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运用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LH20型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YMC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ODS)等色谱方法,从海南产射干叶中分离了4种黄酮碳苷.采用UV,1 H NMR,13 C NMR,MS等波谱学方法,结合熔点测定、盐酸-镁粉反应、三氯化铝显色反应等物理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4种黄酮碳苷分别为化合物Ⅰ:2″-O-鼠李糖基异牡荆素;化合物Ⅱ:2″-O-鼠李糖基当药素;化合物Ⅲ:异牡荆素;化合物Ⅳ:当药素.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鸢尾科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2.
含哒嗪酮的六碳糖基碳二亚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4,6-四-O-乙酰基-(-D-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1,4,5,6-四氢-6-哒嗪酮-3-甲酰肼1和1,6-二氢-6-哒嗪酮-3-甲酰肼2反应,制得4种硫脲,再将硫脲用氧化汞在CHCl3/H2O作用下脱硫化氢,制得新化合物糖基哒嗪酮碳二亚胺1c-1d和2c-2d.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确定.  相似文献   

3.
2,3,6,2′,3′,4′,6′-七-O-乙酰基-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1,4,5,6-四氢-6-哒嗪酮-3-甲酰肼1和1,6-二氢-6-哒嗪酮-3-甲酰肼2反应,制得4种硫脲,再将硫脲用氧化汞在CHCl3/H2O作用下脱硫化氢,制得新化合物糖基哒嗪酮碳二亚胺1c-1d和2c-2d.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具有催化活性的糖基转移酶纯酶,本研究以短小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简并PCR技术扩增到基因(GT-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 287bp、编码423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9.2KD.经序列分析,该基因属于糖基转移酶基因.根据GT-A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引物,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GTA-pet28a,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诱导出了一个约50kD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测定其糖基转移酶活性,与37℃相比,80℃的反应温度其活性能提高3.4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嗜高温糖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具有催化活性的糖基转移酶纯酶,本研究以短小芽孢杆菌基因组 DNA 为模板,利用简并PCR 技术扩增到基因(GT‐A )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287 bp 、编码423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9.2 KD .经序列分析,该基因属于糖基转移酶基因.根据 GT‐A 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引物,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GTA‐pet28a ,并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成功诱导出了一个约50 kD 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测定其糖基转移酶活性,与37℃相比,80℃的反应温度其活性能提高3.4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嗜高温糖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6.
利用真菌诱导法克隆高山红景天糖基转移酶(UDP-glucosyltransferase,UGTs)基因.结果表明:用浓度为40mgS/L黑曲霉诱导子处理愈伤组织4d和6d,糖基转移酶基因的mRNA丰度最高;克隆得到的基因cDNA片段长度为1366bp,与所选取的其他植物糖基转移酶一致性在50%以上,具有糖基转移酶家族典型的结构域.把该基因命名为UGT3,GenBank接受号为EU199079,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2,3,4-三-O-乙酰基-β-D-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1,4,5,6-四氢-6-哒嗪酮-3-甲酰肼1和1,6-二氢-6-哒嗪酮-3-甲酰肼2反应,制得4种硫脲,再将硫脲用氧化汞在CHCl3/H2O作用下脱硫化氢,制得新化合物糖基哒嗪酮碳二亚胺1c—1d和2c-2d.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确定.  相似文献   

