组体(Replication deficient adenovirus p53 recombinant,AdCMV-p53)转染经0、0.25、0.5、1.0、1.5和2.0Gy γ射线预辐射的HepG2(wtp53)、Hela(wtp53,wtP53低水平表达)和HT-29(mtp53,mtP53过表达)细胞,用克隆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探讨AdCMV-p53转染对p53基因状态与功能不同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AdCMV-p53转染不仅明显提高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而且与肿瘤细胞内在p53基因状态与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施勤  鲁严  许志祥  徐颖  张学光 《辐射防护》2001,21(3):166-170
本文运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人淋巴细胞恶性肿瘤株8226、U266、Raji、Jurkat、Daudi p53基因状态,RT-PCR半定量检测了Bcx-xL的mRNA的相对表达,DNA片段释放法检测细胞受照后24h的细胞DNA链断裂量,探讨了p53基因功能状态及Bcl-xL基因表达对细胞株8226、U266、Raji、Jurkat、Dsaudi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恶性肿瘤株8226、U266、Raji、Jurkat、Daudi均存在p53基因突变,高表达Bcl-xL基因的细胞株较低表达细胞株有较强的辐射耐性。  相似文献   

7.
观察LGK-974(CAS:1243244-14-5)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辐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LGK-974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克隆形成法确定1.0mmol/L LGK-974对HepG2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H2DCFH-DA探针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及其下游NQO-1、HO-1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GK-974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增殖,24、48、72 h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14、0.536mmol/L(p0.05);1.0mmol/L LGK-974对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0)为1.37;LGK-974能增大辐射产生的ROS水平(p0.05);照射后Nrf2及其下游基因HO-1、NQO-1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均增加;LGK-974能降低辐射对Nrf2、HO-1和NQO-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增加作用(p0.05)。由此得出,LGK-974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明显的辐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Nrf2信号通路,阻止细胞缓解辐射产生的氧化压力。  相似文献   

8.
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GFP)为对照,用复制缺陷型p53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转染经0.5、1.0、2.0Gyγ射线照射的HT-29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探讨辐射诱导对AdCMV-p53转染p53突变型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0.5—1.0Gy辐射诱导明显增强40MOIAdCMV-p53转染对HT-29细胞的抑制。与AdCMV-p53转染对照相比,1d后,辐射诱导转染组G0/G1期细胞减少5%-15%,s期细胞增加2%-19%,2.0Gy辐射诱导80MOI AdCMV-p53转染组G2/M期细胞增加12%;3d后,0.5、1.0Gy辐射诱导40MOI AdCMV-p53转染组G2/M期细胞分别增加10%-13%。辐射诱导AdCMV-p53转染组细胞凋亡与辐射诱导剂量和AdCMV-p53转染剂量相关。以上结果表明,辐射诱导加速AdCMV-p53转染细胞由Go/G1期到S期的进程,促进S期阻滞和G2/M期阻滞发生。  相似文献   

9.
傅海青  鞠桂芝  苏旭  傅士波 《辐射防护》2001,21(2):89-92,118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Northern blot法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2.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p53阳性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相比,在照后1h开始升高,8h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基因mRNA水平的观测结果表明,75mGy及2.0Gy全身照射后1-48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mRNA水平均未见明显的变化;0.5-6.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h,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中p53 mRNA水平亦未见明显的改变。结果提示,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其p53蛋白表达增加是通过转录后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kras基因与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关系,先采用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建立胸腺淋巴瘤模型,取胸腺淋巴瘤和正常胸腺,分别提取总RNA、合成cDNA和提取总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对kra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胸腺淋巴瘤kras基因mRNA表达水平(2.66±1.51)比正常胸腺组织(0.93±0.30)明显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淋巴瘤kras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胸腺组织。结果提示,kras基因与辐射诱发小鼠胸腺淋巴瘤密切相关,可能是辐射致癌的一种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天然的和人为的环境电磁场若干基本概念和有关的电磁生态学观点出发,扼要地介绍了电磁辐射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和天然电磁辐射场对人类生存的不可缺少性;而更重要的则是介绍当存在着超量的电磁辐射,或者是不当使用电磁设备时,不仅会对人类的现代化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使心脑血管、内分泌、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紊乱,从而导致患病,甚至死亡。最后,从电磁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若干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ICRP94年人类呼吸道模型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永增 《辐射防护》1996,16(4):278-289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994年发表的用于辐射防护目的的人类呼吸道模型,与ICRP以往的模型进行了比较,还讨论了ICRP94年人类呼吸道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放化分离、电沉积制源、半导体α谱仪测量的方法,联合测定广东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骨骼中~(232)Th、~(230)Th 和~(228)Th 含量的结果。高本底地区9例居民骨骼中~(232)Th、~(230)Th 和~(228)Th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71±8.33)、(17.29±13.23)和(23.27±11.24)pCi/kg(鲜骨),对照地区4例居民骨骼中上述三种核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2±0.68)、(1.56±0.98)和(1.77±1.14)pCi/kg(鲜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用直接测定人骨灰中~(226)Ra 含量的方法估算人一生中体内镭的累积辐射剂量。60例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骨灰中~(226)Ra 含量的平均值为2.1×10~(-14)居里/克。婴幼组明显高于成年组;各成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性别间亦无差异。各骨中~(226)Ra 的含量不同,肋骨、脊椎骨之含量最高,而骨盆及四肢骨中含量最低。据此,估算出人体内~(226)Ra 的平均积存虽为70微微居里,并推算得每年骨所吸收的剂量,约为2.5毫拉德。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上皮靶细胞形态学参数对计算受氡子体照射的支气管的剂量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利用奥尔新兰-PAS 染色的外科切除人肺组织切片,测量基底细胞粘液细胞和的胞核深度与数目。结果表明,叶、段和小支气管的粘液细胞核深度分别为相应节段基底细胞的61%、69%和73%;此三节段粘液细胞的数目分别为基底细胞的53%、29%和28%,平均为37%。  相似文献   

