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密钥协商协议应该在满足安全性的条件下,使实现协议所需的计算开销尽可能小。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BAKAP(ID-Based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该协议提供了已知密钥安全性、完善前向保密性、密钥泄露安全性、未知密钥共享安全性和密钥控制安全性。在该协议中,参与者只需执行两次椭圆曲线点乘法和一次双线性运算。该协议与已有协议相比,计算代价小。  相似文献   

2.
密钥抽取是密钥协商协议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指出2007年王圣宝等人提出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该环节存在重要缺陷;并根据密钥抽取函数的不同功能,将标准模型下密钥抽取细化为随机提取和密钥抽取两个步骤,并基于Kiltz等人提出的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设计了一个新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IBAKE,其安全性证明规约更严谨,协议执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国钧 《信息技术》2010,(7):82-86,89
对基于证书的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与分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证书的密钥协商协议以及一种新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主要研究成果有:介绍了密钥协商协议的概念和安全特性;提出一个新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AKE-1。AKE-1效率较高,并且在最新的eCK07模型下是安全的,证明基于随机预言假设和CDH假设。另外,基于AKE-1,提出一轮的变体(满足只有一个实体在线)和三轮的变体(提供密钥确认属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UAP协议不具有前向保密性和密钥泄露的安全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安全的AKC协议,简称SAKC协议,它不仅具有前向保密性和密钥泄露的安全性,还有较好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汪小芬  陈原  肖国镇 《通信学报》2008,29(12):16-21
对基于身份的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恶意的密钥生成中心(PKG,pfivate key generator)能计算出所有的会话密钥,即它在无会话密钥托管模式下不满足PKG前向安全性.因此,为满足无托管的要求,提出一个改进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标准模型下证明其为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结果表明,改进后协议满足完善前向安全性和PKG前向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钟欢  许春香 《电子学报》2008,36(10):1869-1872
2002年,Boneh和Silverberg提出了多线性表理论和基于多线性表的多方Diff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H.K.Lee等人在该协议基础上利用证书对参与者进行身份认证,解决了该协议容易遭受中间人攻击的问题,H.M.Lee等人进一步引入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技术替代数字证书,提高了密钥协商的效率,形成了ID-MAK协议.在本文中,我们对ID-MAK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发现ID-MAK协议没有真正实现它所宣称的身份认证,不能抵御主动攻击,敌手可冒充任意合法成员参与到密钥协商中获取组密钥.本文在计算多线性D-H问题假设下提出了两个ID-MAK协议改进方案,两个改进协议只需一轮即可协商一个组密钥,本文还给出了相应的成员动态变化和组密钥更新协议.本文最后对我们改进的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已有基于属性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都是在单属性机构环境下设计的,而实际应用中不同属性机构下的用户也有安全通信的需求。该文在Waters属性基加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属性机构环境下的属性基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在基于属性的eCK(extended Canetti-Krawczyk)模型中将该协议的安全性归约到GBDH(Gap Bilinear Diffie-Hellman)和CDH(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假设,又通过布尔函数传输用线性秘密共享机制设计的属性认证策略,在制订灵活多样的认证策略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部分基于身份的三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都存在安全缺陷,文中在Xu等人提出的加密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身份的三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的安全性建立在BDDH假设基础上,经安全性分析,协议具有已知密钥安全,PKG前向安全,并能抵抗未知密钥共享攻击和密钥泄露伪装攻击,因此该协议是一个安全的三方密钥协商协议.  相似文献   

