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陶粒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腐殖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新型、高光催化活性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陶粒,使用XRD、TG-DTA、FT-IR进行表征;以腐殖酸为目标降解物,探讨了光催化氧化降解腐殖酸的规律,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腐殖酸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值、光强、反应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光催化活性;腐殖酸的去除率随腐殖酸初始浓度和pH值的降低而增大;催化剂经重复使用几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去除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二溴乙腈(DBAN),采用紫外光(UV)降解水中DBAN,探究不同UV强度、温度、DBAN初始质量浓度以及溶液pH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BAN的剩余质量浓度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变小,UV强度越大,降解效果越好,强度为40 W时最大去除率为55.2%;提高温度对DBAN的去除率提升较小;DBAN的去除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质量浓度从10μg/L增加到100μg/L时,对应去除率从36.2%增加到67.7%,提升了31.57%;随着溶液pH的升高,DBAN的去除率逐渐上升,在pH=9时达到最高值62.88%;UV技术对DBAN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新型、高光催化活性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陶粒,使用XRD、TG-DTA、FT-IR进行表征;以腐殖酸为目标降解物,探讨了光催化氧化降解腐殖酸的规律,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腐殖酸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值、光强、反应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光催化活性;腐殖酸的去除率随腐殖酸初始浓度和pH值的降低而增大;催化剂经重复使用几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O3/UV氧化法处理苯胺废水,考察了反应时同、苯胺浓度、溶液pH、光照强度、温度、进气流量等因素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苯胺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pH值7.0、温度(23±2)℃、进气流量为80 L/h,10W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经15 min后苯胺去除率达到99%以上,反应30 min后,TOC去除率约为48.2%,苯胺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技术及其组合技术降解有机物废水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对超声降解高浓度氯苯酚废水过程中的声强、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单频降解与超声外加H2O2和Fe2 、加Fenton试剂强化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对比了单复频超声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声强、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超声与其他方法结合以及复频超声的协同作用,都会使反应进行彻底.  相似文献   

6.
以硅钨酸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煮绿染料溶液.对溶液的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溶液的初始浓度及紫外光灯的强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溶液的初始浓度及紫外光灯的强度对煮绿染料溶液的光催化脱色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当煮绿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 mg/L,溶液的pH为1,硅钨酸浓度0.6 g/L,在高度为13.2 cm的紫外灯辐射下,降解率最高可达到42.8%.  相似文献   

7.
在UVA-LED光照射下,考察了氧氟沙星在不同的pH值(3、7、11)和溶解氧浓度(DO=9、0 mg/L)条件下超纯水中的光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其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主要为直接光降解,DO存在时,自敏化光降解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DO条件下,其光降解效率及速率均在pH值为7时最快,pH值为11时次之,pH值为3时最慢,氧氟沙星的光量子产率随pH值变化而变化是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降解产物及其生成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氧氟沙星的降解路径为脱甲基、哌嗪环的裂解和氧化、羟基化和脱羧基反应,不同pH值和DO条件下的降解路径及其产物差别细微,但其对产物在降解过程中的生成和进一步降解随时间的变化有显著影响。研究成果阐明了pH值和DO对氧氟沙星光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TiO2光催化氧化悬浮体系,对影响染料直接桃红12R降解的因素———pH、反应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以及TiO2的用量进行了研究。影响染料降解率的4个因素的主次关系为pH>初始浓度>TiO2投加量>反应时间。得出的降解染料直接桃红12R溶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4,反应时间为30min,初始浓度为20mg/L以及TiO2投加量0.13g,在此条件下溶液的脱色率为94.8%。并进行了动力学实验,得出了该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NO2和SO2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污染物NO2和SO2的光催化降解规律,分析了不同污染物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反应速率这个衡量光催化反应进程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发现污染物NO2、SO2的光催化氧化过程符合L—H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证明,将催化剂与吸附性材料相结合可以提高室内污染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0.
紫外激活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双氯芬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问题,采用紫外激活过硫酸盐工艺去除水中典型PPCPs类物质双氯芬酸钠,考察双氯芬酸钠初始质量浓度、过硫酸盐(PS)投加量、溶液pH、阴离子质量浓度和腐殖酸(HA)投加量多种因素对紫外(UV)激活PS去除双氯芬酸钠的影响,并分析反应后中间产物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该工艺降解双氯芬酸钠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相符(R~2≥0.95),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双氯芬酸钠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小,但随PS投加量的增加双氯芬酸钠的降解速率快速增大.不同的pH环境对双氯芬酸钠的降解有一定影响,溶液pH从酸性到碱性的过程中,反应速率常数的总体趋势增大.溶液中的阴离子会对系统降解双氯芬酸钠产生影响,碳酸氢根离子总体呈促进作用,氯离子呈抑制作用.HA的存在对系统去除双氯芬酸钠有较强抑制作用.SO_4~-·可能与双氯芬酸钠分子发生去羧基、去羟基等反应,主要生成N-苯基-2,6-二氯苯胺、1-(2,6-二氯苯基)-2吲哚酮、2-二氢吲哚酮及醛类物质等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臭氧氧化去除水中三嗪类除草剂扑草净,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扑草净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和温度的增加,扑草净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pH值8.17和最佳反应温度28℃.随臭氧投量的增加,扑草净降解速率提高;扑草净初始质量浓度增加,扑草净降解效率减小.低质量浓度腐殖酸(0.2 mg/L)可以促进扑草净的降解,但是高质量浓度的腐殖酸对扑草净去除有抑制作用,当腐植酸投量为2.5 mg/L、5 mg/L时,扑草净去除率分别从不投加腐殖酸时的87.1%降低至83.94%、74.58%.碳酸氢根对扑草净去除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碳酸氢根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投加碳酸氢根质量浓度为2.0 mmol/L时,扑草净的去除率从不投加碳酸氢根时的87.1%降低至64.0%.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工艺难以去除水中的农药微污染问题,采用超声波工艺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研究了超声波频率、功率、初始浓度、初始pH值、无机离子及腐植酸对乐果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降解乐果最佳频率为600 kHz;降解速率常数随着输出功率增加而提高,随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溶液中无机离子对降解速率有不同影响,HCO3-和CO3...  相似文献   

