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对60例门诊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者2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6年。临床表现均以外阴瘙痒为主,伴白带量多,色白,呈豆腐渣状者22例;白带量多色黄,呈泡沫状者27例;白带量多,色黄白,无典型症状者8例;3例老年患者,白带量少,外阴及阴道干涩,灼痛。1.2 诊断标准:①妇科检查:均见外阴、阴道充血或见异常分泌物;②实验室检查:取阴道分泌物化验,滴虫(+)者31例,霉菌(+)者2…  相似文献   

2.
复方百部洗剂治疗阴道炎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应用复方百部洗剂治疗阴道炎102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滴虫性阴道炎具有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呈黄色泡沫状,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到滴虫;霉菌性阴道炎具有外阴瘙痒、灼痛等局部刺激症状,白带呈豆渣状,阴道分泌物中查到霉菌;衣原体...  相似文献   

3.
玉阴洁洗剂系根据湖南中医学院附一医院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杨很小秀主任医师的验方研制而成,用于治疗妇科各类外阴、阴道炎。其对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疗效颇佳。为了推广应用.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研究1.1临床资料180例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主诉均有外阴、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充血,发红,白带多、呈凝乳块样,白带涂片直接镜检霉菌阳性或同时培养霉菌阳性。从未用任何药物治疗或用制霉菌素治疗好转后复发者.随机分为玉阴洁洗剂组80例,洁尔阴洗剂组50例,制霉蓖素外用组50例。患者年龄1…  相似文献   

4.
崔保兰 《中医杂志》2002,43(7):494-494
笔者在临证中发现,乌梅内眼外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曾治王某某,女,30岁,婚后2年余未孕,经治疗后妊娠,来诊时孕2月余,诉近日来外阴瘙痒,伴灼热疼痛,坐卧难安,入夜尤甚,白带量多,如豆渣样,口苦心烦,小便黄,大便尚可,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妇查外阴充血,小阴唇红肿,阴道充血,豆渣样白带量多,且粘附于阴道壁,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符。查白带常规,脓细胞( ),霉菌( )。辨证为肝经  相似文献   

5.
健脾升阳化湿法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长居岭南,岭南病多夹湿,妄用祛湿、利湿、燥湿常常不效,而运用健脾升阳法治疗疾病反复发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举数例于下。 1霉菌性阴道炎   患者,女,38岁,1998年9月4日初诊。反复外阴瘙痒伴白带增多1年,1年前外出旅游后外阴瘙痒伴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微臭。到妇产科作白带常规检查示:霉菌(++)。经冲洗及内塞制霉菌素后,诸症消。复查白带常规:无霉菌生长。但1月后,月经来临前3天上症又作,伴腰胀坠,再次经上述处理后,诸症亦消失。此后每次月经来临前3~5天即见腰堕胀、腹胀、便溏、白带多、色白质稠、外阴微痒、口涩、纳呆,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诊为带下病,辨证属脾虚夹湿。治以健脾升阳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15g,鸡冠花10g,鹿角霜10g,海螵蛸15g。服药3剂,白带减。后守法续服3剂诸症除。复检白带无霉菌生长。嘱经期口服乌鸡白凤丸,平时可服补中益气汤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无复发。   按:经水将至,脾血先流注血海,后下流为经。患者脾血既亏,则虚而不能运行其湿,水湿下注,损伤任、带二脉,移液下流;或经期脾气益虚,湿毒乘虚内侵,故见症状反复。西医的免疫学亦认为,人体的皮肤、粘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阴道),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则对人无害,但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来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菌种就成了条件致病菌,故只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才是治病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肤阴洁为广西源安堂制药厂近年来开发生产的新产品,在治疗妇科及皮肤病中,无腐蚀、无刺激、无过敏,具有治愈时间短、有效率高等优点,是理想的除湿止痒、消炎杀菌之良药。现将部分妇科病例治疗结果叙述于后。一、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53例,经白带涂片查霉菌均为阳性,其中40例白带多、呈白色豆渣状或脓液状,外阴搔痒难忍,有灼热感,难以安睡,阴道及宫颈粘膜红肿;6例粘膜受损形成溃疡;5例由于白带浸渍而致大腿两侧及肛门附近溃烂;2例无症状。用肤阴洁依规定每晚冲洗阴道一次,大腿及肛门溃烂部位用药棉浸药液直接擦敷,10天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其中49例症状全部消失,白带涂片查霉菌转阴,占92.5%,好转4例,占7.5%,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年来,我们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内服并用中药外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均为妇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65岁;已绝经24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达6年。临床表现外阴瘙痒者24例;白带量多,呈黄水样17例;有血性白带者5例;尿频尿痛者10例。妇科检查:点状出血25例,粘膜充血20例,30例均经宫颈涂片未见癌细胞,查阴道分泌物,未找到滴虫及霉菌及其他致病菌。2治疗方法2.1中药内服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15g,山药12g,山茱萸15g,茯苓12g,泽泻12g,知母9g。虚火旺盛者再加黄柏12g…  相似文献   

