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08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ROP分为ROP组(98例192眼)与非ROP组(110例220眼),其中ROP组患儿根据是否需要治疗分为重症组(6例12眼)与非重症组(92例180眼)。记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资料、母亲围生期情况、住院期间治疗措施及早产儿相关疾病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R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ROP的检出率为47.1%(98/208),ROP患儿中需手术干预比例为6.1%(6/98)。单因素分析发现,ROP组与非ROP组阴道分娩、胎龄、出生体重、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吸氧时间长、吸氧浓度≥40%、输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0.497,95%CI:0.391~0.631,P<0.001)和出生体重(OR=0.998,95%CI:0.996~1.000,P=0.046)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组与非重症组胎龄与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近期转归情况显示,出院后回访68例(69.3%),其中复查至无ROP且完全血管化者53例(77.9%),复查至无ROP但未完全血管化者11例(16.2%),瘢痕形成者4例(5.9%),平均完全血管化时间为168.4 d。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ROP检出率较高,胎龄和出生体重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ROP 的独立危险因素。定期眼底筛查并及时治疗对防止ROP致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Yin H  Li XX  Li HL  Zhang W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295-299
目的 探讨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全身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胎龄≤34周或体重≤2000g的早产儿进行眼部检查,并分析发生ROP的相关因素。结果 北京妇产医院98例早产儿中,有17例发生ROP,ROP发生率为17 .3%。出现阈值病变需进行激光治疗者4例(7只眼),占4. 1%。ROP组与正常眼底组早产儿在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 >5d)和最高氧分压及发生败血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等是发生ROP的基本因素,长时间吸氧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结论 小胎龄、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等因素与RO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对出生胎龄<37周的313例早产儿的626只眼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和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Ⅱ)进行了ROP筛查。其中,男性200例, 女性113例。出生体重890~3500 g,平均出生体重(1977.37±497.03) g。出生胎龄26~37周,平均出生胎龄(33.13±2.44)周。根据筛查结果分为ROP组和无ROP组。所有ROP患儿均随访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如视网膜未能完全血管化则随访至视网膜情况稳定或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同时对两组间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妊娠年龄、分娩方式、试管婴儿、多胎妊娠、孕期吸氧、宫内缺氧、子痫、先兆流产、婴儿吸氧史、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3例626只眼中,ROP组52例87只眼,分别占早产儿人数及眼数的16.61%和13.90%。其中,急进性后部型ROP 2只眼;1期38只眼;2期36只眼;3期11只眼。无ROP组261人539只眼,分别占受检早产儿人数及眼数的83.39%和86.10%。接受激光光凝治疗20只眼。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ROP组和无ROP组在出生胎龄(t=-4.348)、出生体重(t=-3.966)、婴儿吸氧史(χ2=9.05;比值比=3.403,95%可信区间1.475~7.854)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妊娠年龄、分娩方式、试管婴儿、多胎妊娠、孕期吸氧、宫内缺氧、子痫、先兆流产、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地区ROP发生率为16.61%;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婴儿吸氧史是影响ROP发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率和致病因素。

方法:采用Retcam Ⅲ数字广角小儿眼底成像系统对2015-01-15/2017-10-15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及眼科门诊就诊的出生胎龄<37wk或出生体质量≤2 000g的2 203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根据筛查结果计算ROP发病率,并分析致病因素。

结果:早产儿2 203例中,共检出ROP者367例(621眼),发病率为16.66%。符合《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筛查标准的887例早产儿中检出ROP者236例(399眼),发病率26.61%,筛查标准之外的1 316例检出ROP者131例(222眼),发病率9.95%。ROP组与无ROP组两组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机械通气与ROP发病密切相关,人工受孕、剖宫产、性别、多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母亲孕期高血压、母亲孕期糖尿病、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膜早破与ROP发病无关。ROP发病在不同胎龄组、不同出生体质量组、不同吸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机械通气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中ROP发病率为16.66%,《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筛查标准之外ROP仍占有一定比例。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机械通气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方法 对出生体重≤2500g,胎龄≤37周患儿进行ROP筛查,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筛查275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发现ROP38例(13.82%);出生体重≤1500g组,~2000g组,~2500g组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胎龄≤30周组,~32周组,≥33周组间ROP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OP早产儿的吸氧时间明显高于无ROP组(Z=5.292,P=0.000),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30.597,P=0.000),多胎与单胎间发生RO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8,P=0.387),ROP发病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机械辅助呼口等因素相关.结论 出生体重越低,出生胎龄越小,吸氧时间较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ROP患病率越高.早产儿应及时检查眼底,尽早发现ROP.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危 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ROP筛查的出生体重不足1000 g早产儿共145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52例;平均胎龄(28.5±2.0)周,平均出生体重(923.0±85.0) g。