8.
茶树鲜叶中,对茶饮色、香、味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风味化合物,常由糖基转移酶催化、生成糖苷化合物。其中,一些物质的合成受茉莉酸甲酯(MeJA)的诱导。本研究基于茶树转录组数据库,发现糖基转移酶基因CsUGT73D1为MeJA诱导。该基因编码序列长1470bp,编码具有489个氨基酸残基的糖基转移酶,与葡萄、拟南芥和可可同源基因(VvUGT73D1、AtUGT73D1、TcUGT73D1)在系统进化分类上同属一组。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CsUGT73D1基因在叶、雌蕊、花瓣和雄蕊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模式不同;其表达受MeJA、GA和ABA诱导。CsUGT73D1与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过表达该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和拟南芥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叶片腺毛减少。此外,转基因烟草叶片的分泌型腺毛数量比对照叶明显减少。因而推测,CsUGT73D1作用于多个生物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文献报道的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了操作方法,产物熔点与文献报道一致,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糖和烷基胺(正辛胺、十二胺、十六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采用悬滴法和改进的Ro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将表面张力降低到33.038.6 mN/m,其临界胶束浓度在0.0738.6 mN/m,其临界胶束浓度在0.070.45 mmol/L范围内;同时,产物(A)和(B)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泡性.这说明具有独特二聚结构的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有着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表现出比传统线性表面活性剂优越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1.
红豆杉中紫杉烷类化合物制备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是我国珍稀植物,含有多种紫杉烷类化合物.以紫杉醇提取过程中的废料作为原料,首次将含7-木糖基.10-去乙酰基紫杉醇、7-木糖基-10去乙酰基三尖杉宁碱和7-木糖基.10-去乙酰基紫杉醇C三种化合物的混合物通过氧化、水解反应脱去紫杉烷类化合物C-7位上的木糖基,然后进行肼解反应脱去C-13位上的侧链,最后利用重结晶纯化,得到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Ⅲ).实验过程中用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反应产物,通过核磁共振确认得到10-DABⅢ.结果表明,含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母环结构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尤其是含木糖基的紫杉烷类化合物是能够转化为10-DABⅢ的.由于10-DABⅢ是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这对于提高紫杉醇的产量,缓解紫杉醇资源短缺的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天麻素及其类似酚性糖甙的化学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天麻素及其类似小分子酚性糖甙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工艺,改进了两步关键的反应:溴代乙酰糖基化合物中间体的合成;溴代乙酰糖基化合物中间体与酚性化合物缩合,生成乙酰基保护的酚性糖甙化合物.改进的工艺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产率,更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2-氨基-4,5-二甲基噻吩-3-甲酸乙酯1与七乙酰基乳糖基异硫氰酸酯2在干燥的乙腈溶液中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七乙酰基乳糖基硫脲中间体3.后者在甲醇/甲醇钠催化条件下,同时发生环化和酯交换反应,生成水溶性良好的3-乳糖基-5,6-二甲基-4-羰基-噻吩并[2,3-d]嘧啶-2-硫醇钠4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发酵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转糖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到1株转糖基活性较高的乳杆菌,经16S rDNA菌种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EU621851)K4。以乳糖为底物,研究β-半乳糖苷酶粗酶液在不同pH、乳糖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的转糖基活性。结果表明在pH 5.5、乳糖20%、温度50℃条件下反应48h,转糖基活性最高,能生成多种低聚半乳糖。研究发现在低乳糖含量(5%)和pH 5~7范围内都具有明显的转糖基活性。用牛奶为原料进行转糖基能力测定,结果该酶既能降低牛乳中的乳糖含量,又能生成低聚半乳糖。因此,菌株Lb. fermentum K4在乳制品发酵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N-糖基酰胺类糖蛋白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对N-糖基酰胺中α-和β-型2种异构体进行有效分离和纯化. 本文通过2种途径合成了α-和β-型N-呋喃核糖基丙酰胺,报道了核糖胺5的N-酰化途径中β-型N-呋喃核糖基丙酰胺为主要产物,而叠氮糖8的原位还原和随即进行的N-酰化途径中,α-型N-呋喃核糖基丙酰胺为主要产物;揭示了碱性展开剂对分离α-和β-型N-呋喃核糖基丙酰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碱的比例增加,α-和β-型2种异构体的ΔRf也随之增大. 其中,含有机碱Et3N的展开剂体系Cyclohexane/Et3N使二者的ΔRf值达到0.24,从而实现了2种异构体9a/9b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属于糖基转移酶(GTs)家族1的尿苷二磷酸(UDP)-糖基转移酶(UGT)在转移拟南芥中的糖基的转移和糖基化次级代谢物中起重要作用.重建的系统发育树对这个多基因家族的进化关系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系统发育谱和重建的系统发育树,我们系统地分析了112个拟南芥UGTs.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检测到五个不同的进化保守模块,大多数UGTs分为同一模块,表明拟南芥UGTs在进化过程中是相当保守的.接下来收集拟南芥UGT的底物,并将它们映射到直向同源组,揭示UGT在结合特异性底物中的进化关系.通过扫描271不同物种,还预测一些未报告的蛋白质与拟南芥UGT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荔枝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可以把不稳定的花色素催化成花色素苷,是花色素苷合成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酶.在一定范围内,类黄酮糖基转移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合成呈现正相关,抑制UFGT酶活性比抑制其他酶更能影响花色素苷的合成.很多研究结果表明,UFGT是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根据在荔枝上已知的UFGT基因片段,采用3′R...  相似文献   

18.
灰毡毛忍冬皂苷乙{Macranthoidin B,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常春藤皂苷}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纠正了文献结构式错误,补充和纠正了文献~1HNMR数据,明确区分该化合物19个羟基的归属,通过DEPT、~1H-~1H COSY、HSQC、HMBC等1D、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9.
对糖基羧酸酯的化学合成及酶催化合成作了综述和展望,着重介绍了化学合成糖酯的方法,尤其是异头碳羧酸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许多天然产物是中药中的活性成份,拥有良好的药理活性。通过糖基化反应后形成的糖苷类化合物可以提高天然产物的稳定性、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糖苷类化合物一般通过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的方式获得,近年来利用糖基转移酶合成糖苷类化合物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糖基转移酶是通过天然产物合成糖苷类化合物的关键酶,作为一类庞大的基因家族酶,通常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本文将阐述利用糖基转移酶合成糖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为糖基转移酶合成糖苷类化合物工业化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