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对影响大气的分子进行深入研究变得非常必要.本实验室已经对影响环境的甲烷[1]、丙烷[2]、CO2[3]等分子进行了电子动量谱研究,为环保提供了有用的数据.CFCl3作为工业广泛应用的气雾剂和制冷剂原料,它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气中臭氧的减少[4].前人已用光电子谱学的方法[5-8]研究了CFCl3,我们又用电子动量谱的手段对CFCl3分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即从波函数的层次上详细了解CFCl3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权重的方式,使简并谱的积累函数形式上连续递增,并用带权重的多元线性拟合提取涨落谱,由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分析简并谱的NNS分布、谱刚度、能谱分维函数等涨落统计特征的方法,并具体分析了H2O、NH3及CH4分子的振动能谱进行涨落统计特征分析:发现它们的规则谱和约化非简并谱的涨落统计特征均已非Poigson化;而且约化非简并谱的非Poisson化程度较规则谱明显,即前者的能级斥力较后者大;此外,随着简并度的增加,H2O、NH3、CH4的涨落统计特征由非Poisson型向近Poisson型过渡.  相似文献   

3.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对烷基碘化物分子C2H2F3I和n-C3H4F3I的C—I解离势能曲线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采用B3LYP方法和MPn(n=2, 3, 4)方法精确计算了C—I键解离能. 解离能计算进行了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 并运用完全均衡校正法对基函数重叠误差(BSSE)进行校正. 利用微波放电激励方法, 对C2H2F3I和n-C3H4F3I的发射谱进行观测.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微波放电激励这两种分子, 均可产生1315 nm发射谱, 说明利用微波放电可使C2H2F3I和n-C3H4F3I分子的C—I键解离, 从而产生碘原子.  相似文献   

4.
于婵婵  姚立 《化学通报》2016,79(4):292-298
近年来,单分子力谱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通过单分子力谱技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力学及动力学,在单分子水平上揭示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深入了解生物分子的特异识别、生化过程以及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最常见的单分子力谱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光镊(OT)和磁镊(MT)。另外,还侧重从不同力谱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应用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3种大规模并行测量的单分子力谱技术:声力谱(AFS)、离心力显微镜(CFM)以及力诱导剩磁谱技术(FIRMS)。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葡萄糖和半乳糖碳苷的选择性乙酰化。通过比较四-O-乙酰基和三-O-乙酰基碳苷的^1H NMR谱证明糖环的2位羟基没有发生乙酰化。三-O-乙酰基半乳糖碳苷的构型用^1^3C NMR进行了鉴定。由其^1H NMR谱与通常规律相反的原因, 讨论了乙酰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葡萄糖和半乳糖碳苷的选择性乙酰化。通过比较四-O-乙酰基和三-O-乙酰基碳苷的^1H NMR谱证明糖环的2位羟基没有发生乙酰化。三-O-乙酰基半乳糖碳苷的构型用^1^3C NMR进行了鉴定。由其^1H NMR谱与通常规律相反的原因, 讨论了乙酰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首次系列报道了9-H咔唑及其系列N-取代衍生物的气相HeI紫外光电子能谱,借助于Gauss-94采用RHF/3-21G基组对它们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用RHF/6-31G基组计算分子轨道及能级,计算的分子轨道特征和能量很好地反映了各谱带的特点和分子间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依计算结果,以及同系列分子间谱带及相应电离能的相互比较,对每个分子的UPS谱带给予指认,讨论了N-烷基化对π分子轨道的选择性去稳定化作用,并讨论了分子之间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得到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首次系列报道了9-H咔唑及其系列N-取代衍生物的气相HeI紫外光电子能谱,借助于Gauss-94采用RHF/3-21G基组对它们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用RHF/6-31G基组计算分子轨道及能级,计算的分子轨道特征和能量很好地反映了各谱带的特点和分子间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依计算结果,以及同系列分子间谱带及相应电离能的相互比较,对每个分子的UPS谱带给予指认,讨论了N-烷基化对π分子轨道的选择性去稳定化作用,并讨论了分子之间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得到一系列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李晓平  孙琼丽 《化学学报》1985,43(10):905-910
本文报道一个新的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在室温和77K固态和液态的EPR谱,这些谱均呈现出a,b两套谱线的叠加,分析谱线的强度比,线宽和谱参数,认为g值较大的a谱归属于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而b谱归属于单核钼杂质。从由X射线晶体结构方法确定的空间结构出发,三核钼原子簇化合物可能有两种分子形式:Mo3(μ3-S)(μ2-S)3Cl[S2P(OEt)2]4 1Mo3(μ3-S)(μ2-S)(μ2-Cl)2Cl[S2P(OEt)2]4 2分别用简单量子化学理论和EHMO法计算出未配对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求出g1和g1,并与EPR实验值相比较,认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2,簇骼{Mo3}属七电子体系,在77K温度下,其未配对电子主要局域在三个钼原子所组成的近似等腰三角形簇骼的顶点钼原子周围。  相似文献   