统计时,诊断以随访过程中出现的最重ROP病情为录入标准,双眼非对称病例以发病严重侧为录入标准。以是否发生ROP将患儿分为ROP组和非ROP组,ROP组患儿再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轻症组包括1、2期ROP,未达阈值的3期ROP,以及以上各期ROP发生的瘢痕病变;重症组包括阈值前1型、阈值、急进性后部型以及4、5期ROP。将胎龄>28周或≤28周、出生体重<750 g或≥750 g、胎数单胎或多胎、分娩方式顺产或剖宫产、性别男或女作为危险因素,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5例出生体重不足1000 g的早产儿中,9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ROP,占66.21%。其中,重症患儿59例,重症ROP发生率为40.69%。ROP组和非ROP组胎龄(χ2=15.021, P=0.000)、胎数(χ2=4.744,P=0.029)、分娩方式(χ2=11.848,P=0.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胎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8,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胎龄与ROP的发生相关[Exp(B)=0.328 07,P=0.005 197]。结论 超低出生体重儿具有ROP发生率以及重症率高的特点。胎龄≤28周、顺产、多胎是ROP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适合成都及周边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筛查模式.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对2007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出生的332例体重2500g以下或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自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筛查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结果 332例早产儿中有41例发生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占12.35%.其中严重的4例(7只眼)接受了激光治疗,1例(1只眼)接受视网膜冷凝联合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占1.20%.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筛查标准,仅259例受检儿符合标准,ROP检出率为14.29%,有4例ROP患儿漏诊.眼底正常组患儿出生孕周和体重均明显高于ROP组,两组间有吸氧史者所占比例及不同严重程度ROP组与未发生ROP组吸氧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生体重、胎龄、吸氧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婴儿出生的成熟度越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尤其是严重的早产儿视 网膜病变发病可能性越高.成都及周边地区ROP筛查标准应在卫生部制定的ROP筛查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发病情况,探讨适合汕头地区的 ROP筛查标准。
  方法:对2011-01/2014-12在汕头4家医院NICU住院的1813例出生体重≤20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和(或)广角数码儿童成像系统( RetCamⅡ)进行ROP筛查,所有患儿随访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病变退化。
  结果:发现ROP 202例388眼,占筛查总例数11.14%。其中重症ROP(阈值前期Ⅰ型或阈值期)43例85眼,占筛查总例数2.37%。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408例,重症ROP 34例67眼,占全部重症 ROP 病例的79.07%。GEE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及吸氧是ROP的高危因素。
  结论:汕头地区ROP检出率11.14%,但重症ROP检出率较低,主要发生于出生体重<1500 g低出生体重儿和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及吸氧是ROP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来就诊的胎龄小于36周、体重低于2500g的210例早产儿的眼底筛查情况及高危因素.结果 210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12.9%,其中ROP3期以上的发生率为3.8%;低孕周、低体重、出生后吸氧时间过长、严重的新生儿疾病的早产儿ROP发生率高;双生子ROP发生率(20.5%)高于单生子(10.8%),且ROP发生严重.结论 低孕周、低体重、出生后吸氧时间过长、患严重的新生儿疾病、非单生子等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Vit A)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1/2022-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分娩且胎龄小于37 wk或出生体质量小于2 500 g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41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出生后7 d和35 d进行外周血Vit A和bFGF水平检测。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共392例,其中1-2期ROP组 51例,3-5期ROP组 23例,未发生ROP组318例。生后7 d,1-2期ROP组血清Vit A(0.44±0.17 μmol/L)和bFGF(0.53±0.16 ng/L)水平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0.50±0.12 μmol/L和0.63±0.15 ng/L)(均P&#x003C;0.05); 3-5期ROP组血清Vit A(0.34±0.18 μmol/L)和bFGF(0.44±0.18 ng/L)水平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均P&#x003C;0.05); 3-5期ROP组血清Vit A和bFGF水平分别低于1-2期ROP组(均P&#x003C;0.05)。生后35d,3-5期ROP组血清Vit A(0.33±0.19 μmol/L)和bFGF(0.39±0.19 ng/L)水平分别低于1-2期ROP组(0.43±0.16 μmol/L和0.48±0.17 ng/L)(均P&#x003C;0.05); 根据血清Vit A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853,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8,最佳灵敏度为73%,最佳特异度为95%; 根据血清bFGF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828,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58,最佳灵敏度为90%,最佳特异度为68%; 根据血清Vit A联合bFGF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917,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70,最佳灵敏度为70%,最佳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Vit A及bFGF水平均是预测ROP较敏感的有效指标,如果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血清Vit A或bFGF水平越低,可能提示ROP患病率越高及其病理分期越重。血清Vit A联合bFGF诊断ROP的临床价值较其单独诊断价值高,且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分析单胎与多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早产儿151例,根据出生胎儿数分为单胎组(111例)及多胎组(双胎及以上,40例),应用RetCamⅢ行ROP探查,比较单胎与多胎在不同出生胎龄中ROP和严重病变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早产儿中,单胎组在出生胎龄<28周、28~<32周、32~<34周中ROP及严重病变发病率分别为90.00%、51.95%、7.14%及15.00%、3.90%、0.00%;多胎组75.00%、75.00%、33.33%及0.00%、8.33%、16.67%;两组间比较,出生胎龄在28~<32周的多胎发生ROP的机率明显高于单胎,有统计学差异(P=0.046)。