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复杂储层岩性识别难度较大的情况,本文引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将测井资料来划分岩性,看作是一种类别判别问题,通过计算样本到各个类的距离大小来判别样品类别的归属;建立了测井解释的岩性识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验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在岩性识别问题中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常规致密油储层因缺乏岩心分析资料而难以进行储层分类评价的难题,通过优选属性参数,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划分致密油储层最优类别,再运用Bayes判别分析法建立储层类别与常规测井属性的关系式,利用常规采油井的测井属性判别储层的类别。现场实践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划分的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76、长72射孔砂体储层类别与试油结果一致,研究区203口井储层划分吻合率为89.7%。该研究对高效开发致密油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较详细分析了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挑选识别岩性关键参数的方法,通过层内差异法实现自动分层选取样本层,再利用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把样本层划分成若干测井相,最后通过Bayes逐步判别算法对未知地层进行测井相-岩性识别,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较详细分析了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挑选识别岩性关键参数的方法,通过层内差异法实现自动分层选取样本层,再利用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把样本层划分成若干测井相,最后通过Bayes 逐步判别算法对未知地层进行测井相-岩性识别,并在实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种实用的砂泥岩剖面岩性识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沉积岩石学基础理论出发,依据常规测井资料对不同岩性地层的反映能力,将连续的沉积剖面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单元,并针对各类地质单元分析其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系统的岩性识别方法.采用大庆油田长垣第一至六采油厂的12口取心井773层数据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的岩性综合判别标准.判别符合率达到88%以上.在合理的自动分层取值基础上,实现了连续岩性剖面的判别.经过大庆长垣15口井5 008层的岩性判别验证,岩性判别综合符合率达到85.5%.说明这种岩性判别技术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动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用计算机进行测井相分析,确定整个钻井剖面地层的岩性,本文采用层内差异法与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进行测井曲线自动分层;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划分关键井中标准样本层的测井相类型;根据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各类测井相的判别模型;通过同岩心资料的详细对比,建立一个油田的测井相—岩性数据库;最后根据所建立的判别模型与数据库,用判别分析法对关键井及绝大多数未取心井进行连续逐层的测井相分析及岩性鉴别,从而得出这些井连续而完整的岩性柱状剖面图。用这些方法研制的测井相分析软件AEFS,先后处理了胜利、任丘、大港、四川、江汉等油田十多口井的测井资料,其结果与岩心、岩屑录井等地质资料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7.
83年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上笔者曾比较过用测井资料判别油、水,油水同层时Fisher多组线性判别。Bayes多组线性判别和Bayse最佳二次判别效果。本文中笔者继续比较了Bayes最佳二次判别与改进的Fisher线性判别的判别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Bayes最佳二次判别的判别能力,作了挑选变量、用主分量重新组成新变量、将原始数据进行正态转换、将于层的母体用因子分析法作进一步划分等尝试。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原有岩性识别方法精度较低、泛化能力不足、结果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利用邻域粗糙集的属性约简选取岩性敏感曲线,在不影响岩性识别基础上将不必要曲线删除,能有效去除冗余信息;其次将筛选出的曲线作为随机森林模型输入,建立粗糙集-随机森林算法的岩性识别模型。通过对某区块502块岩心数据处理,该模型岩性判别率稳定到88.3%,比Fisher判别、Bayes判别等方法精度高,且实现简单,有较强泛化能力。该方法可作为复杂岩性储层岩性识别方法,为复杂岩性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用计算机自动确定整个钻井剖面地层的岩性,本文根据Bayes逐步判别分析的原理,利用有系统取芯的关键井的测井资料,建立各类测井相的判别模型和测井相-岩性数据库。然后,用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和数据库确定关键井及其它未取芯井地层的岩性,得出这些井连续而完整的岩性剖面图。我们应用此法及相应的测井相分析软件处理了几口井的实际测井资料,结果与岩芯、岩屑录井等地质资料吻合得相当好。证明这种方法是成功的,所开发的测井相分析软件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太古界变质岩储集层测井资料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文章针对前震旦系变质岩储集层具有岩性特征、孔隙结构复杂及缝洞发育等特点,论述了利用多种测井信息综合评价裂缝性储集层的方法,其中包括变质岩的岩性特征分析。在分析岩石矿物成分的基础上,利用已知岩性与测井信息制作各种交绘图,总结、研究胜利油区前震旦系变质岩岩性划分方法及岩性识别特征,并对岩性种类进行了划分,结合变质岩的电性特征、成像测井、偶极子声波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多种测井信息,进一步总结了岩性与储集段类别之间的关系。根据储集段的特征,建立测井评价模型,重新制定储集段类别划分标准,实践证明该套变质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方法与储集层的划分与以往方法相比更加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兴城气田砂砾岩储层岩性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城气田是我国特大气田之一,是目前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领域。兴城气田储层主要以砂砾岩为主,具有多种岩性并存,成分复杂等特点,在缺少成像及取心资料的情况下,对于砂砾岩储层的识别存在很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比各种岩性的测井反映特征,总结了常规测井资料在泥岩,砂岩,砾岩沉积体中反映出的特殊响应特征,对测井曲线进行多种数据变换,建立了岩性与测井曲线值的对应关系图版,应用该图版到该区的其它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在南堡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堡凹陷储层为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岩性、岩相变化快,断裂发育,准确落实复杂断裂带构造形态及进行地层对比难度大。文中针对储层特点,在区域构造解释、复杂断裂带精细解释、地层精细对比、储层综合预测、岩性圈闭预测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该地区地质特点的技术系列,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现火山岩油气藏。随着油气勘探难度的增加,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喷发方式和构造的不同,火山岩具有岩石类型多、定名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严重制约了火山岩储层评价技术的发展,影响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本文鉴于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成功率低这一实际情况,分析火山岩形成的特点及其岩相类型,总结识别火山岩岩性的物探技术,地层元素俘获谱、成像等测井技术和BP、SOM神经网络法,为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勘探开发的目标一直是沉积岩储层。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现火山岩油气藏,火山岩油气藏成为勘探目标之一。但火山岩具有岩石类型多、岩性较为复杂的特点。火山岩岩性识别是岩相划分、储层综合评价、井网部署、开发方案编制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火山岩储层及岩相特征、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简单阐述了火山岩岩性识别的方法。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新的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将不断提出。  相似文献   

15.
