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玉忠 《节能》2014,(2):40-43
分析低温腐蚀影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原因,给出通过控制冷却水温不低于露点温度来预防低温腐蚀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个确定烟气露点的试验方法,提出锅炉排烟温度的极限值是烟气露点温度的观点,认为具体到工程应用锅炉排烟温度的选择需考虑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2.
复合相变换热技术主要是利用复合相变换热器实现烟气与水的对流换热,达到回收烟气余热、提高水温、降低排烟温度的目的.它通过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变段”独有专利技术,创设“壁面温度”换热器设计参数新理念,彻底解决了烟气低温结露和腐蚀等关键性难题.它的核心部分“相变段”通常安装在烟气进入除尘器前的水平烟道上,加热后的除盐水...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燃油气锅炉的排烟温度高,采用节能器回收烟气余热,是提高锅炉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从避免低温腐蚀的角度出发,根据燃油锅炉含硫烟气露点的估算,分析了燃油锅炉排烟温度下限和节能潜力。文章还介绍了国外一些节能器特别是冷凝式锅炉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锅炉烟气露点温度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排烟温度低于烟气露点会引起低温腐蚀,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文章对计算烟气露点温度常用的图表法、估算公式法和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安徽国祯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安装运行使用时间较长,造成的受热面传热效率降低,实际排烟温度高达160℃,锅炉排烟损失增加和引风机电耗增加等问题。根据用户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条件并结合该锅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在锅炉尾部安装相变换热系统的改造方案,使排烟温度降低至120℃,增加了受热面的传热效率,降低了锅炉的排烟损失。在避免受热面低温腐蚀的同时保证低温烟气余热得到有效、安全的回收。  相似文献   

6.
复合相变换热技术是一种回收锅炉排烟余热的新型技术,其壁温可控可调,具有防止烟气侧低温腐蚀的突出优势.介绍了宝钢采用该技术回收利用本厂内一台低压锅炉排烟余热生产生活热水的节能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5月投运,至今运行良好.运行结果表明,该复合相变换热器可使锅炉排烟温度由194℃降至138℃,同时获得90℃热水19.1 t·h-1.通过实施该节能项目可回收烟气余热约1 400 k W,年节约标准煤约1 300 t,推进了宝钢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7.
宁玉琴  孙少鹏  田鑫  蒋文  向阳 《节能技术》2013,(6):544-546,560
为解决某300 MW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问题,提出将传统低压省煤器与卧式相变换热器相结合的新型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该技术不仅能预防换热设备酸腐蚀,还能实现电厂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节能.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布置方案和设计参数,分析了系统对凝汽器真空以及引风机性能的影响,并应用等效焓降理论及节能定量分析理论进行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后,锅炉排烟温度降低45℃,降低标准煤耗近3.5 g/(kW·h).  相似文献   

