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晓原 《水文》2006,26(3):45-47
简要回顾了水文测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中国测验工作的现状,总结了近二十余年水文测验业务建设的重大举措,评价了水文测验技术应用成果,指出了当前中国水文测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今后水文测验工作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地质环境演化及钾矿寻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我国钾盐资源的现状,总结了世界上大型钾盐矿床的分布和形成规律:物质基础、地质构造、岩相古地理及气候条件.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概况,阐述了在晚自垩-古近纪这一历史上重要的成盐期,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环境演化历史,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晚白垩纪和古近纪沉积相特点,确定了塔里木盆地的两个浓缩中心--库车凹陷和塔西南凹陷,综述了塔里木盆地的地质找钾状况,为钾盐的找矿工作做了良好的地质铺垫.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有限元的地下连续墙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芮瑞  夏元友 《岩土力学》2008,29(5):1391-1395
基于三维有限元,对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连续墙深基坑进行了设计方案研究,按变形控制提出了设计方法,并以天津某基坑为例进行了计算.首先,对结构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设计计算,然后,在结构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基坑施工方案,分别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各方案的不同工况进行计算模拟,获得了各方案在不同工况下的连续墙和楼板的应力应变结果,找出了施工的控制工况和受力的薄弱部位.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方案进行了优选,可为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系统采集了扎鲁特旗地区的岩石物性标本,测试了密度、磁化率、剩磁强度及电阻率.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扎鲁特旗地区岩石物性参数,建立了主要地层-物性柱.分析了地层岩石物性特征,明确了物性界面,补充和丰富了该区的岩石物性资料,为在该区开展后续非震物探工作的方法选择及资料处理解释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沥青铀矿的年龄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核行业标准方法“沥青铀矿、晶质铀矿的年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主要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测定铀矿物中的铀含量,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提高了分析速度。此外,改进了铀铅分离流程,降低了全流程本底,大大减小了样品用量,提高了TIMS法测定铅同位素组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金成文 《探矿工程》2008,35(5):49-51
在详细地分析了石老人海水浴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和前期试验成果后,对该工程的抗拔锚杆施工方案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土坡稳定分析简化Bishop法的数值解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戴自航  沈蒲生 《岩土力学》2002,23(6):760-764
建立了适于边坡稳定分析简单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到了该坐标系下的边坡稳定分析瑞典圆弧法的积分表达式,与张天宝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提出了基于边坡稳定分析简化Bishop法原理的积分法,推导了其安全系数Fs积分表达式,编制了数值积分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刘远明  夏才初 《岩土力学》2006,27(Z1):80-84
在复杂节理的表面形貌可以理想化为三角形形貌的基础上,研究了齿形形貌节理的剪切强度机理。推导了考虑起伏度和粗糙度的抗剪强度公式,建立了等效凝聚力与节理面基本凝聚力的关系,提出了等效系数的概念,详细地研究了等效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该抗剪强度公式在不同法向压力作用下的表现形式,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辽西某厂泥石流灾害的实地调查,阐述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介绍了泥石流危害,分析了泥石流的现状并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建平 《华北地质》2011,34(1):71-75
通过激电测深对内蒙古义盛店银多金属矿区进行了物探测量,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正反演处理,消除了地形对有用异常的影响,压制了局部干扰异常,突出了矿化异常,找到了深部矿化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及中心位置.经过钻探初步验证,见矿效果良好,显示出乐观的找矿前景.该方法对类似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11.
