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2.
晋蓖麻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蓖麻杂交种。我市从1998年引进种植。平均亩产250~350公斤,在旱坡地种植平均亩产200~250公斤,在高水肥地种植最高亩产352公斤左右。平遥县沿村堡乡西大村邱太良1999年种植10亩,平均亩产326公斤;东良庄韩荣昌种3亩晋蓖麻2号与菜豆套种,平均亩收入达1200元;该村彭加伟种2.4亩,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平均亩产304.5公斤。  相似文献   

3.
建瓯市栽培甘薯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由于品种退化,耕作粗放,生产潜力没得到充分发挥,亩产只有311公斤。1999年我市从福州、莆田等地调进了一批新品种,改进了传统的栽培方法,亩产翻一番。其主要做法是推广“五改”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罗军英 《农技服务》1997,(11):17-18
<正> 山药别名怀山药、薯蓣。安顾山药是我省的著名蔬菜之一,是一种药菜兼用的作物,在我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安顾山药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市海拔1000~1500米均能良好生长,一般亩产鲜品2500~3000公斤,1994年全市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总产达50万公斤。安顺山药肉质细,口感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它耐贮藏、适应性广,从头年11月收获后,可贮藏至春节上市,是当地春节家家必备的蔬菜。  相似文献   

5.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优质旱籼稻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开始引入福清市试种,至今已种植8年,累计推广面积8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该品种再生能力较强,作为老品种的新应用,目前在闽南、闽北及福州地区作再生稻种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深受当地农民喜爱。自2009年起,作再生稻栽培,一股头季稻亩产400--4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475公斤;再生季一般亩产220—2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340公斤以上。由于该品种低节位分蘖力强,非常适合机收低留桩再生栽培.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具有省工、省肥、省药等特点,是目前我市推广面积最大的再生稻优质品种。现将试种结果和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我区于1983年开始进行棉花双膜(地膜加营养钵育苗)栽培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至1986年全区已发展到25万多亩,使我区棉花生产又迈向一个新阶段。一、双膜栽培的优点 1 增产显著据1983—1986年全区34点次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双膜栽培亩产皮棉88.6—120.5公斤,平均98.2公斤;直播地膜覆盖亩产皮棉80.7—105.5公斤,平均88.7公斤;营养钵育苗移栽亩产皮棉76.8—92.5公斤,平均84.6公斤;直播亩产皮棉52.6—89.4公斤。平均75.2公斤。双膜栽培平均比直播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直播分别增产10.7%、16.1%和30.6%。 2.皮棉品质好双膜栽培棉花烂桃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探索怀山药中的珍品——铁棍山药的种源,沁阳县医药公司在太行山上采集了,二十余公斤野生山药,1985年在本县北金村进行了驯化试验。种植面积0.23亩,收鲜山药320.3公斤,折合亩产1386公斤,其中铁棍山药折合亩产1500公斤。较原栽培种高出一倍左右,药山药折合亩产3030公斤,较目前栽培种高25%左右。此外还有其他品种,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农村科技开发》2005,(5):43-44
京农2号是一个早熟、高产、优质的红小豆新品种。经高产栽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本品种小面积高产地块亩产达260多公斤,大面积种植亩产达120~190公斤。适于华北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张家口地区土壤、气候特点,结合历年春小麦栽培经验,我们把少耕法、配方施肥、选用新优品种、药剂防治病虫草、合理灌溉等项高产栽培措施进行综合组装,在我场12亩比较瘠薄的河滩沙壤土上试验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田间测产和室内考种测定,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在收获时因连阴雨天气而遭很大损失的情况下,实际亩产还在300公斤以上,比当地按常规种植的增产10%左右。实践证明,这是一套比较适宜我市自然条件和栽培特点的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选择抗旱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旱稻品种,在我省以启东为主的旱作地区进行多点单作和套作栽培试验与示范,取得显著效果。单作一般亩产稻谷3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达350~400公斤。与玉米2米种植组合套作栽培,铺地单产稻谷200~250公斤,加上玉米合计秋粮亩产500~600公斤。试验明确了“IRAT 109”(粳)和“农林12号”(糯)是现阶段旱稻生产上比较理想的两个品种,并对旱稻栽培技术要点作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 山东是夏大豆主要产区,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了大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的选育。经过多年的培育,选育出高产、抗病适合一年两作及立体种植的夏大豆新品种“潍8640”。一般栽培亩产175公斤左右,高产栽培亩产275公斤以上。该品种优于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现已大面积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 盐山县千童镇、盐山镇对冷棚黄瓜、芹菜、茄子一年三茬种植,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黄瓜亩产3500~4000公斤,产值3500元左右;芹菜亩产6500~7000公斤,产值7500~8000元;茄子亩产3500~4000公斤,产值2000元以上;三茬总产值1.3万元以上,扣除冷棚每年折旧,投资共计2800元,每亩年纯收益1.02万元以上。其栽培技术是:1 种植模式及接茬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我镇1999年从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种植台湾紫长茄,一般栽培亩产在4500—5000公斤,高的亩产达6700多公斤。比传统的中厦4号品种亩产高1100公斤,且质优。目前台湾农友紫长茄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4.
干辣椒栽培在我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因为栽培多在旱地、瘠薄地上种植,产量低,形不成一定规模,因此效益不高。近年来逐渐形成了规模种植,种植干辣椒要注意把好“三关”:一是品种选择关,二是栽培管理关,三是采后处理关。干辣椒一般亩产鲜辣椒1000~2000公斤,产干椒150~200公斤,高产可到500公斤,干椒率15~20%。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C4光合作物,具有较大增产潜力。近几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出现了不少亩产650公斤乃至800公斤的高产典型。任县岭南村卢东申种植蠡玉16,亩产达805公斤,尼家庄赵云相种植先玉335,亩产达790公斤。总结高产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花生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近几年已发展到百万亩。过去由于品种不对路,管理跟不上等原因,花生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产最低而不稳,一般亩产五、六十公斤。为了尽快提高花生产量,我市从1980年引进豫花一号花生品种,并进行试验和示范。各地试种结果,该品种均表现高产、优质和出油率高等优点。198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利用,五年来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试验与示范概况据试验,豫花一号地膜覆盖栽培,亩产  相似文献   