13.
水中腐殖酸的光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粉末状二氧化钛(TiO2)为催化剂对水中腐殖酸进行光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用量,温度,初始pH值,腐殖酸初浓度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初始pH值降代,腐殖酸初始浓度减小,增能显著提高座殖酸的去除率,同时将光催化氧化与单纯紫外线照射的去除率作对比,结果显示,光催化氧化法明显优于单纯紫外线照,另外对光催化氧化的有关机理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Factors on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CLT) in water by high 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hlorothalonil,dosages of tertiary butyl alcohol,humic acid and initial pH value on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as well a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hlorothalonil could be effectively degradated by ultrasonic irradiation.The reaction constant value kapp decreased from 0.014 1 to 0.010 2 min-1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  相似文献   

15.
纳米磁性壳聚糖对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混合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纳米磁性壳聚糖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分析了腐殖酸存在的条件下对Cu2+、Pb2+、Cd2+三种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腐殖酸吸附的最佳pH值为11,饱和吸附量为292mg/g;吸附速度快,15min可达吸附平衡;经5次吸附后,保留了初次吸附量的60%,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和重复使用性.同时,该吸附剂吸附腐殖酸后仍可对Cu2+、Pb2+、Cd2+产生吸附作用,较单独吸附时Cu2+、Pb2+的吸附量有所降低,而Cd2+的吸附量则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研究了沸石、膨胀蛭石、瓷砂陶粒、页岩陶粒和黏土陶粒5种硅酸盐吸附剂改性前后对腐殖酸的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投加量、pH、温度和腐殖酸浓度对腐殖酸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沸石对腐殖酸的吸附性最好,膨胀蛭石次之,黏土陶粒、瓷砂陶粒和页岩陶粒效果较差.改性后,5种硅酸盐吸附剂对腐植酸的吸附去除效果均有较好提高,其中5种硅酸盐吸附剂用HDTMA改性的最佳条件为:沸石、膨胀蛭石和黏土陶粒改性浓度均为20 g/L,页岩陶粒和瓷砂陶粒为25 g/L.  相似文献   

17.
Fe~0/H_2O_2类Fenton体系降解水中对氯硝基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Fenton过程中Fe3+返回Fe2+速率慢致使反应过程中铁离子循环受阻的瓶颈问题,对Fe0/H2O2-类Fenton降解对氯硝基苯(pCNB)的效果与机理进行研究.考察H2O2和铁的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pCNB降解效果的影响,对体系TOC和Cl-、NO3-浓度以及一些中间产物进行鉴定和分析.当pH值为...  相似文献   

18.
热激活过硫酸盐降解水中典型氟喹诺酮抗生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水体中残留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采用基于热激活生成硫酸根自由基的方式氧化降解水中的典型氟喹诺酮抗生素环丙沙星,研究了温度、过硫酸盐浓度、p H及水中常见离子等影响因子对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拟一级动力学氧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随着初始过硫酸钠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升高,环丙沙星的降解速率得到升高,而随着反应p H的变化则呈现相反作用,研究得出该反应活化能为(105.25±14.43)k J/mol。水中的Cl-在低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的时候具有促进作用,NO3-及PO43-在较高的浓度下会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而CO32-则在0.01 mol/L的浓度下起到了较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