单胎与多胎在不同出生胎龄中发生严重病变的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生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中,单胎组发生ROP的平均出生胎龄(29.48±1.04)周及平均出生体质量(1277.50±245.78)克与多胎组(28.86±0.92)周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分析对临床筛查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756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其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吸氧浓度、APgar评分(1分钟in)、APgar评分(5 min)、败血症、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输血等。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重症ROP与孕周(GA)、出生体重(BW)、吸氧时间、吸氧浓度、APgar评分(1 min)、APgar评分(5 min)、败血症、呼吸暂停、机械通气、输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756例早产儿,严重ROP发生3.3%。各因素中,孕周较少、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高浓度吸氧、APgar评分(5 min)<4分,机械通气、输血是重症ROP的高危因素,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严重ROP的发生受孕周较少、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高浓度吸氧、APgar评分(5 min)<4分,机械通气、输血影响。特别是GA≤28周或BW≤1000 g早产儿患严重ROP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建议重点对此类早产儿进行及时筛查。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和治疗模式.方法 对胎龄≤35周,体重≤2500g患儿进行ROP筛查,并行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筛查326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33例(10.12%);3期及以上组,1~2期组及未发生病变组的吸氧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体重≤1000g组,1001~1500g组,1501~2000g组,2001~2500g组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胎龄≤30周组,30周<出生胎龄≤32周组,32周<出生胎龄≤35周组间ROP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生子与多生子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少数全身病情严重者可在32周前发生ROP;病变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与孕龄、出生体重、氧疗时间、胎数等因素有显著相关.9例患儿行冷凝术,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吸氧时间长、体重低于1500g、胎龄小于32周多生子中发病率高,对一些高危产儿应尽早行ROP筛查;病变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与孕龄、出生体重、氧疗时间、胎数等因素有显著相关,及早行冷冻术病情控制满意.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在很多国家中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一项常规检查.我国2004年《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1]颁布以来,ROP筛查工作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尽管ROP筛查是一个基本无创性检查,但筛查本身会造成受检儿的一些生理变化,也存在一定风险和并发症[2],有些严重意外一旦发生,会危及受检儿生命.所以随着ROP筛查工作的逐渐普及,筛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关注[3].为此,我们对一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ROP筛查的相关意外和并发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和NICU及外院会诊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833例1666只眼ROP筛查资料.对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ROP筛查,并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对于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与新生儿科医师共同会诊后适当扩大筛查范围[1].其中,男性524例,女性309例;胎龄27~34周,平均胎龄(33.8±2.6)周;出生体重800~2600 g,平均体重(1875.6士237.8)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胎与多胎ROP的发病及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病例共4596例,使用RetCamⅡ系统进行眼底筛查,记录单胎及多胎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及ROP的分期、分区、治疗等情况,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9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ROP共239例,发病率为5.20%。单胎4096例,发生ROP 178例(4.35%),多胎500例,发生ROP 61例(12.20%),其中双胎60例,三胎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62,P<0.001)。单胎ROP组和多胎ROP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急进性后极部ROP、附加病变、ROP分期、手术治疗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ROP分区的比较中,多胎组视网膜1区的病变较单胎组高[12 (19.67%),11 (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0,P=0.009)。结论 我院ROP的发病率为5.20%,多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和治疗的结果。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5月~2022年4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和双目间接检眼镜进行筛查的1 589例新生儿纳入研究, 按胎龄分为6组, 比较不同胎龄组ROP的发生情况;需治疗的ROP患儿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IVR)或激光光凝术, 比较不同胎龄组ROP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新生儿中检出102例(6.42%, 102/1 589)患有不同程度ROP, 需要手术治疗的ROP 45例(2.83%, 45/1 589), 其中41例接受了IVR治疗, 4例接受了激光光凝治疗。不同胎龄组间ROP发病率(χ2=300.30, P<0.001)和需治疗ROP比例(χ2=278.50,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组间需治疗ROP患儿男/女、多/单胎、I/II区病变、IVR/激光治疗比例及出生至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胎龄组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 P=0.019)。胎龄<32周患儿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36....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多胎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9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及新生儿科住院并接受ROP筛查的早产或低体重多胎儿758名(多胎组)和同期单胎儿2363名(单胎组)纳入研究。