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庆俊 《中国药房》2014,(31):2955-2958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其中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25.34%,DDDs年增长率分别达12.05%和26.30%;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DDDs在各年度排序位居首位;痰热清注射剂DDDs增长最快,2013年位居首位;参麦注射剂与苦碟子注射剂各年度DDDs均位于前3位;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较高,其中以康莱特注射剂最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但部分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过度使用,应加强其合理使用的监管,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以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清肝胆湿热类为主;3年来DDDs最高的药品均为疏血通注射液;DDDs排序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的DDC均较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合理,但个别品种的临床使用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用药特点和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法,对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药金额所占比例、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结果:2007—2010年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分别为1 388.59、1 164.96、2 007.94、2 298.23万元,销售金额2008年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自2009年后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种类、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近4年来较为稳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居临床用药首位,占60%~75%;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很高,销售金额增长迅速,由2008年的3%增加到2010年的15%。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较为合理,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与药剂科联合,加强临床用药督导检查,做好医务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4.
2007—2010年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4年内占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3.10%、4.48%、4.85%、5.09%,销售金额在2007—2010年有逐年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品种、金额及DDDs方面4年来居首位,抗肿瘤类次之。单品种销售金额列前3位的是疏血通、醒脑静和血必净注射液;单品种DDDs列前3位的是热毒宁、疏血通和血栓通注射剂。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较广、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广州市某医院近4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90.10%、23.68%、19.10%;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分别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8.46%、8.86%、8.78%、9.13%。其中,抗肿瘤药康艾注射液用药金额排序和DDC值均为最大,心血管系统用药培斯汀粉针DDDs排序均稳居首位。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和使用数量增长较快,临床应用中应严格辨证施治,增加其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值)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年均增长率达55.90%,理血剂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 3年排序均稳居首位。DDC相差较大,最高可达26倍,B/A值较大的DDDs亦较大,患者容易接受。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增长迅速,需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1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肿瘤治疗及辅助治疗;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金额占全院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2011年有所下降;2008—2011年心脑血管用药的销售金额均位居第一,其次为肿瘤用药;2007-2011年心脑血管用药的累计DDDs均位居第一;2007-2011年注射用丹参、注射用血栓通、痰热清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的DDDs均较高,康艾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的DDC相对较高。结论:应继续加大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计算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销售金额排序(B)和DDDs排序(A)的比值(B/A)。结果 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构成相对稳定,以心脑血管类为主;心脑血管类与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构成了DDDs与销售金额排名的前10位,单品种用药金额与DDDs排序变化较大;在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大部分品种的DDC在100元以上;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品种的B/A接近1,用药同步性较好。结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应注意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杜光  吴涛 《中国药房》2014,(47):4490-4493
目的:评价武汉地区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地区32家医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2年,年增长率分别为28.51%和36.99%。心脑血管疾病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连续3年排序稳居首位;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多数临床疗效较好,价格适中,使用频度较高;部分抗肿瘤类品种因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结论:中药注射剂已成为该地区医院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销售金额和用量都在快速增长。临床需要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密切关注其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彬  黄娣  杨忠英 《安徽医药》2017,21(11):2111-2115
目的 评价该院辅助用药的应用情况与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金额排序法以及日治疗费用(DDC)等方法对该院2013—2015年辅助用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5年该院辅助用药以注射剂为主,销售金额分别为13749、16806、19061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35.1% 、36.2% 、35.1%,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始终位居用药第1位.结论 2013—2015年该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均逐年增长,整体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少部分品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2年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销售金额等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依次为理血药、补益药和抗肿瘤及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中药注射剂中,除疏血通注射液销售金额下降外,其他中药注射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中药注射剂限定日费用(DDC)普遍较高,较高的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中药注射剂在该院临床应用逐年增多,药品结构和,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中药注射剂品种结构调整和临床用药教育,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欧阳荣  廖建萍  刘红宇  胡宏 《中国药房》2014,(11):1043-104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基本稳定,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且构成比均在50%以上;单品种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应加强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的监测,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中药注射剂总金额比例平均为70.28%(649.13/923.57),且逐年上升,年增长率分别为14.35%(27.1/188.91)和13.05%(28.2/216.01),主要品种的DDDs亦逐年增长,药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性趋于合理。结论: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加强辨证施治,重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容世健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9):693-696,713
目的:分析浦北县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3年来的用药金额增长较快,年增长率为54.05%,其中理血剂的销售金额、DDDs稳居榜首,品规种数理血药稳居榜首,单品种血塞通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居前列。单品种喜炎平2009年—2010年DDC排序第1位;2011年单品种康艾DDC排序第1位,"医保"药品比例87.10%,"新农合"药品比例占96.77%。结论:浦北县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量迅速增长,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5.
李梦  刘东 《中国药师》2014,(2):287-290
目的:研究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0—2012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总金额和使用频度(DDDs)逐年增加,限定日费用(DDC)有升有降但总体趋于稳定,用药金额与DDDs排序基本一致。结论:2010—2012年武汉地区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符合临床应用特点,应用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该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间患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占中药用药金额的67.64%,DDDs位居第1位的是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结论中药注射剂在该院临床中应用较多,中药注射剂存在安全隐患,临床医师应谨慎选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aily define doses,DDDs)、限定日费用(daily durg 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2年来的用药金额增长较快,年增长率为47.99%,其中理血剂的销售金额、DDDs稳居榜首,抗肿瘤药居DDC排序第1位;单品种疏血通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使用量迅速增长,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2011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销售金额(万元)占全年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10%(1 218.15/39 314.24)、3.17%(1 433.35/45 188.15)和3.37%(1 714.21/50 877.13);3年来康艾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稳居首位。结论:该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用量增长较快,但中药注射剂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已经凸显,医师应辨证施治,严格掌握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药品DDC保持不变;中药注射剂几乎全为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临床应加强辨证施治,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4—2016年西安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对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对2014—2016年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并利用PASS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结果 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的构成比分别为9.35%、9.02%、8.80%;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和DDDs稳居前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的DDC偏高;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发热、静脉炎等;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无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当、疗程过长等情况.结论 西安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药师应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