8.
验方集锦     
<正> 方药:苦参、生百部、蛇床子、土茯苓、鹤虱、白鲜皮各30克、龙胆草、川花椒、川黄柏、地肤子各15克。用治: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取汁熏洗外阴。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最多用两个疗程.疗效:治疗500例,其中治愈445例,好转4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达97%.病例:樊某,女,49岁,1983年4月24日初诊.两年来外阴及阴道瘙痒难忍,白带增多.诊见外阴皮肤呈湿疹样丘疹,阴道粘膜充血,分泌黄色泡沫样白带。白带涂片检查:滴虫(++),脓细胞(+).诊为滴虫性阴道炎.予上方熏洗坐浴14次.为加强疗效,用棉球蘸药液漫后塞入阴道内,第2天早晨取出.经治7天后症状、体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 1999-0 7~ 2 0 0 0 -0 4对就诊的 5 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直接冲洗 ,中成药加西药直接阴道上药及配偶共同治疗的方法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用药对象 5 0例经阴道直接检查或白带涂片镜检有霉菌患者。主诉 :外阴、阴道瘙痒 ,白带增多 ;妇检 :外阴、阴道充血发红 ,白带多呈凝乳块状或豆腐渣状 ;年龄 17~ 46岁 ;病程 2 d~ 4a。1.2 给药方法制霉菌素片 5 0万 u 妇炎灵胶囊 0 .4g研粉 ,在苏打水或温开水直接冲洗阴道后 ,上药 3 d,之后自行阴道塞药 3~ 4d。配偶给斯皮仁诺胶囊 2 0 0 mg,口服 2次 ,服 1d。用…  相似文献   

10.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73~1978年间,试用中药外洗方法,治疗192例,随访118例,效果较为满意,除其中16例配合西药不列入本文外,现将102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临床表现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妇女,临床表现不一。多数患者白带量多,外阴奇痒,阴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夜痒甚于白昼,严重者外阴皮肤搔破流水,局部红肿灼痛,举步困难;亦有少数妇女阴痒不显,白带不多,仅在妇科普查中被发现。白带性状有白色浆汁状,也有凝乳片状、豆腐渣样,也有呈脓性水样分泌者。一般白带涂片检查均可发现霉菌。  相似文献   

11.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虽算不上严重疾病,但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往往迁延不愈,成为瘤疾,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极大痛苦。我院在1996年2月~1998年5月间共收治了该病患者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本院妇产科门诊,50例中未婚者1例,已婚者49例;年龄在21~46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半年,主诉均为外阴痒痛,白带量多。1.2诊断标准:①病程长(0.5~2年),久治不愈;②症状明显:白带增多,腥臭、外阴瘙痒,虫爬感;③妇科检查:外阴潮红,重…  相似文献   

12.
我院选用中药紫花地丁、马鞭草各30克,煎液灌洗外阴及阴道(每日1剂),治疗48例霉菌性外阴阴道炎。经观察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白带量正常,化验霉菌阴性)44例,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白带减少,化验霉菌仍阳性)4例。有效率达100%。举例如下: 唐××,34岁。外阴奇痒四个半月,时轻  相似文献   

13.
80年以来,我们采用自拟“霉滴洗剂”治疗霉菌、滴虫性阴道炎260例,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一般资料:260例中,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7年,大多2个月至1年。已婚247例,未婚13例。全部病例除外阴瘙痒及白带增多外,白带涂片均查见霉菌和滴虫。  相似文献   

