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某,27岁,怀孕6个月,于1989年5月29日下午3时被蝰蛇咬伤左足背,20小时后于5月30日11时30分入院,体检:T38.1℃,P96次/分,R24次/分,Bp13.33/9.33kPa(100/70mmHg)。神志清楚,但有疲乏呆滞,齿龈出血,皮下散在瘀斑,右足肿至膝关节,压痛明显,舌淡红,苔薄黄,脉数,白细胞15×10~9/L,中性89%,淋巴11%,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98×10~9/L,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4分钟,凝血酶原时间6分钟,证属:火毒壅盛,迫血妄行。治法: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2.
例1:再生障碍性贫血。王某,男,23岁。住院号:32708。因头昏乏力、间断发热月余,于1957年2月26日收住院。入院后,血象化验报告:红细胞0.99×10~(12)/L(99万/mm~3),血红蛋白20g/L(2g/d1),白细胞2.9×10~9/L(2900/mm~3),中性68%,淋巴36%,网织红细胞0%,血小板计数30×10~9/L(3万/mm~3)。骨髓检查报告:再生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79年以来,我科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8例,疗效尚为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经西医明确诊断,其中住院患者19例,门诊29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42岁,最小者7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6个月;鼻衄为主者15例,齿衄者15例,肌衄为主者8例,月经淋漓不断者9例;血象检查:血小板均在60×10~9/L以下,其中12×10~9/L者4例,35×10~9/L者8例,40×10~9/L者11例;血红蛋白19例在90g/L  相似文献   

4.
<正> 陈某,女,16岁。1991年4月13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2月月经初潮时量即偏多,尔后连续几次周期尚准但量仍多,未介意。1990年10月20日月经来潮后持续20天不止而去某医院诊治。血液化验: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3×10~9/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0.032×10~9/L,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4分,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住院50天,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强的松、肌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获完全缓解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配合小剂量三尖杉脂碱、利福平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急非淋白血病)3例,均获完全缓解,现报告于下。方法:三尖杉脂碱1mg静滴,日1次,利福平450mg口服,日1次;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30g,当归6g,阿胶10g(烊化),麦冬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例一赵某,女,28岁。贫血、乏力20天,妊娠80天。化验: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总数6.6×10~9/L,血小板70×10~9/L,外周血幼稚细胞4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占73.5%,呈病理形态,红系、淋巴系均受抑。诊断: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M_2)合并妊娠。入院后经输血补液一般情况好转后,请妇科做人工流产术,手术顺利,中止妊娠。用上述方法治疗30天,贫血、乏力明显好转。查: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9.0×10~9/L,血小板17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加早幼粒细胞占2%,早幼粒细胞以下各期细胞均见,比值、形态大致正常,获完全缓解。1个月后  相似文献   

6.
冯××,女,30岁。1992年3月诊。患慢性贫血病五年余,平时间断性服用B族维生素、叶酸、铁剂等。一周前因外感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而入院。入院时查体温39.8℃,面部及眼睑膜苍白,躯干及四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化验:周围血红蛋白:48g/L,红细胞:1.65×10~(12)/L,白细胞4.6×10~9/L,分叶0.61,淋巴0.39,血小板35×10~9/L,网织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正> 尤文(EVans)综合征,(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获得性溶血性贫血),临床上不常见,而伴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者更少见,现结合病例加以讨论。 病例资料 患者,女,21岁。因全身皮下出血伴黄疸20天,第1次入院。全身皮下出血点和黄染,发热,无肝肾病史。查:T38.6℃,贫血貌,全身淋巴结无触及,巩膜明显黄染,胸骨压痛,双肺(一),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Hb 80g%,RBC 2.14×10~(12)/L,PC12~18×10~9/L,网织红30~150×10~9/L,BT>10′,CT1′,总胆红素34.2umol/L,1140u,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补脾益肾法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三例,摘介二则如下。例一:刘××,女,20岁,农民。于1982年5月20日入院。月经先期量多半年余,近三月牙龈反复出血。检查:面色苍白,全身皮肤见散在出血点,双下肢大腿内侧大片淤斑,体温36.8℃,心脏听诊无杂音,肝脾肋沿下未触及。化验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3×10~(12)/L,血红蛋白50g/L,白血球18×10~9/L,中性粒细胞46%,淋巴细胞54%;血小板计数0.006×10~9/L,网织红细胞0.5%。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少见,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诉半年来月经先期,半月一次,量多色淡,历时八、九日始净,全身乏力。近三月来牙龈  相似文献   

