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入侵检测方案。该方案分别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主机安全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特点,该方案把基于嵌入式的入侵检测系统嵌入到移动终端作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把基于移动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到MSS(Mobile Support Station,支持移动计算的固定站点)上用于实现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该入侵检测方案能有效消除无线局域网的来自主机与网络两方面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线Adhoc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移动主机网络的安全期望越来越高。移动网络缺乏基础设施导致的固有的脆弱特性容易受到非法用户的入侵。本文主要涉及无线自组网基于网格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开发部署。提出的新架构把网格计算基本原理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网格的入侵检测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Agent的智能化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IDS及移动Agent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结构.本结构模型在充分利用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优点的基础上,利用移动Agent技术,克服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合作方面的弱点,使二者结合在一起,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安全性能.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移动Agent自身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CIDF(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nlework,通用入侵检测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通过静态智能Agent和移动Agent技术实现了分布式的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相结合的入侵检测,在技术上采用模式匹配和协议分析,并且采用了PGP技术和数字签名方案进一步实现了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移动IP借助定期广播的代理通告完成移动检测。与移动IP原本应用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不同,在移动AdHoc网络中频繁的广播会造成广播风暴。现有的集成移动IP与移动AdHoc网络的方案中提出了多种性能优化的方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存储信息的移动检测算法。该算法借助路由协议的Hello信令在邻居节点间传递移动管理信息,帮助移动主机实现移动检测,从而避免移动代理周期性地广播代理通告给网络造成的性能开销。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ello信令的移动检测算法可以改善网络中数据通讯的传输性能。实际的测试床实现检验了算法功能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6.
移动Ad Hoc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军事和民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动态拓扑、无线通信的特点,易于遭受各种安全威胁。入侵检测是解决移动Ad Hoc网络安全问题的最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系统联合采用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7.
入侵检测系统对于保障无线局域网(WLAN)的安全十分重要。在深入分析当前WLAN安全问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后,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首先对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和主要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入侵检测技术在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WLAN环境下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了诸如Winpcap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多模式匹配算法中的自动机匹配算法及统计分析算法等具体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阐述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中检测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中检测功能主要是由两种移动agent来完成的,即主机检测agent和网络检测agent,它们共同工作,一起完成对网络及其中主机的入侵检测,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张秀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7,(3):1247-1248,1278
入侵检测系统对于保障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十分重要。在深入分析当前WLAN安全问题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后,针对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首先对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和主要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入侵检测技术在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WLAN环境下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了诸如winpcap网络数据包捕获技术,多模式匹配算法中的自动机匹配算法及统计分析算法等具体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主机和网络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利用Snort作为网络信息收集器,产生网络MLSI;使用移动代理对MLSI进行融合分析,检测传统入侵检测系统不能检测到的入侵行为.对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作了说明,利用移动代理的移动性、自治性等特性来克服目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实时性差、灵活性有限和动态扩展能力不足的缺点.最后给出了一个检测doorknob攻击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用模糊集概念统计min-sup和minconf,并加入了第三约束要素:兴趣度,使min-sup和minconf通过数据信息本身的特性计算得到,规则可信度更高,避免了这两个值设置过高会异常漏检,设置过低无法检测异常的问题。根据这种思想设计了一种新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把这个模型在网络仿真软件中对基于主机的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用AODV协议实现了对模型的3种典型攻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这些攻击的检测率平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手段的不足,结合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层拒绝服务攻击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准确性高的特点,构建支持向量机最优分类超平面和分类判决函数,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识别,完成对异常流量的检测。在OPNET平台下进行无线局域网环境入侵检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检测出针对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拒绝服务攻击。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WLAN入侵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数据链路层的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协议分析技术,采用MAC帧分类的方法匹配入侵特征,实现对WLAN的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4.
802.11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线局域网(WLAN)因其无线信道的特殊性,较传统有线网更易受到攻击。入侵检测是较主动的安全监控技术,能防止外部的入侵还能检测内部的非法使用。研究将入侵检测应用于WLAN,将会提高WLAN的主动防御能力。据WLAN工作协议IEEE802.1的特点,选择其媒体接入MAC层和LLC层的关键字段作入侵检测的分析对象,提出了WLAN下入侵检测数据包捕获和入侵分析方法。针对WLAN不同类别的入侵检测事件进行了入侵检测方案设计。对经典入侵工具NetStumbler、Wellenreiter的入侵机理进行分析,找到了入侵检测的方法。据WLAN的两种基本工作模式,提出了基于主机检测和网络检测相结合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并给出了实现的模块框架图。结合实例的WLAN入侵检测方案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从收集的恶意数据中选择特征去分析,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需要进行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但目前方法是采用遗传算法找出网络入侵的特征子集,再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进一步选择,找出最优的特征子集,最后利用极限学习机对网络入侵进行分类,但该方法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增强寻优性能为目标对网络入侵检测进行特征选择,结合分析出的特征选择利用特征属性的Fisher比构造出特征子集的评价函数,然后结合计算出的特征子集评价函数进行支持向量机完成对基于特征选择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网络入侵进行检测能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的速度以及入侵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WLAN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项安全技术,在保证WLAN的网络和系统安全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WLAN的安全性问题,分析WLAN面临的一些主要攻击手段,对WLAN中的入侵检测典型技术进行探讨;设计一个WLAN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给出该系统模型的逻辑构成,对构成该系统模型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对WLAN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做了必要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MAID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MAIDS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利用了当前正在广泛研究的移动agent技术,主要由控制服务器和受检测主机两部分组成,它可同时对主机和网络进行检测,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灵活性,克服了传统IDS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线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入侵方式、入侵接入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WLAN网络中入侵检测技术系统的设计要求,结合有线网络中比较成熟的入侵检测技术,设计了一个分布式WLAN入侵检测系统(WDIDS)模型,我们认为该模型对研究无线局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报警数量大、误报率高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入侵检测结果,引入抗体浓度随入侵强度动态变化这一人工免疫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网络安全风险的计算,然后根据当前网络面临的实时安全风险动态设置报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定量地计算主机和网络所面临的风险,并极大地降低报警数量和误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