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咽未分化癌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鼻咽未分化癌46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25例,Ⅳ期15例。37例根治性放疗中,19例行放疗+化疗(9例联合用药,10例单药化疗),18例行单纯放疗;9例因已出现远处转移或治疗中自行放弃行姑息性放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显著性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①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9%、47.6%、35.7%、28.6%,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按分期的生存率曲线差异有显著性(P=0.0005)。②根治性放疗组中,局部控制率为75.7%(28/37例),局部病灶控制与否对生存曲线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417)。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根治性放疗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75%、62.5%和75%、50%、31.3%、25%,鼻咽未分化癌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疗效好于单纯根治性放疗(P=0.0811)。③姑息治疗的生存情况是1年生存率为55.5%(5/9例),无2年以上生存者。结论:①鼻咽未分化癌进展快,发生远处转移早,生存率差。②放射治疗敏感,是主要的有效方法;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未分化癌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一直是治疗鼻咽癌的基本办法,鼻咽癌95%以上是属于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容易出现淋巴道及血道转移,鼻咽癌确诊时,75%已属皿或见期。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合并化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为了探索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我们来见了DDP平SFU同时放疗,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我科1997~1998年门诊或住院的鼻咽场患者共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30~62岁,平均49岁;全部病例均取活俭,22例为低分化鳞癌,里树为未分化癌,正树为泡状核细胞癌。按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标准外…  相似文献   

3.
例1男,45岁,因发现左颈肿物进行增大2周.于2008年5月5日来我院住院.入院体检:无贫血貌,左侧胸锁乳突肌可及一约3.5 cm × 3.3 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表面光滑,心、肺、腹部杳体均未发现异常.人院后行鼻咽、颈部MRI检查提示鼻咽(左侧咽隐窝)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镜活组织病理检查:鼻咽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LCA(-).予,TPF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再予同期放化疗,放疗总剂量70GY/35F/35D.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LMP1-CTAR3调节的CK19和vimentin蛋白在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MP1、CTAR3、CK19和vimentin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①LMP1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90%;②与LMP1(-)组织比较,CK19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降低(P<0.05);③与LMP1(-)组织比较,vimentin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LMP1-CTAR3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下调CK19蛋白和上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鼻咽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性脑病是治疗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从lop年9月至lop年9月对鼻咽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鼻咽CF检查3978例,经放射治疗后CT复查鼻咽1312例,诊断放射性脑病M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例中,男性27例,女性7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5.3岁。活检病理诊断:低分化鳞癌30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1.2方法首程放疗22例,放射剂量6738-80.90Gy,放疗结束至发生放射性脑病时red10月至10年,平均467月;再程放疗12例,首程…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因肿瘤细胞分化差、高度侵袭性,成为甲状腺癌的主要死亡原因。虽传统手术或者放化疗等治疗方法在甲状腺分化癌方面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其对未分化癌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针对晚期肿瘤的治疗方法,机制是通过药物特异性结合或阻断已明确的致癌位点,在细胞分子水平层面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随着靶向治疗临床试验研究的深入,发现靶向治疗对提高甲状腺未分化癌病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逐渐成为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结合近些年来靶向药物在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综述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ullin-1(Cul-1)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鼻咽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同时对比它们在鼻咽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布情况,找出其差异性及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ul-1和Skp2蛋白在20例分化型癌、20例未分化癌和20例鼻咽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结果在20例分化型癌、20例未分化癌和20例鼻咽癌前病变中Cul-1的平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7%、54%;阳性表达值分别为1.63±0.7、1.62±0.68、1.15±0.64, Cul-1在2种鼻咽癌中的表达高于癌前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鼻咽癌之间无差异;Skp2在20例分化型癌、20例未分化癌和20例鼻咽癌前病变中的平均阳性表达率为32%、41%、33%,平均阳性表达值分别为0.53±0.49、0.82±0.54、0.72±0.43,无统计学差异。对20例分化型鼻咽癌标本Cul-1、Skp2阳性表达值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两者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Cul-1参与了鼻咽癌发生、发展,Skp2则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过程,它参与的细胞周期调节可能是鼻咽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两种蛋白因子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最早于1921年由Regaud等报道,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但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相似的肿瘤,其形态学特点是未分化癌组织中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LELC可发生于胃、肺、涎腺、膀胱、胸腺、子宫颈、阴道和皮肤等部位,其中以原发于食管的LELC最为罕见。  相似文献   