8.
对熄焦能力为150 t/h干熄焦余热锅炉进行腐蚀情况分析及磨损程度计算,在给水温度104℃下,设定排烟温度170℃,计算省煤器低温段壁面温度约为135℃,略高于烟气露点温度,而在壁面形成的H_2SO_4溶液浓度较大(约为76%),超过了能形成强烈腐蚀的浓度值(约为53%),该温度基本满足管束对低温腐蚀的要求。根据烟气烟尘、飞灰情况,对二级过热器磨损量进行计算,选定过热器处烟气流速7.5 m/s,过热器管壁磨损量小于0.2 mm/a,基本可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在避免锅炉低温受热面腐蚀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影响余热锅炉烟气酸露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几种烟气酸露点温度计算方法的比较和评价,最终确定了适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烟气酸露点温度的计算方法及结果,并为日常运行中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锅炉烟气低温腐蚀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锅炉烟气低温腐蚀的机理、模拟试验和工程实践等多方面论述了烟气低温腐蚀的实质和现状,指出烟气是否会结露与烟气温度本身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锅炉低温受热面金属壁温与烟气酸露点温度,提出了新的计算烟气酸露点温度的经验公式和理论上控制烟气低温腐蚀的措施.结果表明:采用新提出的烟气露点温度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烟气酸露点温度,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烟气结露和低温腐蚀情况;只要能保证锅炉低温受热面金属壁温高于烟气酸露点温度,烟气温度降低到80~98℃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烟气酸露点温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确定烟气露点温度,已成为避免低温受热面造成腐蚀、增加锅炉运行安全性和提高锅炉效率的关键所在。文章对影响烟气酸露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几种烟气酸露点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并依据酸露点的图表数据,拟合出烟气露点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12.
锅炉烟气酸露点温度计算及对预热器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烟气流经空气预热器时,当空气预热器金属壁温低于烟气酸露点温度时,即生成硫酸,从而导致空气预热器冷端腐蚀及堵灰。本文介绍了锅炉烟气酸露点温度的计算及对预热器冷端腐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试验室模拟某300 MW机组锅炉的高温腐蚀,对炉膛贴壁处烟气成分浓度和水冷壁高温腐蚀速率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气体配比下,高温腐蚀速率随CO浓度的提高呈抛物线增长;通过实时测量烟气中CO、O2、H2S和SO2等气体浓度,可实现炉膛高温腐蚀速率的在线监测.应用此研究结果在实炉中进行了热态试验,结果表明:在锅炉燃烧优化过程中,应监测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速率,以确保机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烟气露点附近及以下的低温烟气对流凝结换热规律与烟气换热对天然气利用热效率的影响,建立了烟气在翅片管换热器内对流凝结换热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烟气温度、水蒸气含量对烟气凝结换热的影响,得出了烟气凝结换热实验准则关联式,分析对比了天然气利用热效率实验值与理论值.实验结果表明:当被加热水温度为23℃,烟气出口温度为73℃...  相似文献   

15.
徐昶 《锅炉技术》2021,52(1):43-50
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由于炉内燃烧组织方式和炉膛结构特点,水冷壁高温腐蚀主要发生在主燃区和还原区的左右两侧墙上,通过锅炉的摸底工况试验,诊断锅炉运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燃烧优化调整,降低了水冷壁近壁区域烟气中还原性气体和腐蚀性气体的含量,以此来减缓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速率.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improve boiler efficiency, latent heat recovery from flue gas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on horizontal stainless‐steel tube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y using an actual flue gas from a natural gas boiler.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different air ratios of the flue gas and a wide range of tube wall temperatures. The condensation pattern was similar to a dropwise condensation near the dew point. By decreasing the wall temperature, the wall region covered with a thin liquid film increased.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behavior was well predicted with the analogy correlation at the high‐wall‐temperature region. At the low‐wall‐temperature region,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was higher than that predicted by the analogy correlation. © 2001 Scripta Technica, Heat Trans Asian Res, 30(2): 139–151, 2001  相似文献   

17.
烟机入口管线露点腐蚀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三机组烟机入口管线露点腐蚀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和预防办法,即减少原料中的含硫物质;及时清除金属表面的附着物和沉积物;保持金属壁面的温度在硫酸露点以上;对排尘阀结构进行改造,增设第二道阀门,使腐蚀点外移。  相似文献   

18.
对2台1 000MW超超临界压力塔式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管壁温度和热负荷分布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并对不同负荷工况、不同磨煤机投运方式下的热负荷和管壁温度分布规律以及炉膛上部垂直水冷壁的热负荷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000MW塔式直流锅炉炉膛热负荷的分布规律与其他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热负荷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由于在最上层的燃烧器上方布置了燃尽风,对炉内烟气的扰动加强,导致沿管长方向的热负荷在54m标高处波动较大;在燃尽风喷嘴中心线以上,因受到燃尽风进入炉膛的影响,水冷壁热负荷大幅度下降.为了避免炉膛大比热区传热恶化,可以将处于拟临界点附近的水冷壁布置在低热负荷区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电厂600 MW墙式对冲燃烧锅炉在低氮燃烧改造后存在严重的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采取LYCTWA型贴壁风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温腐蚀治理改造。通过全炉膛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侧墙壁面区域的烟气成分分布以及不同的贴壁风布置方案对炉内燃烧及高温硫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电厂实际腐蚀区域相吻合,腐蚀区域主要集中在第2层主燃烧器至燃尽风间的侧墙区域。加装了贴壁风系统后,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均显示侧墙还原性气体体积分数大幅降低,水冷壁贴壁气氛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