9.
笔者十年来以益气养阴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0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男 5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12岁 ,最大 4 7例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6个月 ;伴有鼻衄、齿衄 7例 ;血小板在 ( 30~ 50 )× 10 9/ L7例 ,( 60~80 )× 10 9/ L5例 ,( 80~ 10 0 )× 10 9/ L8例 ;门诊治疗 13例 ,住院治疗 7例。1.2 治疗方法 :全部门诊患者只服用中药 ,住院患者注射能量合剂 ,口服维生素 ,有发热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以益气养阴法组方。组方 :黄芪 30 g,党参 30 g,鳖甲 30 g,生地 30 g,阿胶 (烊化 …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从气火脾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4年9月至1986年11月,对确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0例,依据气火胜衰、脾肾失调辨证,治用益气补肾泻火方药,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分述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0~63岁;病程2个月~27年;治前9例曾用大剂量强的松,3例并用长春新碱,均无效。20例中19例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及月经过多。所有病例均无肝脾肿大。20例检查血红蛋白106~157克/L,红细胞3.54~4.98×10~(12)/L;白细胞4.1~8.0×10~9/L;血小板20×10~9/L~60×10~9/L,部分病例出凝血时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锐文 《河北中医》1998,20(2):114-114
笔者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9例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60岁以上50例,59岁以下39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喘,发热.体温37.4.~37.9℃31例,38~38.9℃49例,39.O℃以上9例.白细胞总数6×10~9/L~9×10~9/L6例,11×10~9/L~15×10~9/L43例,16×10~9/L~35×10~9/L40例.肺部均可听到湿罗音,所有病例均经X光拍片,诊断为肺炎.2治疗方法麻黄5~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5g,法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10g,炙甘草7g,鱼腥草30g,黄苓15g,杏仁10g.寒痰粘稠加白芥子、紫苏子、旋覆花各10g,去黄苓、白芍药;痰热郁肺加石膏、川贝母各15g,去干姜、桂枝、细辛;体虚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各10g,去黄苓、麻黄.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12.
王义评  张民景 《江西中医药》1992,23(2):30-30,33
我县已故名医于廉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有独到见解,所立参茸四子荣血汤,经验证疗效显著。现将原经其治疗、资料较为完整的6例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2例,女4例。初发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61岁。全部病例均经过县级以上医院骨穿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引起全血减少的疾病,其中1例符合急性再障的诊断标准。治疗前血红蛋白30g/L以下者1例、30~60g/L5例,白细胞计数均在1~3×10~9/L,血小板计数均在20~60×10~9/L之间。全部病例均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心悸头晕、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淡、苔白腻、脉不同程度的虚弱等临床见症。出血病程3个月到4年。其  相似文献   

13.
郭某,男,73岁。干部。因咳喘咳痰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1月,于1988年7月12日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收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9g/L,红细胞3.2×10~(12)/L,血小板12C×10~9/L,白细胞11.6×10~9/L,N32%,L67%;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1分30秒。诊断为“慢支开感染”。西医给予肌注青、链霉素抗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咳痰减轻。复查血象,  相似文献   

14.
方和谦老中医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男23岁干部1988年9月3日初诊。患者同年6月因拔牙后出血不止往×市血液病研究所查骨髓象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给予马利兰、异碘甲化疗。50天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3.4×10~(12)/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17×10~9/L,伴有反复感染后高烧不退,腹胀纳呆,消瘦乏力,卧床不起,动则气短汗出,五心烦热,肝脾肿大,两胁疼痛,出血症状明显加重,尤以双下肢皮下血斑显著,多处求治无效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15.
<正> 患者,男,33岁,因进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个月于1996年6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个月因患面神经麻痹服中草药牵正散治疗。方剂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蜈蚣各3g。服用6剂后患者口角歪斜消失,但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于入院前1d患者出现胸闷、心慌。自发病以来患者无血尿、酱油样尿,大便不黑。无皮肤粘膜出血点,无发热、畏寒。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重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血象:血红蛋白35g/L,红细胞1.73×10~9/L,网织红细胞0.003,白细胞4.9×10~9/L,血小板87×10~9/L,血沉8mm/h。骨髓涂片  相似文献   

16.
<正> 某患者,男性,43岁,农民。1991年7月29日初诊。患者于1991年2月开始出现头晕,乏 力,心慌,曾收住某附属医院,骨髓涂片示:骨髓象增生低下,淋巴相对较高,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血象:血红蛋白48g/L,白细胞2.5×10~9/L,血小板20×10~9/L。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输血,胎肝悬液,环磷酰胺,内服中西药。住院3个月,效果不明显。 现患者面色苍白,颜面浮肿,两眼无神,眼结膜淡白,皮肤未见出血点。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腹部膨隆拒按。7日未解大便,食  相似文献   

17.
刘顺埮老中医年高七十有七,临证五十余载,精勤不倦,学验俱丰。早年悬壶宜昌,后转至沙洋、荆门。擅长内科杂证,屡起沉疴。现将刘老医案二则,整理如下。一、齿衄王×,男,25岁。1986年6月26日初诊。牙龈出血一年余,伴腰痛,精神不振,口中时有腥气。几度更医治疗,或取效于一时,或不见效果。近半年来,齿衄加剧。查舌红脉细。血常规:血红蛋白9克,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6.7×10~9/L。血小板95×10~9/L,凝血时间:玻片法3分钟。拟滋阴清热止血为治。生地20克,山药、侧柏叶、白茅根各15克,白芍12克,骨碎补25克,藕节7克,炙甘草6克。2  相似文献   

18.
王×,男,50岁。1988年3月14日诊。四肢红疹伴紫癜二年,加重三个月。以下半身尤甚,遇冷加重,颜面及全身浮肿。曾于某医院查血:白细胞6.6×10~9/L,中性0.78,淋巴0.22,BT3分钟,血小板150×10~9/L。尿检白细胞少,红细胞极少,蛋白  相似文献   

19.
例1 李某,女,26岁,干部。初诊:1987年8月16日患者怀孕7个月,外阴溃烂5月余。开始小明唇内侧起一粟粒大丘疹,破溃后渐扩大。曾多方求医,效果欠佳,遂请中医治疗。查:身体消瘦,面色萎黄,舌红苔白滑。小阴唇内侧可见两处豌豆大疮面,边缘不整齐,疮面呈鲜红色,上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华氏反应(一),涂片查淋病双球菌(一),血常规:白细胞数11×11~9/L,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数4×10(12)/L。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解毒燥湿。药用:黄柏30g,虎杖30g,苦参30g,水煎至100毫升外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洗后外撒三黄面(黄  相似文献   

20.
选择患卵巢癌、子宫颈癌或子宫体癌,于1989年5月~1990年4月实行化学疗法,白细胞数3×10~9/L以上,血红蛋白100g/L以上,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血小板数值为100×10~9/L以上,尿素氮10.71mmol/L以下,肌酸酐值176.8μmol/L以下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并用汉方制剂(人参养荣汤和十全大补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