金矿床主要矿物标型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卿敏  韩先菊 《黄金地质》2003,9(4):39-45
总结了金矿床中金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等金属矿物和石英、碳酸盐矿物、云母类矿物及金红石等非金属矿物的产状,晶体形态、比重、硬度、颜色、反射率、导电性、热发光性等物理性质,谱学特征以及化学成分特征。从中提取出不同类型金矿床成因信息,含矿与非矿矿物特征以及判定金矿化程度、矿床规模和矿体剥蚀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孟祥化  葛铭 《地学前缘》2002,9(3):125-140
通过 10余年来对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及构造演化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 ,笔者编制了中朝板块旋回层序、事件和形成演化综合图 ,深刻地认识到地质科学是复杂性的科学体系。复杂系统研究要求重组现有的科学划分 ,实现跨越岩石矿物学、古生物学、层序地层学、地质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古地理学、古构造学、天文学、海洋学及矿床学等不同学科的协同 ,从而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以求学科体系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 ,以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这就是笔者提出以宇地系统观来综合研究地球、层序、事件和演化的基本思路。依据宇地系统作用原理 ,研究了中朝板块从元古宙至中新生代的旋回层序、事件和演化历史。从 180 0Ma至第四纪共划分出 2 0个超旋回或巨旋回周期和百余个奥尔特周期 ;还研究了海泛事件、隆升间断事件、跷跷板运动事件、臼齿碳酸盐事件、热事件、反极性事件、岩溶事件、火山喷发事件、风暴事件、物源区类型及古构造演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应用宇地系统周期等时原理对中朝板块拗拉谷、鲕滩台地建造、前陆盆地演化和陆相裂谷盆地 ,按长偏心率周期进行了古地理演化的精细研究 ,再现了中朝板块构造、古地理和地层格架的演变 ,并对具全球性意义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沉积圈及成矿作用等重大地球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法启村一组崩塌地质灾害为一高位崩塌地质灾害隐患,崩塌方式以零星崩落为主,威胁下部83户510名居民及法启火车站安全。本文以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法启村一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为例,根据勘查及调查测绘,模拟剖面的选取,坡面的参数确定,运用Rockfall软件数值模拟,模拟出崩塌落石运动过程中的特征参数,掌握了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为该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研究结果表明,Rockfall数值模拟在零星高位崩塌地质灾害勘查中可分析出崩塌落石的主要堆积停留区、最远崩落距离和各点位的落石动能、最大弹跳高度等详细数据,避免了公式计算的单一性,体现了模拟的随机性,与崩塌地质灾害的实际运动特征更接近,可更有效的指导崩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研究四川地区80个红层软岩边坡的几何形状、结构面产状、边坡岩体强度等特征,探讨了块度、回弹值、回弹比、JRC、坡高与坡度的关系.提出了回弹比,分析其与坡度、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指出回弹比是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了各因素对坡度的影响的重要性依次是块度、回弹值、回弹比、JRC和坡高.  相似文献   

15.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s are controlled by paleotectonic stress field,and their preservative status and effects on development are dominated by the modern stress field. Since Triassic,it has experienced four tectonic movements and developed four sets of tectonic fractures in the extra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at the south of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The strikes of fractures are in the S-N,NE-SW,E-W,and NW-SE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riassic,under the horizontal compression tectonic stress field,for which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was NW-SE,the fractures were well developed near the S-N faults and at the end of NE-SW faults,because of their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end of Cretaceous,in the horizontal compression stress fields of the NE-SW direction,the stress was obviously lower near the NE-SW faults,thus,fractures mainly developed near the S-N faults. At the end of Neogene-Early Pleistocene,under the horizontal compression tectonic stress fields of E-W direction,stress concentrated near the NE-SW faults and fractures developed at these places,especially at the end of the NE-SE faults,the cross positions of NE-SW,and S-N faults. Therefore,fractures developed mostly near S-N faults and NE-SW faults. At the cross positions of the above two sets of faults,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the fractures was the highest. Under the modern stress field of the NW-SE direction,the NW-SE fractures were mainly the seepage ones with tensional state,the best connectivity,the widest aperture,the highest permeability,and the minimum opening pressure.  相似文献   

16.
汤原断陷构造复杂,后期改造强烈,原型盆地认识不清,导致原始沉积沉降中心不明确,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展。本文从剥蚀量计算入手,分别采用镜质体反射率(Ro)法和地层趋势法,对宝泉岭组、达连河组及新安村组的地层剥蚀量进行计算,结合地震及构造特征,并利用地质建模技术恢复了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形态,通过计算恢复认为:新安村组时期,原始厚度最厚发育在东部边界断裂下降盘,沉积沉降中心被断陷中部低凸起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此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位于断陷东部边界断裂中段;达连河组时期,早期的两个沉积沉降中心逐渐合并为一个,断陷西部、南部出现规模较小的沉降带,最厚处依然位于东部断裂带下降盘,而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至东部边界断裂北段;宝泉岭组时期,早期的两个沉积沉降中心完全合并为一个,断陷西部的沉降带规模扩大,形成一东一西的两个主要沉积沉降中心,沉积沉降中心由一个变为两个。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原型盆地格局形态及不同时期沉积沉降中心分布及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17.
