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出版集团总经理齐峰在《编辑之友》撰文说:出版集团化的核心是追求规模效应,目的在于通过扩大出版单位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山西出版集团总经理齐峰在《编辑之友》撰文说:出版集团化的核心是追求规模效应,目的在于通过扩大出版单位的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个规模指的是有效规模,也就是能产生实际效应的规模,而不是做简单的加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入世给我国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和未来国际出版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出版企业集团对我国出版业形成的竞争压力,我国开始把组建大型出版集团作为出版业应对竞争的战略举措之一,通过组建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集团,提升我国出版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我国整个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集团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出版集团既是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中国出版业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出版产业组织结构的明显特征是,生产能力分散,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低,因此,通过产业集中,优化产业组织,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竞争力,是集团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规模经济效益受行业特点、市场条件、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出版集团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时,应特别注意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深入认识规模经济的内涵、特征,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扩大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首先应对规模经济的内涵、特征有一个深…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之后,出版界与其他行业一样,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浪。热的焦点是出版产业化、集约化,组建大型、超大型的出版集团,实行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应。“造大船,出远海”的呼吁不绝于耳,组建集团的探讨屡见报端。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冯英 《编辑之友》2003,(3):33-34
组建出版集团既是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中国出版业现阶段的发展需要.日前,我国出版产业组织结构的明显特征是,生产能力分散,规模经济实现程度低,因此,通过产业集中,优化产业组织,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竞争力,是集团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全球出版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企业之间的比拼反映了出版企业的品牌竞争.我国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在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智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全球出版集团国际化的传播环境,推动了大型出版集团品牌管理、内容生产、发行渠道、受众分析等生产流程的革新.我国出版企业要主动适应智能技术,在编、印、发等各个环节应用智能技术,从而实现全球出版物市场的宽覆盖,提升我国出版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集团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实质就是外延做大,内涵做强.组建集团是做大企业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经营规模并不一定是规模经营,更不一定是规模经济,做大并不等于做强.做强实际上是做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化发展应该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规模扩张行为.因此,出版集团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必须着重把核心竞争力做强,避免出现"翻牌集团",尽快产生"化学反应".为此,出版集团重组之后要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大力实施五项战略:  相似文献   

9.
试点出版集团在全国总体比例的变化情况,是衡量出版集团成立后规模效应和竞争力发挥的重要指标.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对2003年9家出版集团的数据分析显示,图书品种和出版总定价连续两年上升的集团,只有33%,未及一半.甚至有的出版集团连续两年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10.
“造大船”备忘录——我国出版集团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出版界的眼光聚焦在出版业的集团化和集约化——造大船上。笔者以为,出版集团的建立和市场化运作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在建立出版集团的同时应着力搞活中小出版企业   集团化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但出版产业的集中率并不如其他产业高,就是在发达国家也是既存在大型出版集团,同时存在为数众多的中小出版企业。从整个出版产业而言,应当是大中小相结合,让大的更强、小的更活。   在组建集团时,有两个事实常常被夸大,一是国外出版业集约化的程度被夸大了,二是集约化的作用被夸大了。一般而言,集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出版业在经历了市场化、集团化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出版集团开始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上市融资。上市是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推动出版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制度,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且有助于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吕莲 《出版经济》2005,(3):73-75
自1988年以来,我国出版集团的建设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建立在自愿基础上、跨地区的、以商品销售为纽带的松散的经济联合体;经过地方政府批准组建的、以行政力量为纽带联系较紧密的企业集团;由中央政府批准、以资产为纽带的国家级出版集团.经过十几年的集团化建设,一大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出版集团在我国逐步出现.面对入世后激烈的国际竞争,出版集团必须加强管理、实现管理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集团实现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出版多元化经营战略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在出版界有一种经营提法很流行:出版多元化.特别是近两年,为了应对加入WTO之后的新竞争形势,不少省份的出版业在主管部门的协调之下纷纷组建出版集团,意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走集团化之路.未组建集团的出版社也提倡多元化经营,力图通过开展多项业务,拓宽经营范围,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相似文献   

14.
李伟 《出版经济》2000,(1):34-35
出版集团公司是一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组织形式,出版集团公司作为企业群体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来自于企业集团本身的功能效应,在众多跨国图书公司准备“抢滩”中国图书市场的时候,人们为有效阻止外国公司瓜分中国图书市场,对出版集团公司寄予厚望。出版集团公司要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组合经济效应、协同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和逐步市场化,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已逐步成为一种常态。本文从出版集团经营的战略方向、战略思维和实现路径三大方面,分析我国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与策略。因为出版行业逐步放松管制,而目前我国出版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出版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得跨区域经营成为出版集团的现实选择。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可以采取集中经营和分散经营两种战略思维。跨区域经营的具体实现路径有内部发展、收购以及共同发展三种,出版集团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选择相应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扩大规模经营,增强整体实力,组建出版集团,成为’97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一个热门话题。有的同志认为,我国出版业正面临着全球范围激烈竞争和市场分割的挑战,加快出版业的发展,组建大出版集团,是实施我国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需要。因此,我  相似文献   

17.
据悉,3月底几经周折的中国出版集团将浮出水面,随后,大学出版集团、期刊集团也将陆续走上前台。出版业一连串集团组建的动作,昭示中国的出版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组建出版集团不能仅仅视为对形势的一种应对策略,应该认识到这是中国出版业在新的历史阶段中的必然发展。 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将逐步开放,面对发达国家的大型传媒集团这样的“航空母舰”,中国的小规模经营的出版社和发行企业,就好比是一群分散的“小舢板”,将无法与之竞争。从这种认识出发,加快组建集团,实现集约化经营,就成了中国出版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集团化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市场行为和结果。世界范围的传媒产业都随着全球化趋势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日趋集团化,尤其是集团化层级的不断上升,近年来发生的数起世界著名传媒产业的大并购正深刻地说明了这一趋势。我国出版业由于其特定性质和时代环境,集团化发展在目前还只能是一个由政府指导和宏观调控的产业发展过程。目前主要集中在以总署直属出版社组建的中央级大型出版集团和各地方以原来的出版总社为基础组建的省级出版集团这两个层次。这些出版集团都是在行政指令下的产业整合,规模都比较大,不  相似文献   

19.
出版企业上市,一则可以通过融资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并购中小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合资企业等行为提供金融支持,二则出版企业上市从某种意义上为出版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性,上市后的出版集团可以通过交换股权等方式和其他行业合作,既有助于规避政策、行业、地域等壁垒,又能以较低成本实现出版集团的迅速壮大和立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析出版集团版权贸易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出版业经历了一次席卷全球的收购兼并浪潮,一些大型出版集团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纷纷进行了业务结构调整,通过卖出买进方式将自己的业务领域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产业上,一批多元经营的大型集团转变为以优势出版专业为主的大型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