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防腐技术以普通碳素钢钢管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作为基管,内衬厚度为0.8~1.0mm耐腐蚀性能好的304L不锈钢衬层,管端接头采用厚壁不锈钢短接焊接,形成管道全程对管内输送介质隔离,很好地解决了高腐蚀油田管道腐蚀漏失严重的问题,使管道寿命明显延长,可节省大量更换管道的费用。介绍了内衬不锈钢复合管防腐技术的结构、特点,以及在大港南部高腐蚀油田的试验应用情况。分析了2种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优缺点、应用效果及应用经验,并结合应用经验提出了建议及要求,为高腐蚀油田解决地面管道腐蚀难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港南部油田综合含水的不断上升,地面系统生产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加热集输负荷大,系统能耗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结合南部油田掺水井的产液、含水、温度等生产参数,优化出适合高凝高黏油田高含水期的四种集油工艺,分别为单管串接常温输送、高温电泵井反带掺水、远端井掺水串带和油井就地切水回掺.在对集油工艺技术的优化研究及试验区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效果的跟踪分析总结认为,大港南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优化的四种集油工艺,比目前南部油田运行的掺水工艺有较大的优势,即在满足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运行费用减少,系统规模缩小,工人劳动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摘要一体化集成装置将机械技术、电工技术、自控技术、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高度集成,能够独立完成油气田地面工程中常规需要一个中小型站场或大型站场中多个生产单元共同完成的生产环节的全部功能,可简化地面工艺、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周期。近年来,大港南部油田结合接转站调整改造及新区产能建设,共研发了气液分离+外输增压、油气水分离+切水+外输增压、油气水分离+切水+加热+外输增压3种一体化集输装置。论述了一体化集输装置技术方案,介绍了一体化集输装置在大港南部小集油田小6计量站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针对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在老区双管掺水流程和外围环状掺水流程中开展了低温集输研究.由试验得出结论:双管掺水流程采用掺常温水不加热集输方式,在投入方面较合理,节能效果明显;环状掺水流程低温集输可通过控制掺水温度和掺水量实现节气目标;双管掺水流程的单井回油温度可控制在原油凝固点以下10℃左右;环状流程集油环回油温度应控制在原油凝固点附近.  相似文献   

5.
大港南部油田由于污水水质差、矿化度高 ,管网结垢较为严重 ,其中掺水管线年结垢速度达到2 4mm ,注水管线年结垢速度达到 1 5mm。由于垢的影响 ,使地面系统中管网的直径缩小、管损增加、泵压上升 ,每年由于管网腐蚀结垢而更换的地面管线约为 30km ,造成的损失多达 5 0 0万元以  相似文献   