9.
陈明 《电子学报》2015,43(10):1954-1962
现有会话密钥可托管的ID-AKA(IDentity-based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协议要么存在已知安全缺陷,要么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明安全.基于Boneh等人定义的安全陷门函数,提出一种会话密钥可托管的ID-AKA协议.在ID-BJM模型基础上,扩展定义了ID-AKA协议分析的标准安全模型.扩展模型将安全游戏划分为两个阶段,去除了随机预言机,能完备地模拟不同类型敌手的行为.在扩展模型下,新协议的安全性被规约为多项式时间敌手求解判定性BDH(Bilinear Diffie-Hellman)难题和判定性BDHI(Bilinear Diffie-Hellman Inversion)难题,具有可证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将认证与密钥协商(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AKA)协议所需的一种强安全属性——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引入到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AKA协议中,基于NAXOS方法分别提出了基于智能卡的两方强安全AKA协议和三方强安全AKA协议.同时,首次给出了包含临时密钥泄露攻击的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AKA协议的安全模型,并在该模型下给了所提出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此外,文中还分析了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不能在仅使用口令的AKA协议中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谭作文 《中国通信》2011,8(2):26-33
An authentication multiple key agreement protocol allows the users to compute more than one session keys in an authentication way. In the paper, an identity-based authentication multiple key agreement protocol is proposed. Its authentication part is proven secure against existential forgery on adaptively chosen message and ID attacks under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upon the CDH assumptions. The session keys are proven secure in a formal CK security model under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upon the CBDH assumption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multiple key agreement protocols, it requires lesscommunication cost.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信标准中的安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3GPP/3GPP2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并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中基于AKA认证的现有架构容易导致单点失效,服务器遭受恶意注册攻击,而且3GPP—AKA协议本身存在安全缺陷,文章对原有认证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基于P2P架构的认证服务器部署方案,同时改进AKA的认证流程,最后对本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波  张彤  王育民 《电子学报》2001,29(10):1349-1351
本文研究通信双方基于平滑熵在不安全且非认证的公共信道上实现防主动攻击的无条件安全秘密钥的提取.首先讨论了在不安全且非认证的公共信道上根据部分保密的密钥实现认证的方法,然后根据以上方法以抗击敌手在通信双方进行无条件安全秘密钥提取时的主动攻击,得出了通信双方以一定概率所协商的秘密钥长度.  相似文献   

15.
闫玺玺  孟慧 《通信学报》2016,37(5):44-50
提出一种支持直接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方案,首先给出支持直接撤销的属性基加密定义和安全模型,其次给出具体的支持撤销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并对安全性进行证明,最后,与其他方案对比显示,该方案在密文和密钥长度方面都有所减少。该方案可以实现对用户进行即时撤销,当且仅当用户所拥有的属性满足密文的访问结构且不在用户撤销列表内时,才能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出明文。  相似文献   

16.
改进的3G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详细分析了3G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的过程以及协议的安全性,找出了协议中的安全缺陷,并给出了攻击者可能进行的攻击。针对协议的安全漏洞,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解决了对VLR的认证以及网络端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最后,对改进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振钧  郭庆  赖韬 《通信技术》2013,(11):95-98
3G系统安全框架采用了3GPP组织建议的AKA协议机制,并对无线链路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对传送的信令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比2G系统在无线空中接口的安全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自从AKA协议提出后,国外许多学者就对该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协议存在的许多安全问题,同时给出了许多改进AKA的建议。采用一种协议元素机密性推导方法分析了3GPPAKA和改进型AKA的安全性,提出了改进型AKA存在的安全薄弱点,并提出了改进协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3G及4G网络发展中IMS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其AKA认证协议安全强度的不足,在分析CPK及IMSAKA认证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CPK机制的IMS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经分析表明,该协议在提高强IMS智能终端的认证强度基础上,为引入额外的通信,并且扩展了IMS系统支持的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19.
    
Due to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the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aerospace field.However,there is no special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in the exist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a lightweigh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which considering the switch of communication path in the authentication process was designed for the low-earth orbit satellites,and the proposed protocol wa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3GPP AKA protocol.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col has a 20% higher efficiency than 3GPP AKA protocol,and the spend of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 is about 300 ms.  相似文献   

20.
    
A new two-factor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based on biometric feature and password was proposed.The protocol took advantages of the user’s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password to achieve the secure communication without bringing the smart card.The biometric feature was not stored in the server by using the fuzzy extractor technique,so the sensitive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cannot be leaked when the server was corrupted.The authentication messages of the user were protected by the server’s public key,so the protocol can resist the off-line dictionary attack which often appears in th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based on password.The security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was given in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provided the elliptic 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 assumption holds.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s the proposed protocol has better sec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