14.
徐炳琅 《中医杂志》1999,40(2):123-124
临床中如搜集病史不全,忽视现代医学检查和辩病辨证相结合,缺乏整体观念,思路狭窄,分析不周,常易误诊误治,兹举三则,以示教训。1 阴痒白带病因多,论治切莫仅妇科陈某某,女,48岁。1992年4月20日初诊。诉外阴瘙痒6个月,白带增多2月。某院妇产科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内服外用制霉菌素、甲硝唑等无效。刻下妇检见外阴皮肤增厚粗糙,阴道粘膜红肿,白带形如凝乳而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2009年3月~2011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0例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的诊断标准[1]:①阴道分泌物增多,多呈淡黄色,感染严重时白带可呈脓性或脓血性,有臭味;②外阴瘙痒、灼热感,可伴有性交痛;③妇科检查见阴道黏膜皱襞消失,上皮菲薄,黏膜充血,表面有散在的小出血点或点状出血斑,严重者偶见浅表溃疡;④阴道涂片底层细胞多,清洁度差;⑤排除滴虫及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消炎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1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自拟消炎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160例,效果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A组用消炎胶囊,B组用妇炎灵胶囊。两组年龄分布、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无明显差异。1.2 诊断标准 白带量多,有鱼腥味或氨臭味,外阴瘙痒及灼热感;妇查:阴道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多呈均质性,稀薄,灰白色,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见线索细胞,阴道PH值>4.5。1.3 辨证分型 肝经湿热:阴部潮热肿胀,甚则痒痛,坐卧不安,带下量多,其气腥臭,心烦少寐,口苦粘腻,胸闷不适,纳谷…  相似文献   

17.
六神丸外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5~45岁,病程7天~2年,大多在1~2个月。临床症状以白带增多,臭,外阴瘙痒,灼痛等刺激症状为特点,妇科检查可见外阴,阴道粘膜及宫颈明显充血,有黄色泡沫样脓性白带。白带涂片均检查出滴虫确诊。 2 治疗方法 嘱睡前用洁净温开水清洗外阴后,入睡时取六神丸15粒塞入阴道,每晚1次,经期停用,6天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治愈:治疗1疗程后,检查阴道及外阴炎症状明显消失,粘膜恢复正常,经3次复查白带涂片阴性;好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在白带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江门市大鳌镇卫生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在白带常规检验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法,对照组采用盐水常规法。结果:观察组阴道炎患者特异性96.00%、敏感性94.00%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毛菌、滴虫、霉菌、条件致病菌、脓细胞或白细胞检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法检出率较高,能同时检出3种以上的病原菌,两组病原菌检出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在白带常规检验中,能有效检出纤毛菌、滴虫、霉菌、条件致病菌、脓细胞或白细胞等多种病原菌,提高对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适用于在各种阴道疾病的检查中,对阴道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花椒枝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Maxim或花椒Z.schnifoliumSieb.et Zucc的枝干。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民间应用花椒枝外用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良好,见介绍如下。1使用方法(1)取花椒枝(鲜品)200g或干品30g,煎水取液1 500ml。(2)外用熏洗外阴,待药温降至35℃~40℃时坐浴,每次约20min,每日2次,10日为1疗程。(3)用药期间忌鱼、虾等腥味之品。2典型病例患者,女,35岁,驻地农民,2005年3月14日就诊。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反复发作1年余,经多方治疗,疗效不佳。3天前因外阴部瘙痒,疼痛,白带增多,呈豆渣状,精神疲倦,四肢乏力,故前来我院诊治。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濡。患者2004年因外阴瘙痒,到外院就诊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经2%~4%苏打液冲洗外阴道,克霉唑栓入阴道,治疗10天后,症状减轻,但之后症状时轻时重。妇查:子宫呈后位,大小阴唇红肿,表面有白色雾状物覆盖。白带涂片:霉菌( )。诊断:霉菌性阴道炎。采用上述花椒枝(干品)30g,煎水外用,1个疗程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3体会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  相似文献   

20.
我科1997年4月份接检妇科门诊病人白带(阴道分泌物)208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标本采取由妇科医生对门诊妇科病人作例行检查时采取自带,用生理盐水涂片即时送检。2检查方法送检湿片高倍镜检上皮细胞、白细胞及肤细胞、阴道滴虫,烘于后行革兰氏染色油镜镜检细胞,霉菌,白带洁度按杆菌,球菌,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阴道滴虫,阴道霉菌的多少和有无,分1、巨、’、IV度:互度为杆菌多,上皮细胞满视野,白细胞或肤细胞0~5个/HP;l度为杆菌、球菌少,上皮细胞1/2视野,白细胞或脓球5~15个/HP;I、l度为正常,没有滴虫、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