9.
肉瘤样癌是一种分化较差的含有肉瘤形态细胞或肉瘤样分化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子宫、乳腺、鼻咽等部位,而肺部原发的肉瘤样癌(Lung sarcomatoid carcinoma,LSC)是肺部极少见的恶性肿瘤,只占非小细胞肺癌的0.3%-4.7%[1]。2012年9月我科室手术治疗了一例肺肉瘤样癌患者。现结合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做以下报道。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中临床最多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次为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而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主要治疗手段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手术方式尚未统一,加之术前术中诊断困难,以及癌的复发等,临床上常有甲状腺癌患者需再次手术。1997年7月~2007年10月本科共收治甲状腺癌23例,其中再次手术者8例,本文就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1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化疗药物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肺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化疗药物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原发性肺癌118例,其中中央型78例,周围型40例;鳞癌52例,腺癌33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4例。观察其组织学类型、血供情况及发生部位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小细胞未分化癌总缓解率为78.6%,鳞癌75.0%,腺癌63.6%,大细胞未分化癌57.0%,中央型与周围型总缓解率分别为71.4%和52.3%;多血供型与中等血供型总缓解率为74.2%。而少血供型仅为23.5%。结论:化疗药物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疗效主要取决于癌瘤血供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及/与癌瘤细胞学类型。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也是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其发生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7%~8%。甲状腺未分化癌进展快,极易侵犯邻近结构,早期可通过血道和淋巴道发牛远处转移。本文就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0岁,一年前因上颌窦高分化鳞癌曾行放化疗,症状缓解,后未行其它治疗。两个月前肿瘤复发,行上颌窦癌切除术,术后刀口未愈,右颧骨处有一4厘米长的横行切口与口腔相通,表面可见高低不平的皮肤浸润,CT检查确诊为上颌窦癌术后复发,于2004年6月14日在我科行放疗,50天后放疗结束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用图像分析仪分析了83例人鼻咽癌旁上皮各类增生性病变和28例鼻咽低分化癌DNA含量的变化特征。正常上皮经单纯增生/化生、各级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的过程中,细胞平均DNA含量(U值)随上皮病变的严重程度加剧而逐渐增加,正常上皮和单纯增生/化生不出现异倍体细胞。低分化鼻咽癌的异倍体细胞百分率最高,为25.18±15.73%。从各级不典型增生到癌的相邻类型之间,DNA平均含量(U值)和异倍体细胞百分率存在交叉重迭现象,提示鼻咽上皮癌变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鳞状细胞系列和柱状细胞系列DNA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DNA含量变化与光镜分级相平行。对测定细胞DNA含量的方法学、癌前病变DNA含量检测的意义以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扁桃体原发弥漫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类型。方法收集该类肿瘤104例,常规HE切片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协助肿瘤来源分析。结果104例中恶性淋巴瘤94例(90.38%),低一未分化癌8例(7.69%),其它2例(1.92%)。复阅该组中8例低一未分化癌的HE切片中,发现尽管瘤细胞主要呈弥漫排列,仍可见到部分区域瘤细胞形态和结构具有癌的特点。对该组94例淋巴瘤进一步分类,结果表明该组扁桃体淋巴瘤类型与一般结内淋巴瘤的类型相似。结论扁桃体原发弥漫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未分化癌很少见,绝大多数是恶性淋巴瘤,扁桃体淋巴瘤并无本身的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卫子然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438-244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33例残胃癌和15例残胃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和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累计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早期癌9例.进展期癌39例;手术切除率为72.9%,其中根治性切除23例(47.9%),姑息性切除12例(25.0%),早期癌与进展期癌.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分化型腺癌与未分化型腺癌比较,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胃镜复查和合理的根治性手术是提高残胃癌和残胃再发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旭  耿玲  金锐  鲍健  卢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3):3243-3244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癌临床特点和病理分型。方法:复习我科1998/2006年大细胞癌8例的病理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大细胞癌中,单纯巨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伴腺分化4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癌伴鳞分化1例,透明细胞癌伴腺分化1例,透明细胞癌伴鳞分化1例。男女之比7: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同时检测PCNA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100%,P53阳性率为63%。结论:肺大细胞癌作为一种病理分型,已不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建议将肺大细胞癌分成大细胞癌伴腺、鳞分化,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单纯巨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伴腺、鳞分化。其中腺、鳞分化多为低分化腺、鳞癌。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对122例鼻咽癌患者行放射治疗及辅助化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9例,女33例,19~82岁,平均53.2岁。低分化鳞癌103例,未分化癌10例,高分化鳞癌7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根据1992年福州分期Ⅱ期24例,Ⅲ期98例。鼻咽原发肿瘤均采用60Coγ线或6MV X线,常规照射1·8~2·0Gy/次,鼻咽和转淋巴结的总处方量为65~74Gy。对颈部预防量50~55Gy。化疗用药:顺铂、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博莱霉素、平阳霉素等。鼻咽癌122例护理体会@周玉珍$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1]吕传爱,李培芹,李永菊.鼻咽…  相似文献   

19.
47例青年女性胃癌胃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两院1988 年以来的10年中已确诊35 岁以下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青年女性胃癌47 例,占同期胃癌的4.7 % ,平均年龄30 .5 岁,41 例(87.2 % )为生育后妇女,除1 例早癌外均为进展期胃癌,以Borrmann IV 型为主,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分别占38.3% 和25 .5% ,以弥漫型多见,幽门螺杆菌阳性率61 .5 % ,3 年生存率仅4.3 % 。结论:青年女性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1%,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等,前两者又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