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为了评价周丛藻类系统对受污染景观河道水体氮、磷污染物处理效果,以及最佳污染物去除浓度,通过设置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并模拟藻类自然生长条件,于2006年夏秋之季,对该周丛藻类系统的水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标准培养液条件下20%的平均去除率,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TN、NH4+-N去除率分别可达3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周丛藻类系统对受污染景观河道水体氮、磷污染物处理效果,以及最佳污染物去除浓度,通过设置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并模拟藻类自然生长条件,于2006年夏秋之季,对该周丛藻类系统的水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标准培养液条件下20%的平均去除率,周丛藻类水质处理系统中TN、NH4^+-N去除率分别可达3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3.
郭曾莉  陈文峰 《广东化工》2014,(17):118-119
文章综述了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他受污水体中的N、P和有机物的去除,及对水体叶绿素a、溶解氧等影响的研究的进展,并分析沉水植物对其的去除率,沉水植物在水质改善和水体生态修复中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薛军  王振忠 《辽宁化工》2014,(8):971-973
采用一种新型脱氮除磷工艺对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考察CODCr、BOD5、TN、TP、SS的去除率,从中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经济适宜的工艺技术,能有效地利用内源碳进行生物脱氮、除磷,使去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泽政 《广东化工》2010,37(12):90-92
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工艺是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众所周知,污水中的N、P是引起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中国水体的恶化,中国把污水的排放标准提高,总氮总磷的指标做了进一步的提高。文章从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的弊端出发,分别从A2/O工艺优化和新机理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的研究进展,并做了介绍,同时对今后的脱氮除磷工艺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藻类细胞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固定化藻类细胞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实现废水资源的完全再利用,是一项极有潜力的生物工程技术。介绍了固定化藻类细胞去除污水中N、P的一般原理、方法、技术特点及影响去除效率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处理目标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SBR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配制生活污水,研究SBR工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分别对进水不同C/N、pH值和曝气时间作比较,结果表明:当C/N-2,曝气时间为240min,进水pH-6时,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配制含磷废水和实际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的最佳除磷pH值范围、最佳投加量范围以及对不同类型含磷废水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3种絮凝剂均在pH=6的条件下除磷效果最佳,其中,PFS表现出良好的除磷性能,是一种高效除磷混凝剂。  相似文献   

10.
选取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碎米莎草、丁香蓼4种水生植物进行水培试验。在两种供磷条件下,通过营养液培养,研究了4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量受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论供磷水平高低,凤眼莲和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量较大,对氮、磷的吸收量相对较高;碎米莎草和丁香蓼的生物量较小,对氮、磷的吸收量相对较小。相比较而言,凤眼莲和空心莲子草较适合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元素。  相似文献   

11.
双污泥-诱导结晶工艺除磷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静  吕锡武  吴义锋 《化工学报》2010,61(5):1255-1261
针对传统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碳源不足、聚磷菌与硝化菌泥龄矛盾、磷资源无法有效回收利用等问题,开发出"双污泥-诱导结晶"新型工艺,对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性能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2~237mg.L-1,TP为3.92~7.68mg.L-1,TN为31.3~50.5mg.L-1,C/N比约为3.91~5.21时,COD、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71.2%和95.7%。厌氧段COD去除量约占系统COD去除总量的85.9%。TN的去除主要由缺氧池承担,厌氧池、硝化池、缺氧池、后置曝气池TN去除量约占系统TN去除总量的31.7%、11.4%、54.9%和2.0%。结晶在除磷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结晶除磷量平均约占总除磷量的81.5%。双污泥工艺在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为辅助化学除磷和脱氮。侧流比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参数。后置曝气池对超越污泥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污水中大量P元素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采用除磷脱氮工艺处理污水,不但可以有效回收磷,而且可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某地沸石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沸石粒径A、投加量B、搅拌转速C、吸附时间D及pH值E等因素对其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采用L16(45)的正交表,极差分析显示:粒径、用量和转速是该沸石脱氮除磷的显著因素,显著性大小的排序为:A>C>B>E>D.同时将其与浙江缙云沸石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河南某地...  相似文献   

14.
低碳源条件下反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碳源条件下反硝化同步除磷脱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碳源情况下,硝基氮的消耗与磷的吸收呈线性关系,在厌氧段维持合适硝基氮与磷的质量比,可较好地实现同步去除氮磷,而污泥泥龄控制不当则影响反硝化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氮、磷浓度进一步降低,制备出了一种石灰石改性硫磺材料,通过批次实验和生物滤池实验探究其脱氮除磷性能。结果表明,硫磺/石灰石体积比为3∶1的改性材料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发泡可以提高改性材料脱氮除磷性能,改性材料对HRT有较好的适应性。当HRT=1 h,进水NO3--N、PO43--P分别为20、1 mg/L时,生物滤池NO3--N、PO43--P去除率分别高于89%、65%。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生物滤池中硫自养反硝化菌丰度大于79%。  相似文献   

16.
化工废水氮、磷污染控制对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氮、磷生化处理技术,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采用物理手段进行氧化消解水样的方法,对总氮总磷国标法中传统的氧化消解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开发了一套集臭氧、紫外光、超声波、高压静放电等高级氧化技术协同的氧化消解装置,并结合分光光度法,实现了对水中总氮总磷的在线连续检测.进行了精密度检验,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标准方法相比,该设...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去除氮磷及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流态化下的固定化颗粒与溶液具有更好传质效应对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去除废水中氮磷及有机物进行研究。探讨了藻菌比、水流速及回流比对COD和氮磷去除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合适的藻菌比、流态化状态和高的回流比能获得较高的COD和氮磷去除率,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能达到90%以上,对磷的去除率能达到65%以上,因此利用固定化藻菌流态化处理有机废水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厌氧释磷量和温度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静  吕锡武 《化工学报》2010,61(1):166-171
为了提高双污泥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以反硝化除磷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试验进行对比研究,考察了厌氧释磷量和温度对缺氧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厌氧释磷量的增加,反硝化聚磷量、净聚磷量和硝氮去除效率增加,聚磷量与释磷量之比基本不变。在8、16、28℃三种情况下,均在约260min时结束反硝化聚磷,低温下反硝化聚磷效果显著下降。在各试验条件下,NO-3-N去除量与PO34--P去除量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系数为1.002~1.044,体现了系统中污泥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20.
A2N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2N(厌氧/缺氧和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是基于反硝化聚磷菌缺氧吸磷理论开发的新工艺。介绍了A2N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对其影响因素诸如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NO3-和NO2-的浓度、原水中COD与TN的质量比、容积交换比及出水SS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给出工艺关键影响参数的设定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