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渍消I号方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49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溃消I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与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65.22%,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消I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脾清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脾清肠饮、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西药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仍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温脾清肠饮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α(IL-α)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温阳益心汤配合加减用药;对照组采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6、IL-10及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IL-6、TNF-α均呈降低趋势,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IL-10”呈升高趋势,治疗组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心汤可以上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下调IL-6和TNF-α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延缓心肌重塑,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甘草调中汤对溃疡性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TNF-α、IL-8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联合建模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甘草调中汤组、甘草调中汤和5-氨基水杨酸联合用药组.7d后各组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TNF-α、IL-8含量.结果 甘草调中汤可显著降低UC大鼠血清中TNF-α、IL-8的表达.结论 甘草调中汤可用于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且与5-ASA联用其治疗效果优于两者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38例紫癜肾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组胺、低分子肝素、丹参、强的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加用雷公藤片,每日1.5mg/kg,连用4周;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皮肤紫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RBC计数、尿常规分析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雷公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紫癜肾患儿血清TNF-α和IL-8水平治疗后均下降,雷公藤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雷公藤对紫癜肾患儿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效果。方法: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甘草泻心汤合白头翁汤,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10(IL-10)、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IL-6、IL-17、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IL-6、IL-17、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89%、对照组72.9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能有效降低血清IL-6、IL-17与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清IL-10的分泌,减轻免疫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黄丸汤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结肠组织TNF-α、IL-6、IL-8的影响,研究三黄丸治疗UC的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大鼠UC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6、IL-8值。结果:三黄丸汤剂能显著降低大鼠UC模型TNF-α、IL-6、IL-8含量。结论:三黄丸汤剂能抑制结肠粘膜促炎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补肺益肾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敏  刘志刚 《河北中医》2014,(1):25-26,36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汤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35例予补肺益肾汤口服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5( IL-5)、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γ-干扰素( IFN-γ)、IL-4及IFN-γ/IL-4比较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IL-5、IL-8、TNF-α、 NO浓度、IFN-γ、IL-4及IFN-γ/IL-4均降低,而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益肾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确切,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比较具有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甘草泻心汤加味方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 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味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并对相关的TNF-α、IL-6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鱼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炎性介质(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鱼金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疗效。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8、TNF-α的含量。结果:血清IL-8、TNF-α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鱼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炎性介质(IL-8、TNF-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人体IL-8、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NF-α、IL-6、IL-8、NO、iNOS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表达,并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积雪草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炎痛组、补中益气汤组(BZYQT)、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组(BZYQTJ),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IL-6、IL-8,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组模型大鼠TNF-a、IL-6、IL-8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前列腺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前列腺组织iNOS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减小(P〈0.05)。结论:TNF-α、IL-6、IL-8、NO、iNOS可能参与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过程,补中益气汤加积雪草可能是临床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应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2周开始给药.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2.25 mg/kg;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全真一气汤多糖(0.3,0.9,2.7 g/kg),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共4周.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TNF-α,IL-6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的LVEDV最高,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LVEF值最低,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模型组的TNF-α,IL-6的水平最高,与多糖各剂量组比较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全真一气汤多糖可以改善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衰模型大鼠血清的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刺消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组织内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和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骨刺消巴布剂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过程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6只,模型组10只,对照组10只,治疗组10只。重物打击法建立SD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分组采取相应处理。各组于第3天、第8天各处死一半,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IL-6、TNF-α含量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样本内IL-6、TNF-α含量在伤后各时相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空白组IL-6、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相应处理后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样本内IL-6、TNF-α含量相比P〈0.05;第8天组间比较P〉0.05。治疗第3天后组织形态学病理程度分级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P〉0.05。但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P〈0.05。第8天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P〉0.05。结论:骨刺消巴布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通过调节组织内IL-6、TNF-α的水平以抑制无菌性炎症过程而实现的,与奇正消痛贴相比,其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抗感解毒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SIRS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抗感解毒汤,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9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但治疗组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单纯西药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TNF-α、IL-6均参与了SIR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药抗感解毒能够降低炎性TNF-α、IL-6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鼠随机分为妇科千金片高剂量组、妇科千金片中剂量组、妇科千金片低剂量组、妇炎康胶囊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共6组,每组14只。采用混合菌液造膜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体内浓度变化。结果:妇科千金片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2、IL-6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妇科千金片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妇科千金片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的恢复,可以抑制TNF-α因子释放,促进IL-2、IL-6表达,提高其体内浓度,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再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外周血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3(IL-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升高;TNF-α降低,IL-3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减少TNF-α造血负调控因子及增加IL-3造血正调控因子的释放,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发作期Wistar大鼠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生活状态、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桑苏二陈汤加味对哮喘发作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空白组,桑苏二陈汤加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定喘汤组,模型组,每组15只。大鼠哮喘模型参照吕国平[1]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观察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生活状态变化;测定大鼠血清中的ET-1、IL-1、IL-6、TNF-α、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ET-1?IL-1?IL-6?TNF-α、NO含量显著升高,提示哮喘炎症存在。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炎症有减轻,ET-1、IL-1、IL-6、TNF-α、NO含量下降。与定喘汤组比较,桑苏二陈汤加味高、中剂量组ET-1、IL-1、IL-6、TNF-α、NO含量升高(P〈0.01),桑苏二陈汤加味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桑苏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较高、中剂量ET-1、IL-1、IL-6、TNF-α、NO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桑苏二陈汤加味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哮喘大鼠血清中TNF-α、ET-1、IL-1、IL-6、NO含量,有效控制气道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藤二草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5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硫酸羟氯喹片200 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藤二草汤,每日3次,口服。疗程12周。于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关节疼痛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评分、医生评估优于治疗前(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1例。结论五藤二草汤治疗活动期RA疗效显著,且能下调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对大鼠湿热模型、炎性反应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湿热炎性反应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对照药组、中药组、蒙药组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观察记录各项指标,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中蒙医温病经典方在治疗大鼠湿热症状上具有可靠疗效,尤其在改善大鼠进食饮水减少,大便稀软,口角眼角分泌物增多等方面有显著成效。ELISA检测显示对照药组IL-1β、IL-6、TNF-α无意义,中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IL-1β、IL-6无意义(P0.05),蒙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有意统计学义(P0.05),对IL-1β无意义(P0.05)。结论: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在解除湿热症状上有切实可靠的作用,对腹腔炎性反应引起的发热及炎性反应,虽然细胞因子血清检测没有得出有力检验数据支持,但动物模型治疗后期各项体征监测都有好转。ELISA检测显示中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激法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宁肠汤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胺组及宁肠汤高、中、低剂量组,以慢性束缚+夹尾刺激作为复合应激原诱导IBS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不同剂量宁肠汤药液灌胃,匹维溴胺组予匹维溴胺水溶液灌胃,共用药4周。采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观察宁肠汤对IBS大鼠肠运动功能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IBS大鼠免疫功能紊乱,血清TNF-α、IL-8含量增高(P〈0.01)。而宁肠汤能调节IBS大鼠肠运动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8含量,改善其免疫功能。结论IBS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宁肠汤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8含量,调节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发挥对IBS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