周萍 《断块油气田》2020,(2):188-192
王府断陷火山岩岩性及岩相复杂,利用常规方法识别难度较大。为了提高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识别的可靠性,文中从火石岭组不同类型火山岩储层的岩心观察出发,对岩石薄片、测井资料等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火山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适应本区的火山岩岩性及岩相识别方法。研究中充分利用常规测井及特殊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的结构构造,并通过测井相、地震相综合标定,建立该区典型的火山岩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模式,从而进一步识别火山岩岩石结构构造特征。该方法对王府断陷火山岩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岿 《特种油气藏》2022,29(3):18-27
兴隆台中生界砾岩油气藏是辽河坳陷近年发现的大型整装构造-岩性油藏,探明程度低,勘探潜力大。油藏受岩相与构造的共同控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岩性类型复杂多样,导致测井识别难度较大,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为此,依据岩心观察、岩屑录井及薄片鉴定结果,按照储层分类评价需求及测井可识别原则,重新将研究区岩性划分为碎屑岩和火山岩两大类,具体包括花岗质砾岩、混合砾岩、砂岩、泥岩、玄武岩、凝灰岩等6种岩石类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岩石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岩性交会图版,确定敏感测井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测井数据特点,对K最邻近值(KNN)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测井属性加权的剪切邻近(MKNN)机器学习算法,并用于岩性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K最邻近值(KNN)算法,MKNN算法效率更高,解决了KNN算法受岩性样本类型不均衡及测井参数重叠的影响,岩性识别准确率由82.3%提高至88.7%,有效地解决了勘探老区岩性精细评价问题。该研究对提高复杂岩性油藏的测井评价精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岩性十分复杂,导致孔隙度参数难以直接利用测井曲线准确计算。综合运用测井和实验岩心资料,从蚀变作用、测井响应特征、孔隙度、矿物含量及裂缝分布方面分析了太古界潜山储层的岩性;建立重矿物识别模型,利用双指示曲线对重矿物进行识别;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渤中19-6太古界潜山复杂岩性储层矿物组分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变质岩、火成岩及其他岩石岩性复杂,使岩石骨架用测井曲线难以准确计算;重矿物在潜山地层中的质量分数约为8%,常见黄铁矿、菱铁矿和铁白云石,双指示曲线应用在反演模型中,提高了反演精度,该反演模型计算的有效孔隙度与岩心吻合较好。利用改进的多矿物组分反演的方法较好地降低了渤中19-6潜山地层由于矿物成分复杂对物性造成的影响,其反演的矿物组分、孔隙度与实验分析基本一致,为该地区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准噶尔盆地金龙2井区佳木河组火山岩油气藏岩性多变,常规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贝叶斯4种算法对研究区岩性进行智能识别,在分析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地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确定M、N等8个对火山岩岩性极为敏感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法模型最优,准确...  相似文献   

19.
川东北海相天然气藏储集层是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由于钻井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录井的准确识别与评价,引入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等新技术,结合综合录井参数开展岩性、物性以及可钻性评价形成录井综合评价技术。通过建立川东北海相天然气储集层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岩性识别响应特征、核磁共振录井和校正的可钻性指数(B)的划分标准,利用与产能密切相关的地质指标(岩性、物性、含气性),建立综合评价系数和综合评价标准,有效解决了川东北海相超深井岩性识别与归位、油气评价等录井难题,为超深水平井长穿有效海相储集层提供了技术保障。实践证明,录井综合评价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支持了该地区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录井面临的技术难题,为复杂钻井地质条件下的录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