6.
ZXJ-油田专用智能集油选井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油田集输计量流程采用的是计量管汇及电动三通阀组,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系统复杂、操作不便。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ZXJ-油田专用智能集油选井装置,可替代现有计量管汇及电动三通阀组,简化了流程,降低了电气设备成本和电气故障率,而且手控选井与远程自动选井一体化。该产品核心部分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数控多通阀,技术创新程度高。目前已在国内外一些油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遏制老油田油水井集输管网腐蚀穿孔泄漏加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运行周期、防腐技术、环境条件、城市规划、更新维护等方面对当前管网生产运行现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深化了CO2腐蚀、冲刷腐蚀、垢下腐蚀、氧腐蚀等微观腐蚀机理研究。从管线材质、防腐工艺、新型内衬配套等方面加强了源头设计优化,明确了干线优选环氧粉末或无溶剂陶瓷颗粒内防腐技术、单井管线采取单根由壬连接内衬管工艺技术、常规管线采用3PE外防腐、稠油热采管线采用黄夹克外防腐保温的技术原则,并运用超声波及射线探伤技术确保施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同时采取管廊带设计理念合理优化管网布局,密切配合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提高了管网安全环保风险管控能力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乌尔逊油田环状掺水集油系统受自然地理条件差(高寒),低产、低效井所占比例大,气油比低、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影响,掺水集油系统生产能耗较高.在优选、控制掺水压力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逐步降低单环瞬时掺水量,观察集油环回油压力、回油温度,单井回压的变化,研究影响降温集输的主控因素,摸索各集油环在不同季节的合理掺水量和极限回油温度.通过1年的现场试验,确定了影响乌尔逊油田降温集输的主控因素和各集油环在不同季节的合理掺水量,降低了掺水集油系统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庆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原油集输物性差、油井产量低、单位产能建设投资高和集输能耗大的特点,开展了单管掺常温水集油工艺参数确定的现场试验。试验研究了采用单管环形掺水简化集油工艺,在不同的掺水温度条件下,回油进站温度分别为47℃、42℃、40℃时,各集油环集输参数的特点,总结了不同掺水温度条件下,各参数边界条件和各工况稳定运行周期及能耗规律,为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低能耗油气集输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乾安油田投产3年多,集输油系统开始大量的腐蚀穿孔。由于该油田没有对注水前的水质进行化验分析,无法对注水前后的水质进行对比,在众多的腐蚀因素中,对如何找出主要腐蚀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轮古超稠油地面集输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古油田原油是国内仅有、国外少有的超稠油,开发此类油田国内外没有成型的经验.为了解决采油、集输、脱水、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研制出新型的破乳剂和降黏剂;通过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确定了轮古超稠油油田的集输工艺、脱水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港油田集输系统能源消耗情况,详细分析了集输系统中集油、输油、油气处理、热力和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和节能潜力点等,并针对问题提出今后节能工作的建议.应用油井单管常温输送技术简化集油系统工艺流程;采用越站输送方式减少原油进站升温、升压次数;应用高效的油气和污水处理装置,缩短脱水和污水处理工艺;试验新型节能燃料;通过供注水系统优化实现油田产出污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3.
谐波地震采油技术是为开展适合稠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的采收率技术研究而提出的一项物理法处理油层技术,是一项新的三次采油技术.分析了谐波地震采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技术特点和油藏适用条件.从区块选择、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港西二区二断块谐波地震采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的情况,该断块谐波地震采油井段长850 m,共振动94 d,74口油井受益,采用自然递减法统计,3个月内累计增油4 693 t.现场试验表明,应用谐波地震采油技术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且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入少,产出高,对地层无伤害、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浅谈萨南油田不加热集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萨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导致原油集输热力系统自耗天然气呈上升趋势。目前在萨南油田采用的不加热集油方式有多种。其中掺常(低)温水不加热集油方式适合于在中转站内所辖的电泵井或高产液井较多及含有部分低产液井的情况。“一站、两制”不加热集油方式则既能满足掺常(低)温水—老井的不加热集油需要,又可以保证低产液、低合水的油井的安全生产。1996年在萨南油田又进行了“三不”复合试验,对产液量较高的油井采用掺常温水不加热集油方式。萨南油田采用的常规单管不加热集油方式适用于单井回油温度不低于32℃、回压不超过0.5MPa外情况。此外萨南油田还采用双管不加热集油、单管电加热环状不加热集油等不加热集油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原油综合含水不断上升,原油产量大幅度降低,冀中部分油田地面设施能力已不适应这一变化。文章重点论述冀中南部油田各断块原油性质分析,原油流变性模拟实验和三相混输压降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油流程的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对比,优选出油田较适用的低能耗集油流程。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低温集油技术是降低集输系统能耗的主要途径。通过产液分级、原油凝固点分析、不同区块黏壁温度分析,结合地温数据,界定出适合不同低温集油技术的油井条件,形成了常温输送、季节性常温输送、原油改性技术和定量低温掺输等多种技术,实现了优化简化、节能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大港油田稠油、超稠油油藏冷采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大港油田稠油、特稠油藏的开采方式主要为冷采,经过多年的摸索试验,形成了一套稠油冷采的工艺模式.介绍了大港油田稠油油藏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大港油田针对各种类型稠油油藏,采用的开采工艺方式,对出现的情况作了简要分析,并根据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大港油田开采稠油时选择举升工艺方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朝阳沟油田存在的产油量下降、系统负荷率低、设备设施腐蚀老化严重、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对集输油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在优化调整的过程中,通过与产能建设工程相结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取集油管网的优化和计量站、转油站、脱水站的"关、停、并、转"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稠油集输系统评价与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降低塔河油田的稠油集输系统运行费用和操作成本,开展了塔河油田稠油集输技术优化研究,以促进塔河油田高效经济开发.对塔河一号联站外集输管网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站外管线的管输效率普遍较高,在85%以上,有些管线管输效率偏低是因为流量偏低,温降较大;影响站外能耗的主要因素是管线的热力损失.稠油集输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加热、掺水和掺稀油,这三种方式中,输送的能耗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掺水、掺稀油、加热.  相似文献   

20.
稠油集输处理技术及优化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稠油开发已形成了以注蒸汽、掺稀油等为主的开采工艺,以及井口加热、掺稀油、掺活性水等为主的集输处理技术。针对稠油的特殊性,论述了如何在满足油藏开发和生产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掺输系统,改进推广掺热水集输技术,加强破乳剂的筛选应用,开展高效稠油脱水设备研制,完善稠油脱水处理工艺。并对如何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地面工程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