16.
人的可靠性分析是广东核电站PSA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是研究电站中人的行为对反应堆堆芯熔化频率的影响,文章对广东核电站事故序列中可能出现的人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化分析,给出了PSA研究中需要的人误概率值。详细的人因分析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  相似文献   

17.
几种减小居民照射水平的人为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自强  郭明强 《辐射防护》1994,14(3):161-165
本文提出了用平衡的观点研究辐射水平变化的必要性,人为活动可以导致居民所受辐射剂量的增加,也可使居民所受剂量减少。中国居民在1988年,乘飞机使所受集体剂量增加3.6×10 ̄1人.Sv,但乘轮船、火车和汽车则使集体剂量减少5.36×10 ̄2人·Sv;居住在石煤渣砖的建筑中使集体剂量增加3.5×10 ̄3人·Sv,但居住在混凝土建筑物中则使集体剂量减小3.7×10 ̄3人·Sv。为了全面研究环境辐射水平的变化,仅研究可能引起辐射水平增高的人为活动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介绍了近几年发表的与年龄有关的核素在体内的代谢模型,它是制订不同年龄公众成员内照射剂量次级标准所必需的资料。胃肠道模型显示出,未成年人员胃肠道各段质量及内容物通过速率的不同均可影响难溶性物质对胃肠道本身的剂量,只有对1周岁以下婴儿才考虑月龄对核素经胃肠道吸收分数的影响。肺模型表明,微粒在呼吸系统各部位的沉积和廓清均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对吸入~(222)Rn、~(220)Rn子体所致气管、支气管和肺部α剂量的估算表明,以6岁儿童为最高,约为成人的3倍。已报道了氚、碘-131、铯-137、放射性锶,镭和钚等核素与年龄有关的在体内器官的代谢模型。在慢性照射条件下,可用线性方程由同一元素在成人某器官的沉积分数和生物半排期求得给定年龄人员相应的数值。可获得此类数据的元素有21个。  相似文献   

19.
人牙釉质辐射敏感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人牙釉质的辐射敏感性差异,从5个供牙个体(死者)获得了84个牙样品,并用5Gy^60Coγ射线照射每一个样品,然后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量照后样品中ESR信号相对强度。实验结果指出,就某一供牙个体的不同牙来说,在辐射敏感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5个供牙个体中每个个体全部样品的ESR信号相对强度的变异系数波动在9.3%至14.0%);但是在5个供牙个体中,每个个体所有牙样品的ESR信号相对强度的平均值比较吻合,表明5个供牙个体提供的牙的辐射敏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氚照射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离体淋巴细胞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表明:~3H-TdR 或 HTO 照射 S 期,G_2期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单体型畸变;染色单体断裂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但~3H-TdR 每拉德诱发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断裂产额约是 HTO 的10倍。HTO 照射 Go 期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型畸变。HTO 诱发双着丝点体加着丝点环与剂量的关系,适宜以 Y=αD βD_2表示。以~(60)Co-γ射线为参考辐射,HTO 诱发人淋巴细胞双着丝点体加着丝点环的 RBE 值,在本实验用的剂量率和剂量范围内不是恒定的,而是随β射线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其波动范围在2.6—1.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