多胎组中,双胎735名,三胎23名。多胎组758名中,男性441名,女性317名。平均出生胎龄(32.22±2.14)周,平均体重(1.69±0.43)kg。顺产202名,剖宫产556名;有吸氧史750名。单胎组2363名中,男性1421名,女性942名。平均出生胎龄(32.06±2.52)周,平均体重(1.70±0.46)kg。顺产1146名,剖宫产1217名。有吸氧史2333名。观察多胎ROP检出率以及ROP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构成比、生产方式、首次ROP诊断时间以及ROP严重程度。组间率的比较行χ^2检验,均数比较行t检验。结果多胎组758名中,检出ROP 68例(8.97%)。其中,双胎64例(8.71%,64/735);三胎4例(17.39%,4/23)。单胎组2363名中,检出ROP 187例(7.91%)。随胎数增加,ROP检出率逐渐升高,但不同胎数RO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7,P=0.213)。多胎组、单胎组受检儿RO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5,P=0.355)。单胎组、多胎组ROP患儿性别构成(χ^2=0.069)、生产方式(χ^2=1.900)、出生体重(t=0.139)、出生胎龄(t=-0.478)、首次ROP诊断时间(t=0.37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93、0.168、0.889、0.633、0.371);不同病变程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3,P=0.223)。结论与同等条件单胎儿比较,多胎儿ROP发生率、出生胎龄、出生体重、ROP诊断时间以及ROP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9-12/2018-06在我院眼科门诊及新生儿科住院并接受眼底检查的早产儿3 121例,男1 862例,女1 259例,其中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g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400例,男191例,女209例; 出生体质量≥1 500g的早产儿2 721例,男1 671例,女1 050例。比较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ROP的检出率、出生胎龄、性别比例、ROP的诊断时间、ROP的严重程度及其他眼病的患病率。

结果:本研究筛查3 121例早产儿,ROP检出率8.2%(255/3 121),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g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400例,ROP检出率23.8%(95/400),其中无需治疗的1~2期病变93.7%(89/95),阈值前及阈值病变3.2%(3/95),4~5期病变3.2%(3/95)。出生体质量<1 000,1 000~1 499,≥1 500g,ROP检出率分别为25.0%、23.7%、5.9%。不同体质量组男女性别比例、ROP检出率、出生胎龄、ROP诊断时间、ROP严重程度均有差异(P<0.001)。出生体质量<1 000g组与出生体质量1 000~1 499g组,以及出生体质量<1 000g组与出生体质量≥1 500g组的ROP严重程度比较有差异(χ2=28.90,P<0.01; χ2=34.64,P<0.01),但是出生体质量1 000~1 499g组与出生体质量≥1 500g组的ROP严重程度无差异(P>0.05)。不同出生体质量组其他眼病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出生体质量越低,ROP的发生率越高。出生体质量<1 000g的ROP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出生体质量≥1 000g的早产儿。眼科应联合产科、新生儿科,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ROP的发生率,提高极低体质量ROP筛查、随访的依从性,是降低ROP致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筛查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为临床提供一款量化、简便的评估工具。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总结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初步判断为高危ROP共788例为研究对象,以3:1随机分为训练组591例和验证组197例。根据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结果最终确诊85例ROP,其中训练组66例和验证组19例。纳入临床因素包括孕周、剖宫产、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羊水污染、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流产史、胎儿出生体重、性别、宫内窒息、胎儿生长受限(FGR)、胎膜早破(PROM)、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临床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输血)、体重增加量、合并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凝血障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胎儿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首先对训练组ROP与无ROP单因素比较发现,ROP孕周和出生体重较小,1 min和5 minApgar评分降低,体重增加量减少,NT-proBNP水平升高,宫内窒息、FGR和羊水污染增多,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和输血增多,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凝血障碍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经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非共线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减小(OR=5.234,95%CI=3.524~6.527,P<0.001)、出生体重减小(OR=4.012,95%CI=2.657~5.232,P<0.001)和体重增加量减小(OR=2.124,95%CI=1.568~3.201,P<0.001)、NT-proBNP升高(OR=1.625,95%CI=1.124~2.659,P=0.001)和机械通气(OR=1.758,95%CI=1.323~2.547,P=0.001)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总分240分。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列线图预测训练组和验证组RO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5和0.842,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正曲线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率吻合较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23和0.859,均P>0.05)。决策曲线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均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本研究开发一款可视化较强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指导临床筛选高危ROP,并提供早期恰当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导致早产儿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ROP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冷冻可以阻止病变发展,使患儿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视力预后[1-3],但ROP晚期合并视网膜脱离后的治疗效果差且费用高[4,5].所以早期预防和治疗ROP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ROP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0日在广东省6家三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了调查,分析ROP的发生率以及不同出生体重、胎龄ROP发生率及严重情况,以期为ROP的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