10.
新型Schiff碱分子钳对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差紫外光谱法考察了3种新型Schiff碱分子钳对一系列二苯甲酮、芳香二胺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0).结果表明,分子钳对所考察的客体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讨论了识别作用的推动力与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主客体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核磁氢谱与计算机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主要的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存在异构化、解离和溶剂化三种作用,但葡萄糖的中性、碱性溶液~(13)CNMR图谱几乎没有变化。我们测定了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在不同pH的~(13)CNMR;也测定了葡萄糖的中性、碱性水溶液的~1HNMR,用INDOR法确定其H_((1)),H_((2))峰,并和葡萄糖分子、离子和水合离子的EHMO计算结果对照分析,说明了葡萄糖图谱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四糖柴胡皂苷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从小叶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 Var. Parvitolium Shanet Y. Li)分离出的一种新皂苷, 应用COSY, CH-COSY, TOCSY, HMQC-COSY, HMBC等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确定该化合物为3β, 16β, 23, 28-四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 命名为柴胡皂苷O(Saikosaponin O)。  相似文献   

13.
沈永嘉  倪彩英 《有机化学》1994,14(4):390-396
通过Adole反应和Grigard反应合成了相应的两种立体异构的1,3,5-三-α-萘基苯. 报道了它们的UV, IR, FD-MS和NMR . 论了两种异构体的^1H NMR 和^1^3C NMR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2-氨基-5-硫代-1,3,4-噻二唑啉和1-O-乙酰-2,3,5-三-O-苯甲酰核呋喃糖通过熔融缩合和Vorbruggen缩合, 所得两个产物经^1H, ^1^3C NMR, 质谱以及X射线结晶学分析, 鉴定为位置异构体2-亚氨基-5-硫代-1,2,4-噻二唑啉-3-β-D-核呋喃糖苷和2-氨基-5-硫代-1,3,4-噻二唑啉-4-β-D-核呋喃糖苷。  相似文献   

15.
用钒-51核磁共振方法研究钒酸根在不同浓度和离子强度下, 在生理pH水溶液中的物种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毫摩尔级浓度的钒酸根主要以中心钒原子为四面体构型的单体、二聚、四聚和五聚体存在。通过比较所得的平衡常数说明在离子强度降低时, 钒酸根的聚合度下降。对于钒酸根-ADP体系, 从所显示的核磁谱变化通过计算得到相应的结合平衡常数, 说明主要发生的反应一是形成ATP类似物ADPV(V代表四面体构型的单体钒酸根); 二是在ADP浓度相对高时, 钒酸根与ADP核糖基上2', 3'-颗位羟基同时作用形成2:2配比的、钒原子为五配位三角双锥构型的配合物。在钒酸根-ADP体系中加入Mn^2^+后, ^5^1V NMR的变化说明ATP的类似物ADPV中β-磷酸根和γ-钒酸根可以协同螯合Mn^2^+, 表明形成了Mg^2^+-ATP的类似物Mn^2^+-ADPV。  相似文献   

16.
首次用脉冲辐解时间分辨方法研究了etoposide(VP16)在水溶液中与N~3^.,(SCN)~2^.^-和e~a~q^-之间发生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反应,测定了VP16的阴离子自由基、脱质子中性自由基的特征吸收谱;测得VP16与e~a~q^-,N~3^.,(SCN)~2^.^-的绝对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7×10^9,3.2×10^9和2.5×10^8dm^3.mol^-^1.s^-^1。研究表明,水溶液中的VP16可为248nm激光光电离,光电离的瞬态产物为阳离子自由基及脱质子中性自由基,并且测定了其酸碱电离的pK值。测得SO~4^.^-自由基单电子氧化VP16的反应速率常数为2.8×10^9dm^3.mol^-^1.s^-^1。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甲酰基二茂铁与苯乙酮,硝基甲烷及丙酮的缩合反应,我们制得了其缩合产物-α-羟基-β-羰基化合物。并对甲酰基二茂铁与苯乙酮的缩合产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n,a=0.6022(1),b=2.735(1),c=0.9416(1)nm,β=99.02(1)°,V=1.532(1)(nm)^3,Mr=334.20,Z=4,Dx=1.45g/cm^3,μ=9.68cm^-^1,F(000)=696。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improved and efficient version of the MEMØRY-7 computer program described in a previous paper. The program, called MEMØRY-7/1, implements a Monte Carlo algorithm to compute reactivity ratios in binary irreversible copolymerizations. For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and methyl acrylate, the computed r1, r2 values (r1 = 1.374, r2 = 1.038) compare quite well with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ones (r1 = 1.4, r2 = 1.0; Eldridge and Treloar).  相似文献   

19.
β-CD与间羧基苯磺酰氯及Fe^3^+构筑氧化还原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β-CD与间羧基苯磺酰氯及三氯化铁反应, 制得了双(6-氧-间羧基苯磺酰基)-β-CD.Fe^3^+配合物, 以此配合物作催化剂, 将苯甲醇高速率氧化成苯甲醛和苯甲酸, 其反应速率是三氯化铁的1.4×10^4倍。  相似文献   

20.
铕(III)离子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结合的紫外差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pH7.4,温度为25℃的条件下,用紫外吸收差光谱进行了Eu^3^+对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滴定。结果表明Eu^3^+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结合后其差光谱在245nm和296nm处出现吸收峰,在245nm处,Eu^3^+-脱铁转铁蛋白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是(2.2±0.1)×10^4cm^-^1.mol^-^1.dm^3,Eu^3^+可占据脱铁转铁蛋白的2个金属离子结合部位,Eu^3^+优先占据脱铁转铁蛋白的C端结合部位,条件平衡常数是logK~C=8.42±0.12,logK~N=6.03±0.42。Eu^3^+与R~E^3^+(R~E=Nd,Sm,Gd和Tb)间的线性自由能关系表明,稀土离子占据脱铁转铁蛋白的C端结合部位时受离子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