In the old mining area of Rodalquilar, mine wastes, soil and sediment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high concentration of Au, Ag, As, Bi, Cu, Fe, Mn, Pb, Se, Sb and Zn in tailings and sediments. The contaminant of greatest environmental concern is As. The mean concentration in the tailings was 679.9, and 345 mg/kg in the sediments of Playazo creek.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from the alluvial aquifer showed high concentration of Al, As, Cd, Fe, Hg, Mn, Ni, Pb, Se, Sb and Zn and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of chloride and sulfate, which were above the concentration defined in the European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The presence of As in groundwater may be caused by the oxidation of arsenian pyrite, the possible As desorption from goethite and ferrihydrite and the jarosite dissolution. Groundwater concentrations of Cd, Fe, Mn, and possibly Cu,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 values of Eh, indicating the possible dissolution of oxy-hydroxides of Fe and Mn. The mobility of metals in the column experiments show the release of Al, Fe, Mn, Cr, Cu, Ni, V and Zn in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s but below the detected values in groundwater. However, As, Cd, Sb, Se Pb and Au, are generally mobilized in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detected values in groundwater. The possible mass transfer processes that could explain the presence of the contaminants in the aquifer and the leachates was simulated with the PHREEQC numerical code and revealed the possible dissolution of the following mineral phases: jarosite, natrojarosite, arsenian pyrite, alunite, chlorite, kaolinite and calcite.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延庆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开展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对保障土地安全利用、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采集延庆区2 354件表层土样及44件深层土样,测试分析了重金属元素As、Cd、Cr、Hg、Ni、Pb、V、Zn及Sc等含量。采用空间分布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与受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解析了土壤重金属潜在来源,并计算了不同来源对土壤重金属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V、Cr、Ni、As元素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Cd、Zn、Pb含量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人口密集区域,人为活动对该3种元素影响较大,而Hg主要受大气干湿沉降的影响。深层土壤中Hg元素在居民区含量较高,而其余元素均未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东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进行了火山岩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结合相关年代学成果,探讨了火山岩成因、形成环境与东准噶尔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具明显的陆相火山岩、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岩石组合基性端元以玄武岩为主,酸性端元为珍珠岩、英安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基性端元为钙碱—碱性性质,酸性端元珍珠岩、英安岩分别属于碱性、拉斑性质;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基性端元相对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h、Nb、Nd等高场强元素(HFSE),酸性端元强烈亏损Ba、Nb、Sr、Sm、Ti等元素,富集K元素;稀土元素显示两端元均为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特征;珍珠岩主、微量元素特征与整体具有明显差异。综合研究表明:该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来源于地幔岩的部分熔融,酸性端元英安岩来源于基性端元的分离结晶作用,珍珠岩则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俯冲洋壳的拆沉作用,造成软流圈热源上涌,引发地幔岩的部分熔融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进而诱发下地壳镁铁质岩的减压熔融;构造环境为后碰撞伸展阶段晚期,并指示了板块链式缝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豫北平原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冶金和纺织等工业基地,也是粮棉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同时,又是水资源较匮乏的地区。但大量咸水(矿化度>1 0g L)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且广泛分布的咸水已日益突出地成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大量实地调查资料和地质成果,文章较详细地论述了豫北平原咸水含水层分布、富水性、补给、径流和排泄、水化学和同位素、利用现状及动态等水文地质特征。为缓解豫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压力,变害为利,根据咸水的分布状况、咸水农业利用和咸水养殖利用的适宜性、咸水改造方法和补源条件等,提出咸水开发利用与改良规划应"以用为主,以用促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不同矿化度的咸水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改良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