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运动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根据发病时运动环境不同包括多种疾病。运动病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运动病也是军队飞行人员、舰艇官兵和航天员的多发病,影响战备训练和执行任务,危害官兵的身体健康。运动病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但提出了多种运动病发病的假说,其中神经匹配不当学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神经匹配不当学说认为,来自于视觉、前庭系统等感受器的运动信号相互不匹配或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储的信号不一致导致了运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有关运动病机理的感觉冲突学说、神经不匹配学说,耳石学说、体液转移学说、神经毒性假说、血液动力学改变学说、神经递质假说,并讨论了药物抗运动病机理中的中枢激动作用和钙通道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病与抗运动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有关运动病机理的感觉冲突学说、神经不匹配学说、耳石学说、体液转移学说、神经毒性假说、血液动力学改变学说、神经递质假说,并讨论了药物抗运动病机理中的中柩激动作用和钙通道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与防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迄今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已形成多种学说,主要有多元醇通路学说、蛋白激酶C系统学说、非酶糖基化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及己糖胺通路学说等。目前国际上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药物的研究开发主要通过阻止上述通路来完成。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航海运动病是常见的航海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①感觉冲突学说:不同运动系统之间的感觉冲突,新的运动感觉与原有的感觉经验的冲突;②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学说;③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学说;④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失调控假说;⑤内分泌功能紊乱假说;⑥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航海运动病发病还受环境因素及身体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作—综述。  相似文献   

6.
运动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动病是指机体受现实或虚拟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运动病的多症状性及高个体变异性,目前尚无单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习服训练仍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传统中医的创新发展及其与电神经刺激等西医设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对运动病的防治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本文就运动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究运动病新的有效防治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人类分娩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分娩的动因和机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关于分娩动因学说有内分泌控制学说、免疫学说、神经介质学说、宫颈成熟和子宫下段形成学说等.每一个学说最终结果都是宫颈成熟和子宫收缩导致分娩活动,但其具体的发生机制(即分娩发动的"trigger"),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8.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AD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亦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针对AD发生发展的神经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如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学说、β淀粉样蛋白沉淀学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学说等。本文综述了基于上述3种学说靶向治疗AD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严重的出生缺陷之一。明确食管发育中的病因及其机制可为有效预防和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提供线索。最近研究显示,多种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包括Wnt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SHH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形成调节网络,通过时空特异性表达,维持食管的增殖、分化等过程,促进食管的正常发育。正确认识食管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对先天性食管闭锁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影响食管发育的相关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关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目前有许多学说,但每种学说都不能完全说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具体机制。原发性青光眼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性及眼部因素,眼部因素包括眼压及非眼压因素。眼压虽然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惟一因素,但仍然是青光眼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危险因素。另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最终共同通路,阻断视神经损伤通路和增强视神经存活机制的方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青光眼辅助治疗措施,目前这一领域主要包括抗凋亡途径、促红细胞生成素、抗青光眼药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晕动病前庭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晕动病是在航空、航天、航海旅行及作业过程中,由异常加速度刺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已证实前庭系统作为运动感受和加速度信息加工的核心,对晕动病的诱发及自主神经症状的产生起重要作用.虽然晕动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在感觉冲突理论的生理基础、自主神经反射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本文综述了前庭-视觉-本体感觉信息整合、前庭-海马及前庭-皮质通路与运动信息加工、前庭-内脏反射通路及前庭递质系统与抗晕动病药物靶点等的研究进展,为促进新型晕动病防治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生姜合剂抗运动病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运动病与内分泌功能的关系,为运动病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以旋转运动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拟运动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此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生姜合剂(灌胃,1.8ml/200g)的抗运动病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运动病时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有升高趋势,生姜合剂能进一步提高大鼠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论:运动病不是一种单纯的应激反应,运动病的发生可能与异常运动刺激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3.
几种中西药抗人实验模拟运动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用中药“治晕灵”的主要成分生姜、明天麻等六味草药煎成汤剂、或半量汤剂配西药脑益嗪、山莨菪碱各1 4临床常用量配成复方中西药制剂 ,与目前常用抗晕药晕海宁等中、西药的药效进行比较 ,看中药制剂或中西药复方制剂是否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病效果。方法 :选 7名敏感被试者 (女性 ,19~ 2 1岁 ) ,用旋转刺激诱发运动病至出现恶心。按拉丁方设计 ,与安慰剂 (淀粉 10 0mg)及晕海宁 (5 0mg)进行对比 ,分别观察了生姜合剂 (30ml)、晕可平 (30ml)、山莨菪碱 (10mg)、脑益嗪 (2 5mg)及上述复方中西药制剂口服后的运动病耐力。结果 :与安慰剂比较 ,晕海宁、山莨菪碱、脑益嗪、晕可平、生姜合剂、复方中西药制剂分别使运动病耐力提高 5 .4%、7.5 %、5 .9%、7.4%、32 .3 %、2 0 .4% ;生姜合剂效果较优 ,除口服时有辛辣味外 ,无明显的副作用。复方中西药制剂各成分未显示协同作用 ,而只是简单的作用相加。结论 :生姜合剂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仁德  李强  谷川 《医学综述》2009,15(5):683-685
神经侵袭是胰腺癌的特殊转移途径,近年来一些研究证实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胰腺癌神经侵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GDN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对于胰腺癌细胞的化学趋化作用及促增殖分化作用以及与神经侵袭有关的其他因子的关系等进行综述,并指出胰腺癌神经侵袭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彭海阳 《河北医学》2006,12(5):454-456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 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诊断、治疗、预后作出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积极抗休克、抗感染、高营养、高能量、早期切痂植皮、早期气管切开加高频通气等综合处理。结果:吸入性损伤加上顽固性休克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结论:早期对吸入性损伤的处理、早期纠正低氧血症以及预防休克是预防和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型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结构类似物噻环壬酯(TC)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2种质谱技术分别对TC的结构和裂解途径进行实验。结果用ESI-MS获得m/z364[M+H]+、m/z156等质谱峰,用EI-MS获得m/z363[M]+、m/z138、m/z181、m/z154、m/z221等质谱峰,并解释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结论TC的EI-MS质谱和ESI-MS质谱中所出现的主要碎片离子峰都与其结构式中的主要骨架片段符合,所有的重要碎片峰均得到了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皮质醇 (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的关系 ,进一步阐明体液因素在运动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症 (CTA)做运动病模型。 84只雌性大鼠 ,12只用于正常对照 ;36只用于旋转刺激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 ;另 36只用于前庭功能锻炼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大鼠运动病后血浆 CORT和 ACTH水平升高 ,低敏感组血浆 CORT、ACTH水平显著高于高敏感组 (P<0 .0 1) ;功能锻炼后产生适应的高敏感组大鼠运动病后血浆 CORT、ACTH水平与低敏感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运动病与应激有关 ,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 CORT、ACTH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茶苯海明是一种抗组胺类药,是治疗晕动病的有效药物,具有显著的民用和军事应用价值.本文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Ear,Nose and Throat Disorders Group Trials Register、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BIOSIS Previews等数据库,归纳所有可获得的文献,综合分析茶苯海明治疗晕动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尽管治疗晕动病的首选药物是东莨菪碱,但茶苯海明是治疗晕动病伴发恶心和呕吐时的首选药物.这可能与茶苯海明能减少晕动刺激过程中胃的运动有关.因此在治疗伴有恶心和呕吐症状的晕动病时,应首选茶苯海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