17.
<正> 寿光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依据光热条件,有利于发展麦套春棉地膜覆盖双高产栽培。在1986~1988年小面积试验、示范基础上,1989年种植面积4380亩,平均亩产(自然亩,下同)小麦306公斤,皮棉73公斤。1990  相似文献   

18.
一、2009年水稻生产情况 2009年我市水种植面积57.6万亩,占三大作物总面积的28.2%;水稻平均亩产461.9公斤,较三大作物平均亩产增加39.8%;水稻总产26.6万吨,占三大作物总产量的39.4%.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增长12.9%,较前年增长17.6%,水稻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王汉城是沅江市茶盘洲镇渔坪村村民,全家4口人,承包耕地面积0.7公顷。由于种水稻效益低,王汉城决定改变这一单调的种植模式。从2000年开始,他就尝试着马铃薯套种凉薯生产模式。从开始的小面积试验,到后来大面积种植,经过3年的摸索,王汉城取得了成功。2002年,他发展马铃薯套种凉薯0.4公顷,产马铃薯8100公斤,产值达8000元;产凉薯2.1万公斤,产值1万多元。 王汉城的主要经验:一是选  相似文献   

20.
<正> 新郑县是黄淮海平原的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长期以来是以小麦为主,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为了打破粮食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从1987年起,我们在县农技中心试验站和城关乡贾庄村分别开展了10亩小麦—玉米年亩产吨粮攻关试验研究和百亩吨粮综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列化、模式化栽培和科学化管理,夺得了两季高产。1987年攻关试验亩产1044.8公斤(小麦413.4公斤,玉米631.4公斤);百亩连片(107亩)亩产930公斤(小麦450公斤,玉米480公斤)。1988年攻关试验亩产1039公斤(小麦400公斤,玉米636公斤);百亩方亩产1003公斤(小麦494.5公斤。玉米508.5公斤),1989年攻关试验年亩产1040.7公斤(小麦420.5公斤,玉米620.2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